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项中,表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是(    )       

A .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B . 任用管仲为相 C . 组建强大的军队 D . 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召集的诸侯会盟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__________的主张是一致的。(    )

A . 孔子 B . 墨子 C . 孙膑 D . 韩非子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这个国家是(    )
A . 齐国 B . 秦国 C . 楚国 D . 赵国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就是这样的。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下,最不可能受到奖励的是(    )
A . 收获巨利的商业奇才张三 B . 连年丰收的种地能手李四 C . 累建战功的常胜将军王五 D . 绸缎布帛的生产大户赵六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取信于民,在颁布新法前,他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杆,宣布:谁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木杆搬到北门,他如数发赏。从此,人民相信他说话算数。新法颁布后,大家相信必定能实行。

材料二:7世纪中期,一些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十分羡慕中国的强盛。回国后

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实行变革,建立法制完备的国家。

  1. (1) 请分别写出与两则材料相关的改革名称。
  2. (2) 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中,否定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个?根据材料二改革反映的内容说说日本如何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用改革中内容来回答)
  3. (3) 这两次改革分别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1. (1) “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3. (3) 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列举说明日本在教育上也学习中国的史实。
  4. (4)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

①青铜农具的使用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社会结构的变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于中。

——伯里克利的演说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候。

——《汉书》

  1. (1) 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指的是什么?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该制度有何发展?
  2. (2) 材料二反了哪一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商君是如何“急耕战之赏”的。
  3.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改革的作用
(政治篇:民主·专制)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与春秋战国之际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随后古罗马与中国秦汉交相辉映,东西文明双峰并峙。

材料一:

材料二: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元老院,它……有决定内外政策、审查和批准法案、控制并支配国家财产的权力

——《世界通史。罗马史》

材料三:

  1. (1) 图一中“A”是指古代希腊城邦?哪些人有资格参加图一的“公民大会”?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为加强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 (4) 同时期,中西文明交相辉映,它们在政治文明上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治体制对后世的影响。
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西周的(    )
A . 礼乐制度 B . 分封制度 C . 宗法制度 D . 禅让制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它的辉煌与短暂留给后人太多的追思与遐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列诸侯】

材料一: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带领)兵救周……有功。周……东徙雒邑(即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史记·秦本纪》

【傲视西方】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统一天下】

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奔忙于救助百姓、医治战争创伤)之不暇,团平城,病流矢(刘邦为讨伐韩王被匈奴困于平城,为平定英布叛乱被乱箭射伤),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背叛朝廷的王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1. (1) 材料一反映了周朝实行哪一制度?
  2. (2) 材料二体现了“商君”改革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3. (3) 材料三反映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什么制度?联系材料四说明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史论结合是历史课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原意是“热爱智慧”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

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C

禹建立夏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马镫传入欧洲

东西方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A . A B . B C . C D . D
春秋时期,都城建在浙江的诸侯国是(    )
A . 吴国 B . 越国 C . 燕国 D . 秦国
材料一:及秦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3) 改革或变法代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思想观点?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
  4. (4) 成功的改革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在夏商西周的贵族阶层中最低一级的是(   )
A . 天子 B . 诸侯 C . 卿大夫 D .
《三字经》中有言,“夏传子,家天下”,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 .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 . 周武王建立周朝 C . 战国后期纷争不断 D . 炎、黄部落联合
人类在不同阶段所用的工具推动着社会发展。下列工具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④③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