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人工降雨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灭火 D . 用作化工原料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


A . 氢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 . 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 .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低 C . 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 . 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对如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甲烷

干冷烧杯

氧气

铁丝

热水

白磷   红磷

二氧化碳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 . A B . B C . C D . D
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中,设计了四个小实验,对它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注:四朵花均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浸泡过并晾干)(   )
A . 实验Ⅰ中紫色干花变为红色,只说明了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与本实验没有关 B . 实验 II、III均为对照试验,说明水及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C . 实验 III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是潮湿的,而实验 IV中的二氧化碳必须是干燥的 D . 实验 IV为验证实验,紫色干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实验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壁上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该物质是(填化学式);形成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除去这层白色固体,需先用洗,再用水冲洗.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最大,为78%,氧气的为21% B . 蜡烛熄灭后,灯芯部位冒出一股白烟,此白烟为蜡烛小颗粒 C . 向等量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后者最先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D . 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最外层最亮
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法收集。 

  2. (2) 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可把下表中每一组气体物质分别区别开来的共同方法是(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N2、CO2

O2、CO2

CO、CO2

A . 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B . 闻气味 C .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 . 插入燃着的木条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 , 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 (1) 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2) 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 (3) 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毫升。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识含有 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 CO2 和水蒸气,为使 D 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 (2) E、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写出如何改进并说明理由
  3. (3) 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 装置的作用是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装置A中的错误之处:

  2. (2) 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A的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与装置C中的导管连接顺序是a→d , 观察到装置C中的现象是

    ④装置A与装置B连接,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p为稀盐酸,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

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
  2. (2) 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处的酒精灯。
  3. (3) 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m1克和m2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比值为 。
  4. (4) 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小明学习了有关气体知识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Ⅰ、Ⅱ体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将针筒内全部液体同时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容器Ⅰ

针筒Ⅰ

容器Ⅱ

针筒Ⅱ   

红墨水液面位置

0.65g锌片

15ml盐酸

0.65g铁片

15ml盐酸

 

二氧化碳(充满)

15ml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充满)

15ml水

 
  1. (1) 实验一中,针筒Ⅰ、Ⅱ内盛放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 (选填“I”或“Ⅱ”),实验一整个过程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
  2. (2) 实验二中,产生的现象有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B . 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C . 制作碳酸饮料的原料 D . 火灾发生时作灭火剂
如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 . 该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 . 该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实验现象更明显  

D . 该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袋只含 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将该塑料袋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 (1) A 装置制取的气体,经 B 后通入 C 装置,使塑料试样能充分燃烧。B 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某种液体,其作用是,E 装置中所装液体是
  2. (2) 装置 C 的硬质玻璃试管中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装置 D 增重 a g,装置 E 增重bg,则样品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 a、b 表示)。
某些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伴随颜色变化。在下列现象中,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引起颜色变化的是(   )
A . 切开的苹果变成咖啡色 B .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 . 银白色的铁钉变成红棕色 D . 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