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①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中国的知识阶层里纵有对世俗采取批判的态度,也只是用一个放在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士大夫阶层可以将对一般人来说是外在的人间关系内省化,由“格物致知”出发,经“正心”“诚意”“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士大夫阶层没有真正推翻按等级与层次“做人”的方式,只是透过内省的过程,给予它一个理论基础而已。

②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地,这种“由己”而不是“由人”出发的“为仁”,仍然是为了成全“仁”这个“二人”关系的。

③这种情形,与站在“自我”的基地上超越外在的世俗关系的情形是不同的。后者的范例莫如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说的:“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易卜生是具有新教文化背景的,因此才会产生个人可以超越世俗及为世俗所负累的旧“自我”的思想。

④中国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他如果要作自我提升,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渠道去进行,亦即用由内而外的“致良知”的方式,将这种世俗关系重新肯定一遍,并使之臻于完善。

⑤当然,士大夫阶层的思潮中还有逃遁世俗的倾向,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这种倾向到了道家的手里就变成了全面性的生活形态。然而,后者亦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以及在艺术方面的灵感。至于道家思想的其他功能,如“退隐终南”的仕宦之术,在不测的世道面前的“明哲保身”之术,在人情磁场中“利吾身”的阴谋术,则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节选自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删改)

  1. (1) 为什么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

  2. (2) 品味“我首先是一个人”这句话的内涵。

  3. (3) 为什么说道家思想中逃遁世俗的倾向“基本上仍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

    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 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 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

相关链接:①疟疾,又称为“打摆子”。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②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 . 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C . 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 . 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E . 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2. (2) 屠呦呦为研制抗疟药物,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3. (3) 文章划线的三处引用,分别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屠呦呦获奖,有内因,也有外因,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包括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有权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里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里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里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里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里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这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里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作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惦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勃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里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 (1) 下列对画线句子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 B . 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因为它能拯救小女孩的性命,体现了人们对青霉素的期待和渴望。 C . 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到挽救生命的机会的喜悦,以及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D . 新闻语言一般是富有感情的,而这篇报道亦是如此,体现了就算是新闻撰写者在生命面前也是那么富有情感。 E . 两个州的警察,焦急的记者,柯里蒂大夫,基弗大夫等人共同出现在路德医院体现了团结协作、尊重生命的主题。
  2. (2) 这篇报道按什么顺序写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3) 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这篇报道的社会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旅行

(日)三木清

    人们总因各式各样的理由踏上旅途。有人因为买卖、有人因为视察、有人因为疗养、有人因为探视不幸的亲人、有人因为祝贺朋友结婚……就像人生是各式各样的,旅行也是各式各样的。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环境,从平时所习惯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旅行的喜悦就是这种被解放的喜悦。也有人是以逃避人生为目的而进行旅行的。这种解放乃至逃避的感觉往往伴随着其他感觉,也就是说,或多或少地抱有一种漂泊感。解放是漂泊,逃避也是漂泊。漂泊感中有着旅行的感伤。

    旅行之心是遥远的。这种遥远感与可以用多少公里来计算的距离没有关系。每天,即使从很远的地方乘火车去事务所上班的人,也不会有这种遥远感,但是,如果他外出旅行一天,而且比上班的地方还近些,他却会体味到这种遥远感。旅行往往在遥远的同时,又是很近的,这意味着旅行是过程。出发点不是旅行,目的地也不是旅行。只以到达目的地为目标而不体味旅途的人,不可能真正地懂得旅行的情趣,为什么旅行是遥远的呢?因为旅行是面向未知的旅途。假如,旅行中的一切事先已一一清楚,那么,从本质上说来,这旅行就不成其为旅行了。旅行是从习惯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所以我们能够或多或少带着新奇的目光观察事物,这样,也就能够或多或少地在各种事物中发现新颖之处。平时见惯的事物,往往在旅行时会感到耳目一新。旅行的益处不单单在于初次见到从未见过的事物,还在于思考平时自明的、已知的事理,从中感到惊异,进而产生新的见解。说旅行是经验、是教育,也是由此而来的。

    常言说:“人生是旅行。”这又是为什么呢?

    “从何处到何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也是人生最本质之谜。在人生中我们到底要向何处去呢?我们并不知道。人生,是向着未知旅途的漂泊。反过来问,就是来自何方。漂泊的旅行常常伴随着很难捕捉的乡愁。人生遥远,然而人生匆匆,人生的道路遥遥无期而又近在咫尺,因为死亡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脚下。但是,只有在这样的人生中,人们才会不断地梦想。我们顺从我们的想象而度过人生,任何人都或多或少是理想主义的。在旅行时脱离了日常的事物而沉浸于纯粹的静观之中,旅行使我们体味人生。即使在大自然中旅行,我们也总是反观自身。旅行正是人生的缩影。也许,旅行的确能够使人获得解放吧。但是,如果认为旅行能够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那就错了。

    旅行使我们的好奇心活跃起来。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情绪波动,反复无常,容易心血来潮,冲动一时。不过,反复无常并非真正的自由,好奇的心理绝不同于真正的研究欲望和求知欲望。它不愿停留在一个地方认真观察,而是不断地转移。不停止在任何一个地方,不深入到任何一件事物之中,又怎么可能真正地了解一件事物呢?此外,旅行使人伤感。但如果在旅行时只一味地陷入伤感情绪中,就不会有任何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真正的自由是就事理来说的自由。能够真正体味旅行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旅行使贤者更贤,愚者更愚。人生实际上就是旅行,各自不同的、形形色色的旅行。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两段中作者分析阐发了“漂泊感”“遥远感”这些人人都有却不易察觉的心理感受,引导读者从特殊的视角去透视人生。 B . 作者在文中不仅旗帜鲜明地批评了逃避人生的旅行,更热情赞扬了能够坦然面对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的“真正自由的人”。 C . “旅行使贤者更贤,愚者更愚。”作者以鲜明的对比,强调旅行者只有真正懂得体味旅行,才能获得人生的自由。 D . 本文以习见的旅游为话题,将深邃的人生感悟熔铸在文中,语言凝练而耐人寻味,富有思维的张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2. (2)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 (3) 文中先后出现“人生是旅行”“旅行正是人生的缩影”“人生实际上就是旅行”等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

    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

    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中对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 据材料二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比2015年同比增长两倍多。 C .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 .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 .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 .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D .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3. (3)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全民阅读渐入佳境本报记者

张国圣

    一边读美文,一边品美食、赏美景。这样的“美事”,在重庆已是“常事”。持续10年的全民阅读活动、持续 9 届的全民读书月活动,让重庆有了 3000 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阅读活动。便捷的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让重庆人的阅读变得时尚,让阅读成为重庆的风尚。

    阅读变“悦读”越来越多的时尚阅读场所,将“阅读”变成了“悦读”。

    2015年5月,被网友誉为“最美中国书店”的方所书店进入重庆。“重庆方所”还被写进了多个重庆旅游攻略。除了打造凸显重庆山城江城特色的阅读空间,重庆方所还举办以“重庆的日常生活”为主题的“文化即日常”摄影展,“让每一个客人都感受到方所和这座城市的融合”。

    读者的“悦读”需求也促进了重庆本土传统书店的转型。沙坪坝书城是重庆新华传媒旗下第一家体验式书城。除了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分设格调书屋、文化教育馆和儿童主题书店外,这里还经常举办经典诵读、艺术讲演、小型音乐会和星期五读书会等活动。随着读者的“悦读”感增强,书城的销售额也增长了42%。

    进入重庆文化市场 8 年的西西弗书店是“悦读重庆”的引领者之一,他们在今年5月推出了重庆的第8家连锁店。据西西弗人力资源总监钱晓彬介绍,到2018年,西西弗在重庆的连锁店将扩张到15家左右。今年 5 月在重庆南山植物园附近开张的“南之山”书店集书屋、画室、民宿于一体。环绕四周的树林,还有眼前次第展开的山城风貌,很快为“南之山”赢得了“清新”“小资”的口碑。周末和节假日想去看书购书,得提前好几天预约才行。

    “阅读并不存在竞争。书店越多,说明这个城市的阅读氛围越好。”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说。

    全民阅读便捷化“十二五”以来,重庆依托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以城乡居民需求为导向出版和增配图书,同时整合统筹社会力量推进社区图书馆、家庭图书馆、读书人家、市民书吧和图书漂流点等阅读网点建设。全市43家公共图书馆的分馆数量增加到210个,年到馆读者超过1245万人次,年图书外借近1000万册次。

    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年接待读者也达到了500万人次。

    2016年举办的重庆第九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将主会场的外展舞台交给市民。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阅读群体共举办了23场交互性阅读推广活动。由民间文化团体编排的傅天琳经典诗歌诵读会,今年已应邀举办了4个演出专场。一些“傅迷”为了参加诵读会,头一天就从四五百公里外的区县赶到了重庆市区。

    融入生活的阅读,使阅读成为许多重庆人的生活方式。重庆市江北区图书馆与一家书店合作,共同举办了20多期“悦读汇”文化沙龙。“悦读汇”既有名家讲座、好书分享,旅行视野、茶享雅集,又有“小蜜蜂乐园”少儿活动、“快乐厨房”厨艺教学。

    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和网络,也成了重庆人的阅读平台。网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书香重庆微信微博等“互联网+阅读”新载体,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读者。2015年,重庆人均每月阅读数字图书5.3本,当选全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

    “用阅读的力量行走世界”阅读未必能直接改善一个人的境况,但阅读一定会慢慢改变一个人。

    “红绿熊心阅读”是重庆图书馆为未成年视障读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公益助残项目。杨芷佳第一次跟妈妈来体验时,这名 4 岁的视障女童将头勾得低低的,到哪儿都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重庆图书馆的志愿者迎接小佳佳时,她浑身颤抖着往妈妈怀里躲。

    志愿者耐心地用重庆图书馆自制的盲童绘本引导佳佳,陪着她阅读,和她聊天,设计游戏帮助她通过摸、听、闻延伸阅读。志愿者还经常给小佳佳打电话,让她慢慢熟悉自己的声音。现在的小佳佳不仅养成了爱听故事爱阅读的习惯,还特别喜欢登台讲故事,到哪儿都能很快融入新环境,与周围的人成为好朋友。

    重庆八中一直引导学生“用阅读的力量行走世界”。学校负责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伟大的作家,但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读者,都能通过阅读改变生活、丰富生活,让人生更加精彩。”

    重庆的经典阅读推广,超过三分之一是专门为未成年人设计的文化名人进校园、手工制作立体绘本、讲故事大赛、创意艺术课堂等品牌活动。重庆城乡的中小学,普遍建立了班级图书角、书香角、读书走廊,开展了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的读书交流会、朗诵会、故事会等主题活动。“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全民阅读让重庆的‘码头味’越来越淡了,书香气越来越浓了。”张永才说,“阅读正再度成为重庆的社会风尚,阅读正在让重庆变得越来越时尚。”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报道第一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整个新闻内容,指出了重庆市全民阅读的鲜明特点。 B . 这篇报道的主体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从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三个角度来介绍。 C . 重庆市能够将“阅读”变成了“悦读”,主要原因是拥有越来越多的时尚阅读场所,有的功能多样,有的环境优美。 D . 在这篇报道的第二个小标题的内容中引用了大量的数字,交代了重庆市全民阅读越来越便捷的原因和全民阅读的效果。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阅读成为重庆的风尚,与便捷的阅读场所、丰富的阅读内容、创新的阅读手段等方面分不开。 B . 读者的“悦读”需求促进了重庆本土传统书店的转型。作为“悦读重庆”引领者之一的西西弗书店,已经在重庆推出了8家连锁店。 C . “互联网+阅读”的新载体,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读者,手机和网络也成为了重庆人主要的阅读平台。 D . “红绿熊心阅读”帮助杨芷佳从自卑、胆小变得乐观、自信、爱交朋友,说明阅读未必能改变一个人的境况,但可以慢慢改变一个人。
  3. (3) 这篇报道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重庆市的全民阅读渐入佳境?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他们曾骑着白马穿过中国

潘采夫

    ①2010年11月24日,黄霑去世六周年。奇怪的是,想起他的时候,竟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我只记住了他离去时做了一个鬼脸,还有一声长笑。

    ②当然这个记忆是骗人的,一个肺魔缠身的人自有太多苦痛。记得六年前做告别霑叔专题的时候,有的报纸用了“沧海一声哭”的题目,嵌入得巧,只是意境落了下乘,编辑不懂,霑叔什么时候哭过?

    ③戴上耳机听《沧海一声笑》,搜集了六七个人的版本,任贤齐班门弄斧,将一首神曲弄得俗不可耐,江智民中规中矩,罗文的声音华美,许冠杰唱出了神韵。听来听去,原来这首歌只专属黄霑一人。最让我热血流动的是黄霑、徐克、罗大佑三人合唱的版本,徐克算是配角,罗大佑声音粗粝,已有身在江湖的感觉,而黄霑声音自由不羁,不讲技法,如旷野风声,又如谁在滚滚江边纵声长啸,歌者动容,听着惊心,这种慷慨悲凉的味道,是别人无论如何学不来的。

    ④徐克和罗大佑已经是人中翘楚,但仍然配不上与黄霑合唱此曲,金庸在《笑傲江湖》描写的曲洋刘正风,不下于俞伯牙钟子期,我以为最好的组合,应是倪匡、黄霑和金庸。金庸入世儒生,黄霑游走红尘,倪匡笑瞰三界,而且精神层面都达到了最高水准,隐隐有儒道释齐聚绝顶的气势,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三人唱起“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那是我能想到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场面。

    ⑤每次想到黄霑,想到倪匡,想到金庸,都忍不住慨叹,这是怎样的人中龙凤啊!得有怎样的水土,多少的历史,才能让这样的人现于世间。游龙戏凤,惊鸿一瞥,他们走后,就再也见不到这样的人了。

    ⑥所以,我一直想弄清楚,他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他们为什么汇聚在了那时的香港?这样人的以后还会再有吗?

    ⑦黄霑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广东,1949年到了香港,他的香港经历我们比较熟悉了。金庸出生在民国时期的浙江海宁,是当地书香望族,自小就在战争中流亡,但学业不废,弱冠成为报人,去香港大公报供职,这才有了后面的办《明报》,写武侠的经历。

    ⑧最传奇的是倪匡,他同样出生在民国,在内地还当过军人、警察,五十年代到内蒙古垦荒,因冬天拆了一座小桥当木柴,被以反革命罪羁押数月。他决心逃走,从内蒙古、上海一路伪造公章逃到广州,然后偷渡到香港,从此一生再不北望神州,不迈进大陆一步。

    ⑨这是黄霑他们那一代的经典路线图,其实何止这三人,太多人走了这样的轨迹。梁羽生是这样,胡菊人是这样,余英时是这样,他们是到了香港;雷震、殷海光、李敖、许倬云也无不同,他们只不过是到了台湾;而唐德刚、巫宁坤等人去了美国。

    ⑩如果把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一一盘点出来,就是一幅文化“流民图”,他们都是严复、梁启超、陈寅恪的文化余脉,像鸟一样离开民国故土,从此成为海外游魂。唐德刚的《五十年代的尘埃》,巫宁坤的《一滴泪》,黄霑的“浪奔浪流,万里江水滔滔永不休”,金庸的“塞上牛羊空许约”“谁家子弟谁家院”,余英时的五四研究,许倬云的《万古江河》《风雨江山》,听听这些名字,这些句子,哪一个不是深藏着去国之痛,文化之殇?英风之下,多有斑斑泪痕,有如孤鸟之悲鸣。

    ⑪他们都曾骑着白马穿过中国,这就是那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化地图。

    ⑫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黄霑能够“沧海一声笑”,林夕不能,方文山不能,余华不能。黄霑生在民国,受过完整的民国小学教育,然后投奔香港,香港成为民国文化人的诺亚方舟,人文荟萃之地,他们文脉未断,香火不绝,同时有着对万里家国的深沉记忆,以及去国怀乡的隐隐痛伤。最最要紧的是,那时的香港,成了自由的灯塔,经济的中心,文化的集散地。这些风云际会,这些因缘巧合,当得上一句空前绝后,连台湾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今天的香港,文脉渐渐杳然,今天的台湾,也不再是当年的水土了。所以只有那个年代的香港,才能诞生黄霑,才能诞生倪匡,才能诞生金庸。不会有别处。

    ⑬这样的人也许不会再有了,但也许未来还会有,但我看不到了。

(摘编自《人文读本》)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编辑不熟悉黄霑性情,用“沧海一声哭”做报纸标题,落了下乘。 B . 作者对比任贤齐和黄霑的声音,突出任的俗不可耐和黄的慷慨悲凉。 C . 作者认为最佳组合:金庸属“儒”,黄霑属“道”,倪匡属“释”。 D . 一方水土、历史养一方英才,黄霑一辈之后,再难见这样的人中龙凤。
  2.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为纪念黄霑去世六周年所作,却以“他们曾骑着白马穿过中国”为题,是想通过缅怀黄霑纪念那一个时代的文化群体。 B . “他们曾骑着白马穿过中国”用了比喻的手法,意在表明这些文人都有过仗剑去国、游历大好山河的人生经历。 C . 第⑩段划线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这些文化流民在卓越的风采、气度、成就深处所蕴含的去国之痛、文化之殇。 D . 文章最后一段划线词“这样的人”指的是金庸、黄霑、倪匡之类的绝顶文人,他们的境界是后来人很难达到的,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文化之殇的无奈、悲凉。
  3. (3) 作者为什么说“黄霑能够‘沧海一声笑’,林夕不能,方文山不能,余华不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菌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并迅速成功研发出病毒快速检测试剂,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2017年,中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束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5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28日)

材料二:

    2008年,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但侯云德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坚定地提出了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

    侯云德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摘编自冯华《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侯云德:60年织就防病健康网》)

材料三: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或者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区域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SARS(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以及过去基本消灭或已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施的消弱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结核病、流感等等。其特点如下:第一,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中有3/4是人兽共患病,动物在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传播范围广。如西尼罗河出血热原发于非洲,鸟类是其储存宿主,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第三,传播速度快。各地以及国际间的密切往来是新发传染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第四,预防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摘编自易彬樘等《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四:

    2019年初,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十大健康威胁,其中与传染密切相关的疾病和行为占六个,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传染病与地球村的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与另一个地方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只有一个机舱门相隔的距离。

    2018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死灰复燃,全球多个地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病例数居高不下,尼帕病毒病在印度闪现等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传染病工作者的心。8月,非洲猪瘟突然在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牵动全球特别是动物防疫部门的神经,传染病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回首2018年,传染病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以及多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登革热疫苗大范围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技术如果用到了正确的领域,则会造福全球。由于中国药物审批提速,2018年中国国内上市药物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部分药物对于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摘编自李硕等《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领域重要事件回顾》)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前,中国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处于一流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 B . 我国能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源于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侯云德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C . 新发传染病具有人兽共患、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预防诊治困难等多个特点,因而它们不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危险程度很高。 D . 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2018年国内外传染病重要事件既包括过去的病毒死灰复燃,也包括一些新问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防控H7N9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传染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 B . 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源于侯云德长期积累的经验及其科学研究与发现,结合新疫苗的反应特征及我国疫苗运用的基本国情,它最终大获成功。 C . 过去被基本消灭的或者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重新出现在人群中,成为新发传染病,针对它们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关注抗药性。 D . 最新生物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大有可为,能够造福全球,但运用不当,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3. (3) 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文本的客观性的?请分别简要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被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甚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孩子从小没有被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

    (选自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

    材料二:

    “对创新者的崇拜”“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能够“匠心独运”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赶超国际水平。

    (选自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T匠精神”》)

    材料三:

    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以突破底线、抄袭胡编、搜奇媚俗为创新,一切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选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1. (1) 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工匠精神”是在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 B .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 C .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它不是让大家只去做工匠,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像日本工匠那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件。 D .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而文艺作品粗制滥造是“工匠精神”缺失的最突出表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段材料从各个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提供了正能量。 B . 材料一主要内容是体现“工匠精神”的具体事例,兼有评论,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只有对“工匠精神”的理性分析和评论。 C . 材料二既有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又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所以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要更加深入。 D . 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
  3. (3) 根据材料二“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一的事例简要概括达到“卓越”应具备哪些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简称5G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被称为是一种“量子跃迁”,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不同。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未来的新闻故事会根据时间、读者所在地提供交互性、沉浸性的3D流媒体影像,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看新闻。5G将给“增强现实/混合现实”(AR/MR)技术带来新生。只有5G的速度能让这种技术走出体验区,形成产业规模。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即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稳定。5G网络让医生在“混合现实”工具的帮助下完成精准的开颅手术,这种科幻般的技术只能在5G时代实现,原因正是5G信号“不断片”。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过去30年网络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物连接起来。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王超《5G时代将引爆哪些颠覆性场景》,《科普时报》2019年3月29日)

材料二:

中国的移动生态系统在2018年为中国经济创造了5.2万亿元(7,500亿美元)的附加值,相当于2018年中国GDP的5.5%。预测2025年中国5G连接数量将达到4.6亿,超过北美和欧洲的总和,位列全球第一。中国的移动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融合和现代化的主要引擎。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中国超三分之二的移动连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目前,77%的连接运行于4G网络,4G的普及率将在未来几年达到顶峰,并随着消费者转向下一代移动服务后逐步下降。

(摘编自GSMA(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协会)《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19》)

材料三:

    “中国政府已将5G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5G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并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向未来,中国和全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模表示。

    调查机构预测显示,到2025年5G网络将在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用。中国与美国、日本一起成为全球前三的5G大国。届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四个经济体将占据全球70%的5G市场,拥有9亿多用户。同时,巨大的5G市场将带动整个信息产业链发展。业内人士指出,2019年至2025年将是5G网络主要建设期,基站、天线等核心硬件市场需求有望爆发。芯片、电子元器件、软件、智能硬件等领域也将进入快速升级阶段。更为重要的是,5G商用还将极大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这意味着在5G网络环境下,超高清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裸眼3D等高速率应用将得以实现。5G商用将有力推动远程医疗、工业控制、远程驾驶、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多种应用走进人们的生活,使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摘编自王萌《5G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4日)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0~2018年,我国独立移动用户总数呈总体递增态势,截止到2018年,我国拥有的独立移动用户数量占总人口的82%。 B . 到2018年,我国独立移动用户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后续增长空间相对变小,2019~2025年,我国独立移动用户数量增速将明显放缓。 C . 预计2020~2025年,我国5G人口覆盖率与采用率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底,我国5G连接数量将达到4.6亿,位列全球第一。 D . 未来几年,我国4G普及率将达到顶峰,4G,5G网络会长时间并存,因为我国超三分之二的移动连接通过智能手机实现,且都运行于4G网络。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5G所带动的相关技术领域的更新换代,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引发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 B . 5G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顶峰,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焦点,各国都在加紧推动部署5G计划,到2025年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实现5G商用。 C .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与美日欧三个经济体共同占据了5G市场的大多数份额,拥有9亿多用户。 D . 5G使“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将推动远程驾驶、智慧家居等应用走进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
  3. (3)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5G的特点及其发展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词大会》赢得高收视高关注  诗和远方唤你去读书

文/莫斯其格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近来圈粉无数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战胜擂主彭敏获得年度总冠军。

    网友表示通过节目受益良多。“感谢诗词大会使我体会到了现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

    “繁华落幕,速去读书!”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读书的兴趣。“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诗词大会终究是节目,看完节目,是洗洗睡了,还是秉烛夜读?这是个重大的问题。”“‘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杨绛先生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也用来自勉。”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则认为:“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观众对中华古诗词的日渐关注和喜爱,让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李定广认为,需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

    对于武亦姝的获胜,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则认为,“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熟稔中高考套路的语文教师眼里,简直是一场标准化考试。古诗词或传统文化复兴的端倪,在这样的诗词大会上,能看到几何?实事求是地说,不多。”

    有的网友则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武亦姝的才华和形象都令人喜爱和佩服。但我始终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和理解古诗词,诗词这玩意儿说白了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体现,是心灵与自然借助传统文化的对话,它没有那么功利,那么直接,那么紧张,那么剑拔弩张。”“一部手机在手,哪首唐诗查不到?干嘛还要背?”

    (摘编自《广州日报》)

    昨天,一位专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饱受关注和喜爱,正在于它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这些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了大家心中的情怀。

    此外,古意盎然的诗词,也将观众不知不觉地带入到古风意韵之中,让人体会到流落在当下焦躁忙碌的生存环境缝隙中的一丝优雅和浪漫。这使得很多人开始怀念旧时的诗意生活,选手陈更曾说:“诗歌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一点是,它与技能无关,所以接近它,被它吸引,被感动,让人觉得心不死。一字一词里见乾坤,滴水映月般表现大千世界。”由此可见,诗词——这属于中华文明的语言文字,反映的正是我们东方人内心的丰富情思,正是这种文化造就了独特的东方诗意,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播即热。

    (摘自《扬子晚报》报道《诗词大会为何能引发如潮思考》)

    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文化素养和文化基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诗词大会》圈粉无数,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学者嘉宾对诗词内涵、创作背景等内容的解读,更是一场文化大餐,让人如痴如醉。

    然而不可回避的话题是:既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但这样的基因为何常常被压抑,而不是被唤醒呢?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快餐时代,浮躁的气息似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即便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许多人依然缺乏耐心与沉静,不愿去品味诗词歌赋带来的美好意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许多家长的内心中,过度专注于对孩子“一技之长”的培养,让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不知不觉间受到冷落。

    在这样一个节奏明快、资讯发达的时代,坐下来聊聊诗歌、品味人生无疑是奢侈的。然而,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诗和远方”。中国的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内心的精彩将会成为更多人的追求。希望《中国诗词大会》引起的这股风潮,能够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歌赋再度焕发青春,也让“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摘自央广评论《生活中不能没有“诗和远方”》)

  1.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指出,“快餐时代”人们功利心作崇,使现代语言干瘪苍白,很难表达现代人丰富的情感,也使诗词教育越来越枯燥无趣。 B . 材料一中,李定广和王白云均对当下中学古诗词教学表示不满,认为古诗词教学仍以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为主,而缺少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C . 材料二中,选手陈更不仅提到了诗歌的不足,而且指出了诗歌的优点,它既可以感动读者,也可以反映纷繁变幻的外部世界。 D . 材料三指出,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逐渐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二者都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追求后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2.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但都对央视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发表评论,大家都一致认为该节目办得非常成功。 B . 材料一和材料三写作目的不同,但都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都认为基于实用、应试、技能的古诗词教学难以浸润学生心灵。 C . 材料一呈现了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不同意见,材料二、三则主要是一家之言,相比之下材料一的评论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 D . 三则材料均以小见大,通过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评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期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E . 三则材料的语言风格各有特色。材料一诙谐幽默,材料二典雅生动,材料三则以充沛的说理见长。
  3. (3) 《中国诗词大会》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1. (1) 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 . 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 . 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 . 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 . 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 . 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 .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3. (3) 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最近,美国前外科医生总长Dr. Vivek H. Murthy撰文《工作与孤独的流行》强调:孤独如此流行,已经成为日益增长的公共健康的威胁,他还指出工作对此负有一定责任。

    当今这个年代,从技术上来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史无前例地便捷,不仅车疾马快,还有电话,视频、电邮、各种社交软件等。几乎在瞬间,你就可以联系到另一个人。

    然而,从情感上来讲,人们却前所未有地孤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孤独的人数已经翻了一番,研究表明,美国如今有超过40%的成年人感到孤独,实际人数可能会更高,此外,过去几十年来,认为自己拥有亲密知已的人数一直在下降。而在工作场所,许多员工,还有一半的首席执行官,都有孤单感。

    孤独会导致压力,长期或慢性压力会导致一种关键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升高。压力也与体内较高的炎症状态有美,这又会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病、抑郁症、肥胖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慢性压力还可以劫持你的大脑的前额皮层,大脑的这个区域控制着人的决策、计划、调节情绪、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节选自“同语轩”2018年2月10日)

材料二: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一承受着孤独的痛苦,这可能会增加罹患许多疾病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早亡,而这些人当中近三分之二的人体重超标。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增加超重可能性的相似基因区域也导致社交孤立。

    这是首次有研究发现孤独与肥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科学家建议,可以通过鼓励人们减肥来应对孤独感的盛行。剑桥大学资深科学家约翰·佩里说:“这项研究使我们能够利用遗传学来确定孤独和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他说:“我们常常认为孤独纯粹是由我们周围的环境和生活经历造成的,但这项研究表明,基因也起着作用。基因和环境总有复杂的交错,但研究的确表明,在人口层面,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肥胖问题,我们也能减少孤独。”

    报道称,该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医学库487647名参与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个人感知的孤独,与其他人互动的频率以及这些互动的质量等问题提供了问卷回复。然后,他们研究了单个个体的基因构成,以确定他们是否具有孤独易感性。那些认为自己孤独的人在15个遗传位置上的DNA有着“不同的表达”。

(节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7月5日)

材料三:

    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寿命越来越长;全球范围内分散的家庭数量越来越多;个人文化的地位越来越高于集体文化……孤独似乎是当代生活的默认特征,尤其体现在富裕和城市发展良好的国家中。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称:“分析以往研究发现,生活在孤独环境中的人与保持社交关系的人相比,其早死概率提升50%。”该网站提到了两份综合分析报告,这两份报告旨在评估社会关系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中,约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总是”或“经常”感到孤独。

    涵盖148项研究、涉及逾30万参与者的第一份分析指出,丰富的社会关系可使早死概率下降50%。第二份分析涵盖70项研究,涉及来自美国、欧洲、亚洲的近340万人。该分析指出,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相当于肥胖。

    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特·伦斯塔德说,尽管这种“流行病”并不仅限于富裕国家,但由于富裕国家“寿命更长,结婚率降低,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数量更少,离婚的人更多且独居的人也更多”,因此这种现象在这类国家中更为突出。

    在美国,约有4260万年龄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孤独症。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在生活中无人陪伴,超过一半的人没有结婚。此外,婚烟和子女数量均呈现下降趁势。

(节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7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便捷,人们却倍感孤独。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比,美国孤独的人数即将翻一番。 B . 英国65岁以上人群大多体重超标,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感到孤独,这会增加罹患疾病的风险并导致早亡。 C . 涉及多个国家的一份研究分析表明,隔绝、孤独和独居在早死方面产生的影响要大大高于肥胖。 D . 由于富裕国家人的寿命更长,结婚率降低,每个家庭中子女的数量更少等因素,孤独现象更为突出。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孤独会导致压力,并同时损害血管和其他组织,最终劫持人的大脑前额皮层。 B .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表达异于常人,也是人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 C . 减肥、丰富的人际关系、亲人陪伴等,可有效改善孤独的症状,并降低死亡风险。 D . 三则材料介绍了孤独的可能成因及危害,还说明了与孤独有关的其他社会问题。
  3. (3) 结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造成孤独症状的可能因素。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

    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而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目。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孙泽洲介绍说。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同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目前,他带领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自信地说。而他的这种希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和悉心积累,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创我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到嫦娥三号完美的落月之旅,再到接过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大旗,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拓展到4亿公里远的火星,孙泽洲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中国深空探测一连串坚实的脚步。

(摘编自《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飞月探火”的故事》)

材料三:

    《科学美国人》月刊12月21日报道: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将使中国进入“月球未知领域”。

    自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三次探月任务,其中一次使用了该国首个机器人着陆器和月球车。中国这一最新的月球探险始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一枚携带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是月对球背面,即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个半球。此前还从来没有航天器在那里实现过软着陆,不过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徘徊者4号探测器曾在月球背面坠毀。

    在发射升空并朝着月球飞行了4天半之后、嫦娥四号进入了椭圆形的环月轨道,等待着命运的降临。中国官员尚未公开宣布嫦娥四号将于何时尝试着陆,但大多数专家猜测,着陆最早将于2019年1月初进行,因为从那时起,月球背面将有大约14天的时间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为嫦娥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充电。

    美国布朗大学著名行星学家吉姆·黑德说,嫦娥四号任务进一步证明,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的中国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天体,而且将它视为成为新的全球超级大国的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资产。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27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基于“等待月昼充能量”“发射窗口限制多”“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 B . 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晚上,为了更好地进行探测活动,嫦娥四号需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 C . 嫦娥四号的技术难度比嫦娥三号大,嫦娥四号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在未到达月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关的测试项目。 D . 带着“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任务的嫦娥四号是史上首次到达月球背面的航天器,它使中国进入了“月球未知领域”。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限制较多,约束条件多,因而嫦娥四号着陆必须满足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关系,才能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 B . 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长期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事业,探月工程还在进行,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更为遥远的火星。 C . 为嫦娥四号任务而新研制发射的中继卫星,是连接月球背面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三者之间通信的中转站,它具有重大的意义。 D . 从2007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到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嫦娥系列探月工程表明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拥有较为卓越的技术能力。
  3. (3)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分析嫦娥四号完成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艺术北京”博览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顺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具体情况诞生的,它专注于呈现中国本土优秀艺术画廊,致力于策划专业展览,积极推动画廊签约合作艺术家,通过每间画廊的努力共同筑就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艺术北京”博览会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展览结构,一切从人们对艺术的实际需求出发。例如,2009年,博览会开设“经典北京”板块,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艺术以及西方经典艺术的需求;2015年,增加“公共艺术”板块,为更多公共空间的艺术化和品牌化提供解决方案。今年,博览会的设计艺术板块规模持续扩大,致力于打造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并试图打破边界,探索艺术、设计、生活三者间的无限可能,让艺术与设计回归生活。本次设计板块的年度主题为“设计予己”,将关注焦点回归到对人类自我价值的关照之中,以此发掘并推荐更多适合国人的优秀设计。

    三个艺术博览会见证了国内艺术品一级市场的发展轨迹:画廊在市场变化中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艺术家不断创作出更多与时代、人民紧密相连的作品,成熟的市场操作发掘出一批又一批新锐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5日)

材料二: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表示,不同地区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和藏家资源,所呈现出的风格和气息都不太一样。这种方向和趣味的差异与“在地性”有关系。艺术北京主要是长江以北区域市场的重要推动者,上海和深圳地区的博览会主要定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之下,香港巴塞尔辐射面是全球性的,品牌和号召力也很大,既是内地博览会的榜样,又是竞争对手。

    对于艺术博览会而言,最为核心的就是优质参展机构,还有藏家的发掘与培养,这也是艺博会最应关注的生存空间。有业内专家表示,“每个艺博会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有一个优质的文化类博览会品牌,会给予很大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人都是业内的资深藏家,有丰富的行业资源。然而,这能否成为‘一劳永逸’或者长久有效的市场支撑还是未知数。最终还是要落到能否真正做出品质,吸引优质画廊参与,否则很有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适应市场,优化经营策略,是所有艺博会都要面临的问题。艺术北京从最开始的高端艺术收藏平台逐渐向大众文化消费转换。在本届艺术北京中,与京东艺术、hi21新锐市集的深度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

(摘编自《市场需要这么多艺博会吗?》《北京商报》2018年5月14日)

材料三:博览会销售过百万作品占比对比图

图片_x0020_100001

    画廊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上过百万的作品在所销售作品中占比超过了五分之一,而画廊在艺术北京、上海西岸、上海ART021艺博会上销售作品过百万均不足十分之一。

(摘编自《画廊如何有效地参加艺博会?》2017年5月)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艺术北京”博览会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推动艺术家的成长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B . 香港巴塞尔辐射面不止于国内,还着眼全球,画廊在其艺博会上所销售的作品高价位占比比其他博览会要高出许多。 C . 为了满足人们对中国和西方传统经典艺术的需求,2009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开设了“经典北京”板块。 D . 各地艺术博览会的风格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艺术家的风格和兴趣,每一次艺博会都会涌现新锐艺术家。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艺博会的独特性在于呈现中国本土优秀艺术画廊,积极推动画廊签约合作艺术家,共同筑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B . 今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关注焦点是关照人类自我价值,发掘并推荐更多适合国人现实需求的优秀设计。 C . 艺术北京与京东艺术、hi21新锐市集的深度合作,这是从高端艺术收藏平台逐渐向大众文化消费转换的市场经营策略。 D . 从画廊在不同博览会销售作品的高价对比图可见,画廊在内地艺博会上销售的高价作品明显低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
  3. (3) 影响艺博会生存、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梯的游戏等。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1. (1)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一句中的代词“这”指代什么?
  2. (2) 根据第1段文字,给“演习说”下定义。
  3. (3) 第2段中举河马和渡鸦游戏的例子,有何作用?
  4. (4) 请结合选段简要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普文的艺术性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英文名“COVID-19”。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该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摘自《百度健康医典》)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呈扩散趋势。截至北京时间3月1日20时,中国以外共6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7600余例,已有七国的累计确诊逾一百例。世卫组织把该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中国慈善家》专访了著名流行病学专家、牛津大学终身教授陈铮鸣。他认为:武汉是新冠疫情的首发地,对这个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刚开始认识不足,大家的警惕性不高,耽搁了2~3周的防控关键期,导致疫情蔓延。现在全球理解比较成熟,警惕性比较高。但尽管这样,个别的国家和地区还是疏忽。疫情很容易扩散,而且很难防控。假如扩散,那么发展成国际大流行疾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来看,除了中国的疫情控制得不错,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几个国家形势非常严峻。

(摘自2020年3月2日《环球时报》)

材料三:

天灾人祸,都是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天花在被人类消灭之前,夺走了5亿人生命;曾让整个欧洲沦陷的黑死病则有7千5百万条血债;迄今为止,2千5百万人死于艾滋病。线状病毒埃博拉,更是凶险万分、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仿佛是被上帝诅咒过的蛇,致死率达90%。美国科学家卡特,是1976年埃博拉首次出现时,第一批见证它威力的人之一。他看到,埃博拉横扫过的村庄,被当地人用火烧成灰烬。他看到,感染了埃博拉的修女,绝望地走向枪口之下。他看到,死神在收割生命。但据日本媒体7月1日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引入埃博拉、拉沙热等五种最危险病毒,用于明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前开发诊断试剂。面对埃博拉,未雨绸缪是人类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防御。

诺奖得主莱德伯格曾说:人类统治地球的最大威胁是病毒。病毒是什么?是生物、是对贪婪的惩罚,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侵略的反噬。2003年的非典,多年之后被证实,病毒宿主是中华菊头蝠,被人类捕食的果子狸是病毒携带者。埃博拉的爆发,和非典也有相似之处。在非洲丛林里,当地人有食用蝙蝠、猴子、野猪等野生动物的习惯。为了口舌之欲,捕食野生动物,却也打开了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而如今,魔盒已经开启,作为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或许只有敬畏自然。

(摘编自哈影小十君2019年7月18日《日本到底是怎么想的?》)

材料四:

随着通信交通等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深度和广度持续增加,跨国经贸、旅行、学习等活动变得日益便利,全球性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全球卫生治理成为全球治理中重要领域,传染病治理尤为紧迫和突出。全球每年死亡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传染病,而艾滋病等威胁长期存在,有些突发性传染病防不胜防,提升全球卫生治理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再次凸显。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疫魔都制服,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才能继续扬起发展。

(摘自《光明日报•通力合作是全球卫生治理最优选择》)

(注)①韩国:在首尔,泛国民斗争本部等组织面对疫情依然大聚会。②意大利:议会大会上,不戴口罩的议员以自由为名嘲笑戴口罩的。③伊朗:有教众舔圣墙将唾液涂在脸上称不怕病毒。

  1. (1) 下列对“病毒”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病毒其实是生物,如果人类不招惹它,它一般也不会主动招惹人类。 B . 病毒一旦衍成人类痼疾,每年就会使相当数量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C . 新冠疫情已经呈现扩散态势,发展成国际大流行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D . 对抗病毒的特效药往往滞后,或许数十上百年都不一定能研制成功。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疫情蔓延不分种族不论国界,只有各国加强自身防御,制服疫魔,清除病毒,人类才会安全。 B . 中国给疫情控制提供了经验也留下了教训,但一些国家不能严肃对待甚至存在人为障碍,形势堪忧。 C . 面对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政府预先考虑到了埃博拉等狠角色的危害,未雨绸缪值得肯定。 D . 世卫组织把新冠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高”上调至“非常高”,再次凸显全球共同行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3. (3) 面对现在乃至将来的疫情,请依据相关材料内容代表世卫组织向各国政府提三点合理化的防疫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劳动与教育是自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存在的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二者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基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来梳理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从中国古代劳动教育的缺失,到近代劳动教育的起步,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学校系统接受。

②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转折点,此时百家争鸣、学术繁荣,许多思想观点、文化传统都在这个时期被系统化、理论化,并且在秦汉以降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得以保存和延续。道家崇尚自然,主张“大巧若拙”“朴散为器”,将手工业者的匠心与逐利者的心机联系在一起,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天地》)。后世知识分子对“奇技淫巧”嗤之以鼻,将手工业者视为只会钻营的小人,盖是受此影响。“君子”是儒家学说体系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德才兼备的从政者,其与从事生产劳动的“小人”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论语》中“樊迟问稼”一事反应了孔子对稼圃之类体力劳动的轻鄙,此后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以及荀子的“君子以德,小人以力”(《荀子·国富篇》)都是对孔子态度继承,他们将劳心者与劳力者分野,使之在社会地位与人生价值上有了高低贵贱之分。秉承这种态度,儒家学者重视个人德行与治学态度的培养,将生产劳动排斥在教学活动之外。其他诸子在对待劳动者的态度上与儒家大多一致,包括与儒家互绌、代表中下阶层的墨家也认为不从事生产劳动的上说下教者“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墨子·鲁问》)。儒墨两家作为当时的显学,其对劳动及劳动者的轻视基本代表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在教育上,就表现为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均忽视劳动教育,日常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常态。

……

③人工智能的崛起让劳动的基础作用以及劳动教育的现代价值在后工业化社会遭到了新一波质疑。这些质疑实则是对劳动内涵的误读,将劳动窄化为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对劳动教育目标片面化的理解,将劳动教育窄化为技能训练的方式。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自己,也在劳动中不断地发展和充实自己。劳动不仅是人类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也是人提高审美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实现社会价值的基本途径。如果整个社会仅将劳动视为获取物质利益的方式,忽视它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的功能,那么拜金主义、投机取巧的社会乱象就可能频繁出现。

④尽管劳动教育的目标可以有很多,如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养成劳动习惯、提高独立意识等,但劳动教育最械心、最本质的目标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切不可舍本逐末、片面地将劳动教育视为技术训练的手段。

(摘编自申国昌、申慧宁《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审思与未来展望》)

材料二: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为工业制造、商品生产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基础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以及职业追求、对世界其他国家劳动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下表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颁布的主体中学7/8年级劳动技术教学大纲,从中可以看出7/8年级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路向。该大纲力图通过为学生提供参与不同领域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机会,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多方面知识的行动力。

图片_x0020_100001

(摘编自任平、贺阳《德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嬗变、特征与启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劳动教育历时弥久才被学校系统接受,这是对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而得出的结论。 B . 儒家和墨家受道家思想影响,认为体力劳动者是逐利的小人,所以轻视劳动和劳动者。 C . 仅将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和仅将劳动教育作为技能训练的方式都是当下对劳动的误读。 D . 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以及职业追求作为其重点。
  2. (2) 下列对材料二表格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纲关注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涉及家政、技术、经济三大领域,对生活规划与职业导向两个主题的教学内容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B . 就家政领域而盲,大纲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个人的饮食,分析性别对家政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下的社会与家庭事务价值观。 C . 就职业导向而言,大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培养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等,增强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参与意识等。 D . 大纲除了教育7/8年级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些职业技能外,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进行个人职业规划时,首先考虑性别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一,选出下列教育活动中不能体现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目标的一项(   )
    A . 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一年级开展刺绣、雕刻、泥塑等兴趣活动。 B . 学校开展研学旅行、专业实习等,组织学生参观“十三五”劳动成果展。 C . 学校举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灭火器,懂得紧急避险。 D . 学校用宣传语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时代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第②段的行文脉络。
  5. (5) 请结合两则材料阐释下列这幅漫画的内涵。

    图片_x0020_100002

新闻阅读

材料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有删改)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

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最后岗位》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

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

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

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画下句点。

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

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有删改)

材料三:

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

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

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用对比和双关的手法暗示了英国帝国主义的没落。 B .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他们”是指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 C .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当降旗的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他没有把悲伤表现出来。 D .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到了红旗取代蓝旗,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视角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B . 材料二认为香港曾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其能有现在的繁荣富足,和大英帝国的统治是密不可分的。 C . 彭定康离开时,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 D . 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语言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3. (3) 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 . 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 . 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 . 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4. (4)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的。
  5. (5) 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21年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双减”,首先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目前,超过94%的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作业少了,教学质量却不能降,时间短了,教学效果却不能减。

提供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国14.3万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中,99%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大多数学校课后服务由基础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性托管主要是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老师进行课业辅导。

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减”政策发布以来,面对校外培训资质审批,培训服务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顽疾,各级各相关部门逐一破解。来自教育部的监测显示,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摘编自黄超《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细》)

材料二:

对于更期望“双减”措施达到怎样的效果,72.40%的受访者希望“统一-起跑线,实现‘零起点’教学,教育差距尽可能缩小”;73. 85%的受访者希望“学生作业负担减轻,课后生活丰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54.68%的受访者希望“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消除,家庭教育支出负担有效减轻”。

从受访者所关心的问题中,不难发现在教育这件事上,大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减轻学业负担抱有更多期待。

(摘编自胡畔《“双减”开启新变化》)

材料三:

“双减”,有的家庭是真的“减”,有的家庭却在偷偷“加”,别人家孩子“偷跑”怎么办?针对有些家长的焦虑,广州市教育局邀请广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告诉家长应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竞争”。

专家认为家长要了解自身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喜欢比较,让孩子永远有一个打不败的对手,他被称作“别人家的孩子”;第二,期望值太高,无论孩子资质天赋如何,都把清华北大作为他努力学习的目标;第三,对不确定的未来太担心,害怕孩子现在不努力,未来没有好前途。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我们要发掘孩子的天赋,让他的天赋得到培养。

我们需要转变“人才”观念。国家的栋梁之材不都是来自高等院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做哪行,都会产生相应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都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是有能力、有大局意识、有担当的人才。这些“堪当大任”的能力,不是靠补课和提高成绩就能得到的。素质教育赋予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发展能力,为孩子奠定了应变挑战、行稳致远的本领。

(摘编自刘晓星《我们“双减”,别人“偷加”怎么办?》)

材料四:

教育部表示,2022年将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加大督办、通报、约谈和问责力度。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要看清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不再只盯着“分数”,而是对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对学校和老师而言,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教学作为核心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布置作业时更加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同时,丰富课后服务项目,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对各地教育部门而言,要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补短板、促公平,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放弃“打擦边球”或“等风头过去”的念头,果断转型,摆脱路径依赖,秉承教育初心,守好“有益补充”定位。

(摘编自《读懂“双减”背后的教育逻辑》)

  1. (1) 下列对“双减”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课后服务由基础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两部分组成,超七成受访者希望“双减”后学生课后生活丰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B . 提供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环节,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关心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和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满足情况。 C . 统一起跑线,实现“零起点”教学,缩小教育差距,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是多数人关注“双减”的热点。 D . 消除校外培训乱象,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现“双减”的目标,同时还可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99%的学校提供课后服务,学校布置的作业量减少,超过94%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B .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可从资质审批、培训服务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从严治理,坚决遏制培训市场的野蛮生长现象。 C . “双减”政策给家长带来一些焦虑 ,有的家长担心别人家孩子在偷偷“加”,专家认为家长焦虑的根本在于其喜欢比较的心理。 D . 栋梁之材不都来自高校,行业管理者很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堪当大任的能力也不是靠“补课”得来的,而是素质教育赋予的。
  3. (3) 怎样才能使“双减”真正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