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强化皇权 知识点题库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 奸商勾结 B . 海防松弛 C . 军队腐败 D . 武器落后
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明朝
在明朝统治下,儒教已成为一种万能的正统,它深知谬误的学说对于社会的危险。对经典的解说,已经被固定下来,不容争议。材料中“对经典的解说,已经被固定下来,不容争议”,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 兴办太学 C . 八股取士 D . 殿试制度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明太祖制义取士”指的是(    )

A . 八股取士 B . 锦衣卫和东厂 C . 文字狱 D .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

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一一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 (1) 材料一中所涉及到的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制度在明清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

  4. (4) 从材料一,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和顾炎武对该制度的态度截然不同。试分析该制度对唐、明清的主要影响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帝王中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明太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制,明统治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仔细观察下图并尝试回答:

 

  1. (1) 图1中的“锦衣卫”是干什么的?是哪一个皇帝统治时期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这位皇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从图3中人物的服饰上,你能判断出这是我国哪个封建王朝的科举考生吗?请你对这种制度进行简评?

  3. (3) 综合以上问题,你能看出什么趋势?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 . 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 . 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 . 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 . 君主名号不再避讳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枢密院    ③设置通判    ④废除丞相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在中国古代政治长河中,皇权与相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争斗。在中国中央集权的角逐中,相权最终落败。中国开始废除“丞相”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 . 元朝 B . 明朝 C . 清朝 D . 宋朝
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如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 君权加强 B . 政权分立 C . 地方割据 D . 思想禁锢
从明太祖废丞相到清初设军机处,这反映了(    )
A . 地方权力过大 B . 丞相权力增大 C . 君权日益衰落 D . 皇权日益加强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央虽设三省,但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机构又称政事堂,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主管财政,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三: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四: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也。大致意思是,军机大臣建议被皇帝采纳后即刻变成诏令,由廷寄通令全国。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其完善者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政事堂、枢密院、三司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的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哪朝代有关?该制度有什么特点?
  4. (4) 材料四描写了清代哪一特殊机构?它的出现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5. (5)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什么趋势?
《黄明祖训》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炙?抑君怠政而有此矣?”为此明朝时采取的措施是(    )
A . 裁撤中书省和六部 B . 废除丞相 C . 实行行省制 D . 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会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清统治集团为选拔人才,经过长期摸索,总结经验教训,最后确定下来的。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 (1) 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依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合理性。(一点即可)
  2. (2) 依据材料二思考,明朝的科举考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出清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材料四中“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
一天早晨,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很惊讶。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宋讷毛骨悚然,慌忙解释是因下属打坏了茶具。元璋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与下列哪一举措有关(    )
A . 设立锦衣卫 B . 废除丞相 C . 创立内阁 D . 迁都北京
东厂侦缉范围极广,但有权侦缉,而无权审理处置,只对皇帝汇报,不受其他朝廷机构的约束,一切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东厂(    )
A . 有利于缓和君臣的关系 B . 地位高于其他朝廷机构 C .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D . 促使官民约束自身行为
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焉”。

材料三: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措施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加强了皇权

清朝(雍正帝)

B

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 (3) 完成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填空。
  4. (4)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下图是某朝代政府官僚机构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政府架构(改制前)

政府架构(改制后)

A . 秦朝 B . 西汉 C . 明朝 D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