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题库

对比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某小组的同学对CO和CO2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学习.

  1. (1)

    以下是他们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将其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将充满CO和CO2的试管倒置于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

    A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B试管内液体变为

    色,试管内液面上升.

    结论:

    CO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CO2能溶于水且可与水反应.

    将充满CO和CO2的试管倒置于入饱和石灰水中

    C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D试管中可观察到

    结论:

    C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

    CO2能与碱溶液反应.

    将两根灼热、表面已氧化变黑的铜丝分别伸入充满CO和CO2的试管中

    E中可观察到灼热的铜丝表面

    F中无明显现象.

    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

    CO具有还原性,

    CO2无还原性.


  2. (2) 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发现,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

 如图是某化学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工业炼铁原理及产物验证的实验,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2) 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  装置中的酒精喷灯.

  3. (3) 要验证B中产生的CO2 , 还需要在A、B之间增加   装置(填“D”或“E”).

  4. (4) 整套装置还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

  5. (5) 由于铁的氧化物Fe3O4和FeO均为黑色,B中得到的铁是否含有Fe3O4和FeO,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CO还原Fe2O3得到的铁是否含有Fe3O4和FeO?

    【提出猜想】猜想1:Fe;   猜想2:Fe和Fe3O4;  猜想3:Fe和FeO;

    猜想4:  .

    【查阅资料】①2FeCl3+Fe=3FeCl2 , 但FeCl3溶液不与Fe3O4、FeO反应

    ②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③含有Fe3+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血红色.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CO、盐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过滤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猜想2和猜想4都不成立

    Ⅱ.取第I步洗涤后所得固体加入到装有足量

     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不变为血红色

    Ⅲ.另取少量黑色产物装入玻璃管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加热,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有一定量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 成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 氧气能够燃烧 C . 二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D . 金刚石、石墨都有良好的导电性
有A、B、C、D四种物质: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A是; B是; C是; D是

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D . ①②③
康康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答出2条即可).


下列相关实验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验证CO2的性质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生成炭黑的实验   D . 收集H2

某同学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把干燥的小花直接放到干燥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不变色,说明不能使石蕊变色.

实验二:用水喷湿后,小花还不变色,说明不能使石蕊变色.再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如右图示)可观察到小花变色,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解释其原因

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   )
A . 观察气体颜色 B . 闻气味 C .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各气体中 D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用玻璃管向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过一会再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   )
A . 紫色→红色→紫色 B . 紫色→蓝色→红色 C . 蓝色→红色→紫色 D . 红色→紫色→蓝色
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既能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又能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既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能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能说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④既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是一种酸.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 .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 .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 .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2CuO+H2O+CO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1. (1) 装置连接顺序为:。(填写编号)
  2. (2) 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连接并固定装置,然后加热固体;

    第四步实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 (3) 结一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 . 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 . 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 . 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 . 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所用的氧气从空气中获得。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一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

【阅读提示】

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的作用是
  2. (2) 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3. (3) 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4. (4) 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利用如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CO不存在的质量关系是。(用m1、m2、n1、n2表示)

收集一矿泉水瓶的二氧化碳,再向瓶内倒入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迅速拧紧瓶盖密封,震荡。震荡后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矿泉水瓶变瘪 B . 溶液显蓝色 C . 生成了碳酸 D . 溶液中冒出气泡
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及现象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燃烧更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D

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有气泡逸出

A . A B . B C . C D . D
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
  2. (2) 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
  3. (3) 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用注射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注入浓 NaOH 溶液。

  1. (1)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 (1) 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填字母)仪器相同。
  2. (2) 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中产生现象是
  3. (3) 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求:

    ①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