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实验与探究实验 知识点题库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A . 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 B . 常温下,测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4 C . 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 000倍,测得pH<4 D . 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 (2) 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硫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 . 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 B . 溶液的浓度 C . 溶液中SO42的数目 D . 溶液的密度
  3. (3) 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稀硫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
  1. (1) 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
  2. (2) 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④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⑤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 (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有,无影响的有

  3. (3) 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某课外活动小组实验发现点燃的镁条能在CO2气体中继续燃烧,产生黑、白两种固体,类比Mg与CO2反应的思路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预测并探究Mg与NO2的反应及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连接的顺序为

    (c)﹣﹣(e)﹣(f)﹣

  2. (2) 装置A中盛装的干燥剂可以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无水CaCl2③碱石灰   ④五氧化二磷

  3. (3) 装置E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B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名称是,装置F的作用是
  4. (4) 为防止空气干扰实验,排净装置中空气的具体实验操作为
  5. (5) 已知装置D中初始加入的镁粉的质量为13.2g,在足量的NO2中充分燃烧,实验结束后,硬质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1.0g,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0mL(标准状况),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6) 在设计上若没有干燥管是否可行?请解释原因
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1:2的是(   )
A . 液面在“0”刻度时,25mL碱式滴定管和50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B . 在过氧化钠固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 C . 将质量分数为a%的H2SO4溶液蒸发水后变为2a%,蒸发前后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 . 在碳与浓硫酸(加热)的反应中,被还原的H2SO4与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
某学生用0.100 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 (1) 配制待测液:用2.50g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500mL溶液.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
  2. (2) 滴定:

    Ⅰ.用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盐酸标准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Ⅱ.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录读数.

    Ⅲ.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酞试液.

    Ⅳ.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

    ①上述滴定步骤中有错误的是(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步骤Ⅳ中滴定时眼睛应,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若步骤Ⅱ中仰视读数,步骤Ⅳ中俯视读数,则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 (3) 按正确操作测得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0.00

    0.20

    20.38

    第二次

    20.00

    4.00

    24.20

    第三次

    20.00

    2.38

    a

    ①a的读数如图所示,则a=

    ②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某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乙酸(CH3COOOH)和双氧水,某实验室测定其中过氧乙酸含量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稀释试样:准确量取2.00mL消毒剂,配成100mL稀溶液,待用.

第二步 除去试样内的H2O2:准确量取20.00mL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ol•L﹣1稀硫酸酸化,摇匀,用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则试样中的H2O2被氧化成O2 , Mn被还原成Mn2+

第三步 立即向上述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发生反应:

CH3COOOH+2KI+2H2SO4═2KHSO4+CH3COOH+H2O+I2

第四步 然后再用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 ,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3.00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I2═2NaI+Na2S4O6

  1. (1) 写出第二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终点的现象是
  2. (2) 第四步中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作指示剂.
  3. (3) 若第二步中所加KMnO4溶液过量,则测得过氧乙酸浓度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4) 计算该消毒剂中过氧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某兴趣小组欲测定市场上某H2O2消毒液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操作

已知:2MnO4+5H2O2+6H+═2Mn2++8H2O+5O2

操作①:取10.00mLH2O2溶液(密度为1.00g•mL﹣1)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再加稀硫酸酸化;

操作②:用0.200 0mol•L﹣1KMnO4溶液滴定;

操作③:用同样方法滴定,4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0mL、19.98mL、20.02mL、22.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滴定时盛装KMnO4溶液应选取的仪器是      (填序号).
    A . 50mL酸式滴定管 B . 50mL碱式滴定管 C . 25mL酸式滴定管 D . 25mL碱式滴定管
  2. (2) 是否需要选用指示剂(填“是”或“否”)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 (3) 分析数据,计算该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 . 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 C . 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1/L的氨水 D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 . 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 .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Al和Fe2O3的混合物进行铝热反应,并探究熔落物的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2. (2) 做铝热反应时,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一小孔用水润湿的目的是
  3. (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Ⅱ.已知:Al、Fe的熔、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Fe

    熔点(℃)

    660

    1 535

    沸点(℃)

    2 467

    2 750

    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落物是铁铝合金。理由: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落物中含有金属铝:

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图实验:

图片_x0020_100031

  1. (1)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
  3. (3) 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
  4. (4)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5. (5) 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6) 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1.00mol/L 的NaOH 溶液 480ml,以下配制步骤正确的是(    )
A . 直接在托盘天平上称取 19.2g 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B . 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烧杯、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 C . 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到刻度线 D . 按照上述步骤配制的溶液(没有涉及的步骤操作都符合题意),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如果用金属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 (2) 理论上稀的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3. (3) 大烧杯上有硬纸板,上面有两个小孔,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
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现用0.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HSO3+H=2Mn2+5SO42+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2. (2) 该滴定实验选用何种指示剂,说明理由(如无需加入指示剂也请说明理由);
  3. (3) 滴定前平视KMnO4溶液液面,刻度为a 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 mL,则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比实际浓度(填“大”或“小”)。
某研究性学习组利用 溶液和酸性 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溶液

溶液

溶液褪色时间

A

2

0.02

4

0.1

0

B

2

0.02

3

0.1

8

C

2

0.02

0.1

1

  1. (1) 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 ,通过实验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实验序号)
  3. (3) 若 ,则由实验A、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从反应开始到结束,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 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试剂

A

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量筒、玻璃棒

蒸馏水、NaCl固体

B

制备Fe(OH)3胶体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蒸馏水、饱和FeCl3溶液

C

测定NaOH溶液浓度

烧杯、锥形瓶、胶头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测NaOH溶液、已知浓度的盐酸、甲基橙试剂

D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量筒、导管、酒精灯

冰醋酸、无水乙醇、饱和Na2C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镍废渣(主要成分为Ni含少量Fe、Al、 和不溶性杂质等)可用于合成“翠矾”( )和氟镍化钾( ),具体流程如下:

几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pH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2.7

3.7

7.6

9.7

7.1

9.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碱浸”过程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种即可);写出“碱浸”过程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离子方程式
  2. (2) “转化”过程中加入 的目的是
  3. (3) 调pH=a,其中a的取值范围是
  4. (4) 将 溶液调pH=2~3,经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后得到
  5. (5) 写出“灼烧” 的混合物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6) 准确称取b g翠矾晶体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的标准溶液EDTA( )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 ),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分别为20.02mL、19.98mL、19.40mL,则翠矾的纯度为%(不考虑杂质反应)。
高锰酸钾( )是化学实验中一种常用试剂.
  1. (1) 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 溶液和酸性 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含硫酸)

    溶液

    293

    2

    0.02

    4

    0.1

    0

    2

    0.02

    3

    0.1

    313

    2

    0.02

    0.1

    实验①与②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且 mL.

  2. (2) 某同学在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平行实验中,保持 溶液浓度不变,将 溶液的浓度设计为变量.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3. (3) 实验①测得 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此段时间内
  4. (4) II. 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标准液.某实验小组欲测定某样品中 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 溶液.

    ②取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 溶液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6. (6) 测得该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
  7. (7)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 溶液进行润洗 B . 酸式滴定管尖嘴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 . 锥形瓶中残留少量蒸馏水 D . 读数时,开始俯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将浓度均为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知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 (1) 可推知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对于总反应,的作用相当于
  2. (2) 为证明两步反应的存在,请设计实验Ⅰ加以验证
  3. (3) 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

    (溶液浓度均为)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含淀粉)

    实验Ⅱ

    5

    4

    8

    3

    0

    实验Ⅲ

    5

    2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实验Ⅲ是

    ①实验Ⅲ中,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

    (溶液浓度均为)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含淀粉)

    实验Ⅳ

    4

    4

    9

    3

    0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两步反应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