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 知识点题库

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排放的含锰废水(主要金属离子为Mn2、Fe2、Al3 , 还含有少量Ca2、Mg2、Cu2和Ni2等离子)为原料,生产Mn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 ℃时,Ksp(CaF2)=1.5×1010、Ksp(MgF2)=7.5×1011

  1. (1) 流程中含锰废水经过前三步预处理,得到主要含有Mn2的母液。

    ①除铁铝时,在搅拌条件下先加入H2O2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除钙镁步骤中,当Ca2、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

  2. (2) 沉锰过程在pH为7.0条件下充分进行,反应温度对锰沉淀率的影响关系如图所示。

    ①沉锰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过程中加入适当过量的NH4HCO3的原因是

    ②当温度超过30 ℃,沉锰反应的锰沉淀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

  3. (3) 沉锰后过滤得到MnCO3粗产品,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2~3次,再低温干燥,得到纯净的MnCO3。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
能把 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 . 溶液 B . 溶液 C . 溶液 D . 溶液
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 ①—长颈漏斗 B . ②—蒸馏烧瓶 C . ③—细口瓶 D . ④—烧杯
绿原酸具有抗病毒、降血压、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利用乙醚、95%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提取绿原酸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提取液”获取“有机层”的操作为萃取、分液 B . 绿原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减压蒸馏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 D . 绿原酸粗产品可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提纯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熔点为﹣59.5℃,沸点为11.0℃,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引起爆炸,制备二氧化氯溶液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A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 实验中氮气的作用就是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 C . 装置B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D . 当看到装置C中导管液面上升时应减慢氮气的通入速率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使用双氧水与医用酒精混合消毒,其消毒效果更佳 B . 嫦娥五号登月采集的样本中含有 互为同位素 C .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中涉及蒸馏操作 D . 古代的鎏金工艺利用了电解原理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1. (1) 实验一:取3mol/L的H2O2溶液各10mL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V(过氧化氢溶液)/mL

    V(氯化铁溶液)/mL

    二氧化锰质量/g

    反应温度/℃

    V(水)/mL

    结论

    1

    10

    2

    0

    50

    8

    2

    10

    2

    0

    30

    8

    3

    10

    0

    1

    30

    a

    ①实验1、2研究的是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表中数据a的值应该为;实验2、3研究的是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③如果实验3中30s时共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11.2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则用过氧化氢表示的0~3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

  2. (2) 实验二:查文献可知,Cu2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3. (3) ①H2O2溶液在Fe3+催化下分解的反应历程如下:

    第一步反应历程为:2Fe3++H2O2=2Fe2++O2+2H+

    第二步反应历程为:

    ②该小组预测同为第四周期VIII族的Fe、Co、Ni可能有相似的催化作用。查阅资料:CoxNi(1-x)Fe2O4(其中Co、Ni均为+2价)也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如图表示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O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O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曲线。

    a.由图中信息可知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

    b.推测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50mL的量筒量取6.8mL盐酸 B . 用苯萃取碘水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 中和滴定实验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D .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无水 常作为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 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

已知:氯化亚砜( )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

回答问题:

  1. (1) 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 (2) 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
    A . 溶液 B . C . D . 溶液
  3. (3) 操作②是蒸发结晶,加热的同时通入 的目的是
  4. (4) 取少量 晶体,溶于水并滴加 溶液,现象是
  5. (5)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由 转化成 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亚铁盐,写出一种可能的还原剂,并设计实验验证是该还原剂将 还原
某同学用 NaOH 固体配制 500 mL 0.40 mol/L 的 NaOH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该 NaOH 溶液需用电子天平(精确度 0.01g)称取 NaOH 固体g。
  2. (2) 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①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②在盛有 NaOH 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③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处

  3. (3) 实际配制得到的溶液浓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待干燥便用来配制 B . 固体溶解后趁热移入容量瓶中 C .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 NaOH 固体已变质
  4. (4) 某同学需要 100mL0.1mol/L NaOH 溶液,需要取上述 NaOH 溶液mL,该稀溶液配置过程中还需要增加使用的仪器是
下列图示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图1: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 . 图2: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C . 图3:验证FeCl3溶液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 D . 图4: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12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NH4Fe(SO42·12H2O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步骤①通常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脂效果较好,请结合平衡原理和离子方程式阐述其原理:
  2. (2) 为加快步骤②酸溶的速率,除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一条),温度不宜高于100℃,否则将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原因是生成了气体。
  3. (3) 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表中数据为研究步骤③反应过程中溶液酸度对产品产量和反应速率的影响数据。pH过大,产品产率下降的可能原因为,最佳的pH控制范围为

    溶液酸度对硫酸铁铵产量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序号

    溶液pH

    反应时间/min

    硫酸铁铵产量/g

    硫酸铁铵产率/%

    1

    ≤0.5

    4.0

    34.0

    98.75

    2

    0.5~1.0

    4.3

    33.4

    97.01

    3

    1.0~1.5

    4.8

    22.2

    64.48

    4

    1.5~2.0

    5.2

    19.2

    55.71

  5. (5) 步骤⑤的具体操作有蒸发浓缩、,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
某科研工作者设计用工厂废渣(主要成分为ZnO,另含少量FeO、CuO、SiO2、MnO等)制取高纯ZnO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浸”中,滤渣A主要成分为SiO2 B . “除锰”中,H2O2的作用是将Mn2+、Fe2+氧化 C . “除铁”中,ZnO与Fe3+发生反应生成Fe D . “除锰”后滤液中 , “除铁”操作中可以调节pH的范围是3<5.5(当离子浓度时,表示该离子沉淀完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钠及其化合物进行了深度探究。
  1. (1) Ⅰ.“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深度探究

    Na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填化学式)。

  2. (2) 钠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固体粉末中还含有黑色固体物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有一种观点认为该黑色固体物质是C和铁的氧化物。

    ⅰ.生成C的原因是CO2和Na在加热条件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O2+Na= Na2CO3+C

  3. (3) ⅱ.产生铁的氧化物的原因是Na单质中含有0.002%左右的铁元素,在钠燃烧的时候铁被氧化为铁的氧化物。为了检验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铁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收集黑色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中

    少量黑色固体物质不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4. (4) Ⅱ.“纯碱和小苏打”性质实验的深度探究

    该组同学利用下图对“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进行探究

    导管P的作用是

  5. (5) 开始实验;

    ⅰ.广口瓶中预先盛放10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将分液漏斗中10 mL 1 mol/L的HCl溶液缓缓滴入到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在分液漏斗再加10 mL 1 mol/L的HCl溶液并滴入广口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ⅱ.广口瓶中预先盛放10 mL 1 mol/L的HCl溶液,将分液漏斗中的1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中的5 mL溶液快速滴入到广口瓶中,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膨胀。再将剩余的5 mL 1 mol/L的Na2CO3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几分钟后,气球变扁,变扁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作答)。

  6. (6) 实验结论:

    a.Na2CO3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中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填离子符号)。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下列措施不能提高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是(   )

A . 内筒与外壳之间填充隔热材料 B . 将盐酸分多次加入到溶液中 C . 溶液稍过量 D . 用玻璃搅拌器而不用铜制搅拌器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用的仪器是(   )
A . B . C . D .
从烟气脱硝催化剂(SCR)中回收金属元素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一种从废弃SCR(主要含TiO2、V2O5、WO3及SiO2、Al2O3)中回收金属钒和钨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Al元素及Si元素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为:

②V2O5为两性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存在:VO+2H+⇌VO+H2O;钒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如下:

价态

+5

+4

+3

+2

存在形式

VO/VO

VO2+

V3+

V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碱浸”时,滤液中的金属含氧酸根离子除WO外还有
  2. (2) “调节pH”时,所调pH的范围是
  3. (3) “沉钒”过程中:

    ①沉钒率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沉钒率随溶液pH值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②已知25℃时,Kb(NH3·H2O)=1.8×10-5 , Ksp(NH4VO3)=3.0×10-8。若25℃时控制“沉钒”的pH为8.0,当VO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c(NH3·H2O)=mol·L-1

  4. (4) 常温下,钨酸(H2W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沉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沉钨”后需对滤渣2进行洗涤、干燥,判断滤渣2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
  5. (5) V2O5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单质,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依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花生油与NaOH溶液混合,充分加热后分层消失

花生油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向5mL0.1mol·L-1的KI溶液中滴加1mL0.1mol·L-1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Cl3与KI溶液的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 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2SO3>HClO

D

常温下,用pH计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Na2CO3溶液的pH值

酸性:CH3COOH>H2CO3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各选项中,对杂质的检验与除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不纯物质

检验

除杂

A

NO2中混有少量NO

观察颜色

依次通过水、浓硫酸

B

甲烷中混有少量乙烯

溴水

依次通过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

C

CO中混有少量CO2

澄清石灰水

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D

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

Ca(OH)2溶液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溶液,加入5滴溶液,再加入2mL10%左右的麦芽糖溶液,加热

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麦芽糖不是还原糖

B

取少量铁在氯气中燃烧后的固体粉末加入蒸馏水溶解,取上层清液,加几滴溶液

无血红色

固体粉末中不含

C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少量溴水,再加 , 振荡后静置,

溶液分层且下层溶液显紫色

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碘离子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pH值

pH:

酸性: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