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与北宋的和战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 (2) 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根据材料二,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 (3) 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4. (4) 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下列关于北宋与辽、西夏关系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宋辽进行了澶州之战 B . 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C . 宋夏先战后和 D . 元昊向宋称臣,并给宋岁币
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朝代的更替很感兴趣,他看到一组王朝更替顺序资料,请你帮助他判断一下其中王朝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
A . 隋唐宋元清明 B . 隋唐元宋明清 C . 隋唐宋明元清 D . 隋唐宋元明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的榷场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族史纲要》

  1. (1) 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城。
  4. (4) 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
组合列举: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1) 建立契丹政权,创制契丹文字的是:
  2. (2) 建立西夏,创制西夏文字的是:
  3. (3) 亲自到澶州城督战的皇帝是:
  4. (4) 向宋称臣,与宋订立和约的是:
  5. (5) 在澶州之战中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2. (2) 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3. (3) 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4. (4) 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盟约?有人说,材料一的盟约是屈辱的,不平等的,你如何看待?结合所学,请用一句话来说明辽和北宋之间的关系。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建立蒙古汗国。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后统一了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1. (1) 材料一中“朕”是谁?他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2) 材料二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4. (4) 材料四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个朝代?
  5. (5)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借鉴意义?
契丹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    )
A . 创制自己的文字 B . 学习中原文化 C . 强大武力支撑 D . 汉人大量迁入,编练军队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郾城大捷

宋金和议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对两宋时期进行的“议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 . 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 . 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突厥  ④回鹘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武侠大师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以北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北宋与哪些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生活画卷?(   )
A . 辽、元 B . 金、西夏 C . 金、元 D . 辽、西夏
宋辽议和后,边境“生育蕃息(繁殖),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澶渊之盟(    )
A . 进一步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 . 使宋辽边境贸易兴旺 C . 使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 . 使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但在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等政权,因此北宋的局部统一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材料旨在强调这一时期(    )
A . 政权并立 B . 国家统一 C . 民族交融 D . 分裂割据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对此盟约的解读符合史实(    )
A . 辽向宋称臣,并给宋岁币 B . 双方以淮水到至大散关为分界线 C . 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D . 此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三 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

——摘编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

  1. (1) 材料一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中“三次和议”后,各政权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的表现。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 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三国鼎立 B . 和平共处 C . 国家统一 D . 政权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