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探索运动的时代主题 知识点题库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历程。其中,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核心内容是(    )
A . 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 B .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C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 (1)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2. (2) 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3. (3)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 .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 (1)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四场运动的名称。

  2. (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 (3)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4. (4) 图3中这位历史人物曾经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5. (5) 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所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派别的活动?结合这则材料分析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材料一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 (3) 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 (4) 依据材料四分析,民国建立后国民在思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后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 (5)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度。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西洋)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李鸿章等人为实现“自强”发起什么运动?为“自强”创办什么性质的工业?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梁启超等人后来发起的一场变法?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
  5. (5) 综合四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解放战争一一三大战役一一平津战役”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
A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同盟会——《国闻报》 B . 中国近代化一一洋务运动一一大生纱厂 C . 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一一九一八事变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一国民革命运动一一北伐战争
图示法形象、直观,是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基本方法。星伟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绘制了下图,其中没有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 起止时间 B . 社会形态 C . 主要矛盾 D . 历史分期
如图是小明同学对某主题的归纳,空白处内容应为(    )

A .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 .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出来的。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百年多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 (1) 材料一企业是在什么运动时期创办的?开展该运动的口号和主张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认为戊戌变法有怎样的双重性质?
  3. (3) 材料三中的武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成立了什么政府?材料三中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号是什么?作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又被何人窃取?
  4. (4) 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为拥护、宜传“德先生”“赛先生”创办了什么刊物?为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文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评价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状况时说:“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材料中的“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主要是指(   )
A . 社会性质的改变 B .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学习西方近代文明逐渐深入 D . 中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读表,张謇的一生集中体现了()
时间 主要活动
1894年 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1895年 加入康有为组织的上海强学会
1896年 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
1905年 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5年 在通州建立了南通博物苑(中国第一所博物馆)
A . 实业救国的发展 B . 民族工业曲折历程 C . 政治领域的变化 D . 近代化的不断探索
习.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板报上设计了一个“学党史·跟党走”栏目,用下面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共90年的奋斗历程。

材料三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
  2. (2) 请分别列举材料二的年代尺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3. (3)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 “1949年革命”的重大历史功绩。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5. (5)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制度变革】

材料二:某近代中国人曾指出: “日本一小岛国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维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思想解放】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名称。
  2. (2)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戊戌变法的影响。
  3. (3) 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正式吹响此次运动号角的人物是谁?
  4. (4) 综合上述历史信息,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挥美追欧,旧邦新适",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45年9月2日

13年11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1. (1) 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 (2) 请填写表中①②两处的相应内容,并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积极探索复兴道路的主题。
出版刊物宣传思想,是宣传新思想的主要途径,下列报刊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   )

   ②    ③    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近代化探索。有人据此绘制了下图来表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1. (1) 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商务印书馆引领着时代思潮,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由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等人创办

材料二:商务(编者注:商务印书馆)从1902年到1911年每年出版图书的种类从15种增长到141种,册数从27册增长到583册,其中又以社会科学类、文学类为最多,这两种正是契合当时社会风潮的。

——李鸿敏《文人与企业: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在民初的竞争与合作》

材料三:

时间

商务印书馆百年大事记(部分)

1901年

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提出“扶助教育”的创业志向,引导国民进步

1905年

发行严复编译的《天演论》

1912年

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介绍共和制度和思想

1919年

编印我国第一部白话文教科书

1937年

设总管理处于长沙,编印《战时常识丛书》《抗战丛刊》等

1949年后

翻译了《新华词典》《英华大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摘编自《商务印书馆大事记》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从1902年到19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社会科学类”契合的“社会风潮”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选取一个主题,并运用材料中的一项史实加以说明。
对下图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民族危机的加剧 B . 近代化的探索 C . 中国人民的觉醒 D . 西方列强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