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点题库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一些国家时我国的技术输出越来越谨慎,不但技术封锁,甚至连一些高端产品也不销往中国。道理很简单:怕我们模仿,宁愿不要中国市场。


  1. (1) 上述材料中,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促进这一变化的重大举措两项。

  2. (2) 针对上述现象,有人认为要利用WTO的平台,打破封锁;也有人提出要着力创新,打造民族品牌.你倾向哪一观点?为什么?

深圳居民王先生今年60岁,他欣喜地说:“我是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发展、一天天地繁荣起来。深圳这30多年来的变化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啊!”张先生所见所感说明(  )

①改革开放符合民心②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我国已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某校九年级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新中国1952-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见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民族大团结】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 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斯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材料四: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1. (1)  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重大举措?
  2. (2) 材料三中第九件大事“‘和谐世界’理念”你是怎样理解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依然存在看“不和谐”的因索,举一例加以说明。
  3. (3)  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
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

①土地改革运动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④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建国以来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几次重大调整或变革。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社长对大家说:“我是共.产.党员,社里再有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社员齐心协力,若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穷大社变了样,鸡毛也能绕天飞。”

材料三 公社建立的目的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材料四 这种制度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 (1) 根据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说明这一事件对农村的影响。
  2. (2)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到的“社”分别指的是什么组织?它们分别对农村造成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四,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4. (4) 从这几次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或变革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材料一:2013年9月3日至13日,习.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材料二: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3. (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本世纪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什么?   

  4. (4) “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文中的“拢合在一起”和“散伙了”分别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D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习.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以及配套的“一带一路”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C . 兴建经济特区 D . 开发上海浦东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是最早的经济特区,这座城市是(    )       
A . 上海 B . 珠海 C . 深圳 D . 厦门
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 . 深圳 B . 浦东 C . 厦门 D . 珠海
影像资料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下侧影像资料展示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 . 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 .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 . 论述科学发展观 D . 提出三个有利于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 (2) 我国的改革先从哪里开始?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 (3) 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4. (4)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材料二:40年来,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4.5%,全球贫困人口超过70%的减贫奇迹是中国创造的。中国国家主席习.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事件及其意义。
  2. (2) 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 (3) 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解。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一定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阅读“我国1919年以来主要历史事件年代尺”,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A、B两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开天辟地”与“重获新生”之间的联系。
  3. (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曾多次在自我修正中不断完善自己。根据年代尺,选择A、B时期各一个史实加以印证。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九大
习.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由此推断,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是( )           
A . 实行单纯计划经济的道路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 . 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 实行“一国两制”的道路
 下面图表反映了(    )

①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②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④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 

 【农民 ·革命主力】 

 材料一: (革命) 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 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农村 ·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 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 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 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400 余次 

 
 

 4.1 万余人 

 
 

 1785 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 次 

 
 

 5.9 万余人 

 
 

 1265 处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农业 ·发展基础】 

 材料三 : 

 1979 年《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只有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 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 

 1980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就全国而论,在生产队领导 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 

 1982 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目前实行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 组等,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整理自《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  

  1. (1)  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 
  2. (2) 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3. (3) 分析上述中共中央文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和1953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表


1950年(%)

1953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1949年一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图表

  1. (1) 请找出材料一中数据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材料二中1956 年、1960 年和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分别与什么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3. (3)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