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知识点题库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有正确的是  (   )

A .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B .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 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D . 实验时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红旗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反应后
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60 g12 g167.6 g


  1.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

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2. (2) 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当观察到 时,则停止加入该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 (3) 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理由是 .

  4. (4) 步骤④的操作是 ,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

一包小苏打样品,主要成分为NaHCO3。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测定其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充分加热,测得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00.0g、302.2g(注: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反应为2NaHCO3 Na2CO3 + CO2↑+ H2O,杂质不参加反应。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2. (2) 10.0g样品充分加热后生成CO2g。
  3. (3) 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4. (4) D装置的作用是;某同学通过测定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 . 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 B . 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 C . 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D . 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除滴瓶上的滴管),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回答问题。
  1. (1) 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g;
  2. (2) 量取: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19.6%(选填“>”、“=”或“<”);
  3. (3) 混匀:①先将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另一种液体,否则可能造成酸液四溅;

    ②混匀过程中要用搅拌,使产生的热量及时逸散;

    ③装瓶贴标签:使用后盖好瓶塞保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暖宝宝”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利用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遇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6H2O=4Fe(OH)3 , 该过程放热。

【实验1】验证“暖宝宝”中含有铁粉。

打开一袋“暖宝宝”,将其中粉末倒入烧杯中,用磁铁与之充分接触,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引;再将吸出的黑色粉末撒在了酒精灯火焰上,意外地发现粉末燃烧,火星四射。

证明“暖宝宝”中确实含有铁粉

  1. (1) 【现象与讨论】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铁粉在空气(酒精灯火焰)中能燃烧,这是因为

  2. (2)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如左图所示连接好装置,然后,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容积为VmL(盖好塞子后测得)的集气瓶内,先加入45mL水,再用线吊着足量的“暖宝宝”贴(其体积不计),迅速把塞子塞紧,并振荡并静置一段时间后(保证瓶内氧气能完全消耗完),待松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内。

  3. (3) 【结果处理】

    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有:量筒中水面开始前的读数V1mL、结束后的读数V2mL。该实验中,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2. (2) 在A装置中加入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则需要在装置F中加入(填物质名称)将气体通过后F再用(在A~E中选择)装置收集气体.
  4. (4) 赵斌钰同学想验证CO2的性质,他将B、F装置连接,在F装置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在B装置中加入足量浓盐酸与石灰石,结果发现石灰水不浑浊,原因是(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剂未变质).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A所示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2. (2) 图B所示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 (3) 图C所示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4. (4)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用B操作称取固体的质量与实际相比(填“偏大”或“偏小”)。
  2. (2) 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3. (3) D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 2.9g 食盐固体 B . 用 10mL 量筒量取 8.3mL 蒸馏水 C . 向 30mL 试管中倒入约 8mL 蒸馏水 D . 用 50mL 烧杯量取 20mL 蒸馏水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首先必须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俯视读数偏
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中NaHCO3与CO2之间量的关系。

  1. (1) 理论计算:1.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 (2) 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 NaHCO3粉末,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反应前

    反应后

    NaHCO3/g

    锥形瓶+稀硫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

    24.59

    25.36

为了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在40℃即燃烧,其燃烧现象及产物与红磷的相同)

图片_x0020_1906303706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④燃烧结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1. (1)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到一定的刻度,松开手,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白磷,是利用了铜的性,该实验发生的主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不考虑铜与氧气的反应).
  3. (3)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填字母)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先向上移,再向下移      D 先向下移,再向上移

  4. (4) 已知试管容积为5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mL(填整数)
  5. (5) 小明用125mL的集气瓶通过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但忘记了验满,为了测定这瓶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设计图2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阅资料)NaOH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

    (实验操作)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集气瓶内,轻轻地振荡集气瓶,打开弹簧夹,量筒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实验结束后,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35mL

    (实验结果)这瓶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填字母)。

    A 72%            B 80%            C 90%

    (交流反思)小丽提出,仅利用图3所示装置,在不添加任何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CO2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开始称量,左物右码,称量等天平平衡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实际称量药品的质量为(   )

图片_x0020_100025

A . 大于62.4 g B . 小于62.4 g C . 大于57.6 g D . 小于57.6 g
写出下列操作对结果的影响:
  1. (1) 用量筒量取8mL液体,在读数时俯视量筒刻度,那么所量取液体实际体积8mL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偏少,那么所测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
  3. (3) 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少,那么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药品的保存与取用:
  1. (1)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一定量液体时,通常用量筒,实验室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
  2. (2)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读出读数为15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15mL(填“>”、“<”或“=”)。
       
  1. (1) Ⅰ: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 (2) 认真观察②,其中的不正确操作是:。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3. (3) 改正②不正确后,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 . 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B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4. (4) Ⅱ: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80.8

    87.6

    94.9

    103

    113

    124

    136

    149

    20℃时,将90 g 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最简质量比为

  5. (5) 80℃时,将249 g 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
  6. (6) 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g NaNO3固体。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1有关标号仪器的名称a
  2. (2) 实验室用图1中的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盛满水的C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填①或②)通入。
  3. (3) 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4. (4) 如图2是小明同学配制100g、10%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填字母)。
    A . 转移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有洒落 B . 烧杯用水洗涤后就使用 C . 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 D . 所用砝码已生锈
碳和氧气反应能够生成CO2或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过量的炭粉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 (1) 【提出猜想】猜想I:气体产物是CO2 , 猜想Ⅱ:气体产物是CO,猜想Ⅲ:气体产物是
  2. (2) 【查阅资料】氮气不能与炭粉及氧化铜反应。

    【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铜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测得的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首先称得玻璃管C的质量为48.5g,再称取3.2g氧化铜和2.0g炭粉,加到玻璃管C中、连接好装置,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待玻璃管C中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玻璃管C与残留固体共52.74g。

    定性分析:

    ①若猜想I成立,写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猜想Ⅱ成立,则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③连接好装置,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④玻璃管C中的现象是

  3. (3) 定量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实际获得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得出结论】猜想(选填“I”或“Ⅱ”或“Ⅲ”)成立,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