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 知识点题库

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SO2、H2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SO2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大试管A中加入100mLl 8mol/L硫酸,向连接在塑料棒上的多孔塑料球内加入足量的锌粒(塑料棒可以上下移动),在试剂瓶D中加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锌与浓硫酸接触,开始时反应缓慢,可以适当加热以加速其反应,当有大量气泡生成时,该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并伴有大量的热放出。

  1. (1) 请写出锌与硫酸反应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
  2. (2) 在组装仪器之后,加入试剂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 (3) 长导管B的作用是,如果没有这个设计,最终测定的临界浓度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 (4) 装置中干燥管C的作用是,请简述如何判断硫酸已达临界浓度
  5. (5) 反应结束后向D装置中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和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a克,则浓硫酸与锌反应的临界浓度为:mol/L。(用含a的计算式表示,忽略体积变化)
  6. (6) 某同学通过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认为也可以利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对D中的SO32-进行滴定,通过滴定出的SO32-的物质的量计算临界浓度,你认为他的这一想法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浓盐酸 C . 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NaCl固体 D . 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
某实验需要500mL0.10mol/L的Na2CO3溶液,现通过如下步骤配制:

①把称量好的Na2CO3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②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③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④把溶解固体后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转入仪器A中;

⑤继续加蒸馏水至页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2. (2) 称量的固体质量应为g。
  3. (3) 仪器A的名称是
  4. (4) 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B . 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 C . 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后,迅速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 .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引流 E . 加水时水量超过了刻度线,迅速用胶头滴管将过量的水吸出
  5. (5) 下列操作会使所配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
    A . 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B . 定容读数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C . 加水定容时,水量超过了刻度线 D . 洗涤步骤中,洗涤液没有转入容量瓶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乙炔不是甲烷或乙烯的同系物 B .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C . 甲酸和乙酸都含有羧基(-COOH),都具有酸性 D .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完全反应后的产物只有一氯甲烷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 溶液。 
  1. (1) 称量烧碱固体应放在中,然后用天平称量。
  2. (2) 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代号)___________。
    A . 烧杯 B . 量筒 C . 玻璃棒 D . 容量瓶 E . 漏斗 F . 胶头滴管
  3. (3) 在容量瓶中先加水,后用胶头滴管加入少量水步骤的名称是
  4. (4) 下列操作使得溶液浓度偏高、偏低、不变?

    ①将取药品的药匙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则所配溶液浓度

    ②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则所配溶液浓度

    ③未将溶液冷却,直接转移到容量瓶,则引起结果

    ④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则引起结果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裂化汽油不能作为溴水的萃取剂,是因为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B . 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等玻璃仪器在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检查它们是否漏水 C . 向过滤后的海带浸泡液中加入CCl4 , 经萃取、分液、蒸馏,可得到纯净的碘单质 D . 将氯气通入提取粗食盐后的海水母液中,再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冷凝后可得到粗溴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近年来,以大豆素(化合物C)为主要成分的大豆异黄酮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大豆素的合成及其衍生化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名称为
  2. (2) 反应生成E至少需要 氢气。
  3. (3) 写出E中任意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4. (4) 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由G生成H分两步进行:反应1)是在酸催化下水与环氧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则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
  6. (6) 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填标号)。

    a.含苯环的醛、酮

    b.不含过氧键( )

    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7. (7) 根据上述路线中的相关知识,以丙烯为主要原料用不超过三步的反应设计合成下图有机物,写出合成路线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2mL 0.1mol•L-1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mL葡萄糖溶液,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中不含醛基

B

向1mL 0.2mol•L-1AgNO3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1K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1KI溶液,又生成黄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AgCl)>Ksp(AgI)

C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同浓度的Na2CO3与NaClO的pH,比较二者pH的大小

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氯

D

将FeCl2样品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证明FeCl2样品已变质

A . A   B . B   C . C   D . D
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 , 含有SiO2、Fe2O3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合成新型的环保催化剂(OMS—2)的工艺流程如图:

  1. (1) “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为减少MnS2O6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调pH后再过滤主要除去元素。

  2. (2) Mn12O19中氧元素化合价均为-2价,锰元素的化合价有两种,则Mn(Ⅲ)、Mn(Ⅳ)物质的量之比为。生产过程中KMnO4、MnSO4•H2O按物质的量比1:5与K2S2O8反应,产物中硫元素全部以SO 的形式存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滤液X可进一步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其一为盐类,该盐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作 。
  4. (4) OMS—2是一种纳米级的分子筛。分别用OMS—2和MnOx对甲醛进行催化氧化,在相同时间内甲醛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如图:

    由图可知,OMS—2与MnOx相比,催化效率较高是,原因是

  5. (5) 甲醛(HCHO)在OMS—2催化氧化作用下生成CO2和H2O,现利用OMS—2对某密闭空间的甲醛进行催化氧化实验。实验开始时,该空间内甲醛含量为1.22mg/L,CO2含量为0.590mg/L,一段时间后测得CO2含量升高至1.47mg/L,该实验中甲醛的转化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H2O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 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 2

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在 a 中加入 20 g 环己醇和 2 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 mL 浓 H2SO4 ,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 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 90 ℃。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 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10 g。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 a 的名称是
  2. (2) 实验中为防止暴沸加入碎瓷片,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立即补加 B . 冷却后补加 C . 不需补加 D . 重新配料
  3. (3) 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 5%碳酸钠溶液和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层(填上或下),
  4. (4) 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5. (5) 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圆底烧瓶 B . 温度计 C . 分液漏斗 D . 球形冷凝管 E . 接收器
  6. (6) 合成过程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7. (7) 环己烯的产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

 

  1. (1) 该反应中生成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E接接__。
  3. (3) 在装置中,①饱和食盐水起的作用是 。

    ②浓硫酸起的作用是

    ③NaOH溶液的作用是

  4. (4) 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 .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制备金属镁 C .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D .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
粗盐溶液中常含有等杂质,利用如图所示流程可除去杂质得到精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剂X可以是 B . 加入试剂Z前必须过滤 C . 操作Ⅰ是蒸发结晶 D . 加入试剂Z的目的是只除去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装置

目的

证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

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有关物质鉴别与检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SO B . 向试管内经浓缩的样品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说明原样品溶液中含有NH C . 向试管内的样品溶液中加入铜片和体积比为1:1的硫酸溶液并加热,试管内溶液变蓝色,试管口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O D . 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CO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用于生产制药原料、医药试剂、发酵促进剂、电子元件等,是一种重要的氨化剂。常温常压下稳定,在59℃时升华并完全分解,易溶于水,溶于醇,在潮湿空气或水溶液中放置时转化成碳酸铵。将NH3和CO2以2:1的速率经过纯化、干燥后制取氨基甲酸铵,反应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上述装置(可以重复使用)正确的连接顺序a→(填接口字母)→b。
  2. (2) D装置的名称为,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B装置中制备气体所用试剂名称是
  3. (3) 反应合成器用了三口圆底烧瓶,并装入适量的CCl4 , 其作用除了充当介质之外,另一作用为,上口插入一个电动搅拌器,并采用玻璃套管、乳胶管使之密封,在两个侧口分别通入NH3和CO2 , 在不断搅拌下生成氨基甲酸铵。写出氨基甲酸铵的电子式:;生成氨基甲酸铵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白色固体悬浮于介质中,经操作后,在40℃的恒温箱中干燥后密封保存。
  4. (4) 本实验尾气处理,需要在C装置出气口接一个盛装(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避免空气中的水进入C装置。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或HSO

B

将甲醇和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紫红色褪去或变浅

甲醇被氧化成甲酸

C

向双氧水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KMnO4催化H2O2分解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或者SO

A . A B . B C . C D . D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CO2气体(HCl):饱和NaHCO3溶液 B .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C . NaHCO3溶液(Na2CO3):通过量CO2 D .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1. (1) I.实验室可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实验开始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II.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如图乙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将试管②放在冷水中,在试管③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该实验中氧化铝的作用是。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装置中,冷水的作用是

  3. (3) 试管②中的液体(填“能”或“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说明理由:
  4. (4) III.用图丙所示装置可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图丙中装置A的导管应与装置的导管相连(填“B”或“C”),试管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IV.用图丁所示的装置可比较醋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

  5. (5) 图丁中E中盛装的试剂是,请写出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的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收集某葡萄酒中的SO2 , 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 (1) 仪器B的名称为,仪器A的作用是
  2. (2) 向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稀硫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完全反应,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除去C中剩余的 , 然后用0.09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NaOH标准溶液应盛装在图2中的(填“①”或“②”)中,理由是
  4. (4) 滴定前,先在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意的变化,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5. (5) 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