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知识点题库

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君主专制篇】

材料一  如下图

【民主探索篇】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依法治国篇】

材料三  如右图

材料四

  1. (1) 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2. (2) 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3. (3) 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右图中第一部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

  4. (4) 图片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聚焦三农》栏目的内容,定位于报道和解析三农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材料一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右图

材料三  “驱除鞑虔,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材料五

材料六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阅后请回答:

  1. (1) 材料一内容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图是唐代出现的哪一农业灌溉工具?

  3. (3) 根据材料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哪一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

  4. (4) 根据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5. (5) 观察材料五,农村开始富裕,生产迅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

  6. (6) 材料六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兴旺的动力,是一个政党熠熠生辉的源泉。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93年的历史,她领航中国,谱写了一曲曲惊世篇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生死考验的危机关头,在国家徘徊、抉择的关键时刻,实现了党在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

材料二: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通过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找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之路。温家宝曾向世界阐明:未来中国,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材料三:当今世界,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化速度加快,世界经济冲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党和政府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使我国活跃于国际经济舞台。   

  1. (1) 材料一所提的“两次伟大转折”中第一次转折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第二次转折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2. (2) 中国实现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真正“有尊严”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在此后的外交中,周恩来倡导了什么原则成为了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为融入经济全球化,参加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有利因素?   
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       

A . 1951年——张援朝 B . 1953年——杨跃进 C . 1967年——王文革 D . 1980年——刘开放
为了更好的了解台州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某校九(1)班同学分三小组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社会调查。

  1. (1) 第一小组:从台州市老龄委了解到:截至2012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人数量为95.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6.13%;全国老龄化同期比率为14.3%。

    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市人口存在什么问题?

  2. (2) 第二小组: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台州大陆海岸线745千米,占浙江省的28%,因此我市提出了“海上台州”的发展战略。

    “海上台州”的发展战略符合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

  3. (3) 第三小组:上网查阅时了解了过去讲“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现在形成了-----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的精神。

    “新四千精神”诠释了中国精神的内涵,请你说说它的内涵是什么?并说说它对我们在新一轮改革中排除艰险、克服困难有什么作用?

  4. (4) 结合本次调查情况,请你为台州明天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下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中的论断正确的有(    )

A . 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新中国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 . 1958-1961年间,粮食产量的下降完全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 C . 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 D . 1963年后我国就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我国于1984年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其中有广西的(    )
A . 南宁 B . 桂林 C . 北海 D . 防城
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A . 珠海经济特区 B . 海南经济特区 C .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 厦门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 . 建立直辖市 B . 建立经济特区 C . 实行“一国两制” D . 建立特别行政区
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能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 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 . 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 .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C .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习.平总书记指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五大
浙商自近代以来,异军突起,迅速取代了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晋商、徽商,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商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商人项松茂参与发起了东北三省抗敌大捐款,还将企业职工编入上海人民抗日义勇军,积极备战。

  1. (1) 请联系以上材料,运用相关历史知识,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样的历史机遇。
  2. (2) 结合材料二,从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担了哪些历史责任。
“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扩大市场的作用,也要看到市场的弱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中共哪个会议的什么决策?( )           
A . 中共八大: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C . 中共十三大:确立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 .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 ) 

 

A .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B . 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C . 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 D .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西藏的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B . 大跃进运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曲折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为刘少奇平反、恢复名誉——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奠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 .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 .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方面的重大问题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 .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中共十五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图。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 . 乡镇企业的发展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2022年是习.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十周年,如何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学习后做了以下思维导图,①和②应填入(    )

A . ①经济发达    ②坚持改革开放 B . ①民族团结    ②维护和平发展 C . ①社会和谐    ②立足中国国情 D . ①民族振兴    ②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