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点题库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年份农业(%)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

第一年26.632.141.3

第二年27.234.338.5

第三年28.836.734.5

A . 1949~1951年 B . 1953~1955年 C . 1958~1960年 D . 1979~1981年

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 . 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 . 这中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 . 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 . 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对联折射出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       

A .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年3月8日,贵州籍女子李某因涉嫌违反2016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反恐怖主义法》,被义乌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天。这也是义乌警方处理的首例违反《反恐怖主义法》案例。按性质来看,她的行为属于(    )

A . 严重违法行为 B . 一般违法行为 C . 行政违法行为 D . 刑事违法行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胡J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孙中山为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领导了哪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2) 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①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在此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见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 . 上海 B . 南京 C . 广州 D . 厦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某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某村农民领取包产剑户合同书

材料二: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1. (1) 材料一中图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党中央会发动这一事件?
  2. (2) 材料一中的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对这一事件有何高度的评价?
  3. (3) 依据材料二概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哪些?
  4. (4) 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出现这一状况得益于我国的什么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是因为会议(    )

①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 (1) 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3) 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 (4) 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0年,我们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

【回首改革成果】

  1. (1) 图四、图五中的数据变化分别说明了什么?
  2. (2) 【破解改革难题】表1:2013年部分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
    浙江江苏河南贵州广西
    51.7%49.0%30.1%29.0%25.0%
    根据表1,分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 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C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 .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0年前,风起云涌,拉开了“恢弘巨幕”。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摘自201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历史。

——习.平

材料三: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1. (1) 文章中拉开“恢弘巨幕”的标志是什么?“杀出一条血路”指的又是什么?
  2. (2) 请运用两例史实说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3. (3) 阅读表格数据及资料卡,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理解?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 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1957 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5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材料三: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材料四: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

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

《必须实施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78年12月23日

《把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017年10月18日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1. (1)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2. (2)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有人认为:“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 (3) 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一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二是改革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制度使国家民主化…。

材料二: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请欣赏下列宣传画,回答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指出完成“首要任务”的标志性事件。
  2. (2) 材料二的宣传画反映同一个主题,请概括。但各项措施效果不同,请归类并评析这些措施的作用。
  3. (3) 材料表明我们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梦想?为实现国富民强,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写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的姓名。
1978年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如下的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 . 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 .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 .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 .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下图是2000~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图。2001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   )

A . 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B . 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 . 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D .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D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如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表一: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GDP对比(单位:亿元)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37

311

57

2.7

2017年

28000.4

30133.86

21503.15

22438.39

表二: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 人均GDP对比(单位:元)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544

2375

1160

835

2017年

129000

124600

153118

183645

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 (1) 如图的“生死契约”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之后中央在农村出台了哪一政策?此措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 (2) 分析材料二的统计表,说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