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现代史 知识点题库

日本经济在战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68年,日本的经济地位是(   )
A . 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 . 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C . 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D . 经济规模仅次于西欧
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其主要机构中,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主要责任的是(   )
A . 联合国大会 B . 联合国安理会 C . 联合国秘书处 D . 世界贸易组织
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一战的导火索是什么?指出“战争的第二阶段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2. (2) 一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是什么?
  3. (3) 二战前形成了哪两个战争策源地?
  4. (4) 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60- 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为摆脱統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浪潮

  1. (1) 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确立起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2) 图二的纪念品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美国第一任总统是谁?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
  3. (3) 图三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4. (4) 材料二的三个人物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上述三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全球治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世界经济】

    材料一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 20 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世界政治】

    材料二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世界科技】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人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下,“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2. (2) 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这一政治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科技革命中的一项发明,简述其利与弊。
  4. (4)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政局变化、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的危险”,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具体建议。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史实是(    )
A .  攻占巴士底狱、印度民族大起义 B . 英国宪章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 C . 俄国十月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 . 巴黎公社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500-1600年在世界史上是取得重大成就的10年,在这100年中,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变革…”上述这些变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 推动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C . 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 . 促进欧洲思想文化繁荣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只有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建立起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才能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以“全球化与国际治理体系”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西方的殖民体系)

材料一:15世纪末到18世纪,一方面,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出现;另一方面,欧洲人开始对美洲、非洲、亚洲进行政治控制和渗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摘编自冯国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世界殖民体系之比较》

(西方的治理方式)

材料二:

材料三:

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当前)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中国的治理主张)

材料四: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技术爆炸式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同非洲、美洲之间贸易扩大的相关事件。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见端倪”的主要途径。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领土”为例,概括法国是如何通过《凡尔赛条约》“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的?法国“追逐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并说明理由。
  3. (3) 材料三图B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依据材料三图C,概括“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等国掀起的逆全球化产生的影响。
  4.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对世界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构建“普适正义之道”的全球治理体系?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这场运动(    )
A .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B . 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 . 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 .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的目的是(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建立新式军队 C . 发展近代工业 D . 促进文明开化
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他的话是针对(   )
A . 《九国公约》的签署 B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D . 北洋政府时期尊孔复古逆流
九(1)班的同学正进行主题为“14至16世纪欧洲社会巨变”的课堂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步入近代]

  1. (1)   知识结构图示学习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知识体系图,形象概括了14至16世纪欧洲社会的巨变表现。请按提示写出A、B两件重大历史事件及共同影响C。
  2. (2) [名人荟萃]  

    以下是欧洲社会巨变时期的历史名人,结合人物图片及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人物

    人名

    类别

    杰出贡献

    图1

    达•芬奇

    艺术大师

    代表作有:①《      》等

    图2

                ②                       

    航海家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图3

                   ③                   

    文学巨匠

    文学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

    图4

    麦哲伦

    航海家

                                       ④                          

  3. (3) 美丹佛市的意大利裔居民为纪念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这位航海家,举行了一次游行,结果引起了当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在纪念活动这件事上,意大利裔居民与美洲印第安人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此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评价哥伦布?
学完“探究新航路”一课后,几位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迪亚士的探索为达·伽玛到达印度准备了条件 B . 欧洲航海家先后到达了好望角、美洲、印度 C .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 D . 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动都是向东方航行
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可以绘制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下图是小萌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空格中应该是(    )

A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B .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 . 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D . 欧美国家开始步入近代
下边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缺部分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 . 工业革命 B . 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萨拉热窝事件
请结合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历史事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漫画揭示出(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 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剥夺 C . 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D . 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西方的崛起是说不尽的历史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西方新旧生活的分水岭。它改变了家庭生活,使得在家中工作成为例外,并使工人服从于过去不知道的工厂纪律;它也使城市拥有了全新的景象。工业革命改变了每一个关于西方的定义。中世纪时,西方国家的主要标志是信奉基督教;18世纪,基督教更多地与启蒙运动的理性、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在1850年工业革命完成时,西方逐渐变得与其所有的大量工业化及工业资本主义体系相一致。工业革命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划定了边界。直到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还仅是发生在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然而在19世纪60年代初,西方边缘或西方之外的国家大量引入欧洲的工业技术和方法,如俄国和日本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时代。在20世纪下半叶,更多一些亚洲、拉丁美洲国家开始效仿,韩国、新加坡、巴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经常被描述为“西方化”,只是这些国家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自身的文化传统。西方的成分随着时间在变化,其边界也变得难以确定。

——据(美)爱德华·缪尔等著《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1. (1) 根据所学,说明“工业革命”是怎么一回事。
  2. (2) 怎样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家庭生活”、改变了“关于西方的定义”?
  3. (3) 根据材料,以“世界的工业化”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将学习成果填入下表。

    序号

    时期

    相关区域

    代表国家

    1

    2

    3

  4. (4) 能否把所有地区的“工业化”都视为“西方化”?写出你的判断及相关理由。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宪章运动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法国巴黎公社 D . 俄国十月革命
下图微标中的线条构成了桥形轮廓,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 . 安全、互惠、合作、共赢 C . 改革、创新、挑战、竞争 D . 和平、发展、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