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有CO2、N2、O2三种气体,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 .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 , 所得溶液的pH 7(选填“<”、“=”或“>”).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 (1) 气体制取.按如图甲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是 .原因是 .

  2. (2)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

    可观察到塑料瓶 . 说明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 ;② .(合理即可)

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 (1) 利用图乙所示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 (2) 用大针筒将100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下列对实验现象和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 . 打开浓盐酸瓶口产生白烟,说明盐酸具有挥发性 B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说明铁具有可燃性 D . 滴有品红的水(呈红色)通过活性炭后变无色,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B、C、D、E各代表木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中的一种物质,其中A、C、D为气体,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是氧化铜 B . C与D的反应会放出热量 C . D与E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B与C的反应只能有一种生成物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CO2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 .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 .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 .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 .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下列关于实验中选择的实验试剂及用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在做“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时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B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C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D .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_3UG}0.png

  1. (1) 图1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 (2) 图2实验中,(填化学式)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
  3. (3) 图3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序号)。
    A . 试管内液体上升 B . 试管变瘪 C . 试管内液体变红 D . 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某同学错题本中记录的下列内容,合理的是(    )
A . 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C . Al(OH)3、NaOH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 D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小晨利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研究,注射器内装的是足量稀盐酸,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期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关于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若把大理石换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粉末则反应速度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速率太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 . 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D . 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小金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一一“种子的萌发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 (1) 写出A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如果观察到现象,则验证了小金的实验研宂的结论;如果D装置的阀门开口过大,流出的水速过快可能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原因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钡和氯化钡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 草木灰(主要含K2CO3)与硫酸铵混合施用,即可改良酸性土壤,又可以提高肥效 C . 用水可以鉴别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四种固体物质 D .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种固体,可先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进行蒸发结晶
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CO2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Ca(OH)2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Ca(OH)2溶液是否与CO2反应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步骤与操作

出实验现象与结果

结论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Ca(OH)2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Ca(OH)2溶液和  ?  ,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

测出反应前Ca(OH)2溶液的pH。

大于7。

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pH。

小于7。

  1. (1) 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能判断“Ca(OH)2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3. (3) 查阅资料得知:A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CO2与H2O和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如图的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要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应进行的操作是,这一操作是基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
小金按如图方法做有关CO2的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紫色石蕊试液会变蓝色 B . 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C . 气泡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烧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水浇灭 B . 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用于烹饪. C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以防发生危险 D . 发现家中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