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材料二

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监御史,……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郡县制度、科举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御史大夫的职权,并指出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里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 B . 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 C . 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已没落 D . 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A .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 . 完全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 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 . 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袭,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但到秦汉时期便不同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自今以后,审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宰府孝廉,士之高选,不可求以虚名,但当察其真伪,以加黜陟。近者每以辟召不慎,切责三公,孝廉杂揉,试之以文……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史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重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统一组织的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 (2) 据材料三,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并指出该制度的弊端。根据材料四指出,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 . 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 . 魏晋官僚“士族化”,仅参照等级品位因素 C . 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 . 明清以“品位性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唐初进士试时务筞五道,筞问中加入儒学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筞文的辞藻。这一做法(   )
A . 表明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 B . 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 . 充分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 D . 有利于官员综合素质提高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
A . 世官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内容,并指出其演变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3. (3)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弟子,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与上述内容有关的选官制度是(   )
A . 世卿世禄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汉魏以来,州、郡、县等地方长官都是自选僚佐、属官。隋文帝时规定:所有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同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这一变化表明,隋朝时期(   )
A . 废除了世家大族的选官特权 B .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 . 科举制成为主导的选官制度 D . 吏治腐败得到根本的遏制
下面是唐代科举常选考生的来源示意图。据此可推知,科举制(   )

A . 实现了选官标准的公正 B . 提升了政府官员政治素养 C . 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 . 削夺了世家大族政治特权
三省六部制是由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项政治制度。这一制度 (   )
A . 成为士族维护特权的工具 B . 提高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C . 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大变革 D . 避免了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
《唐摭言》记载:“(上)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以下对科举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知识分子通过考试被引入统治集团 B . 为部分文人学士研究科技奠定基础 C . 助推社会普遍持久读书风尚的形成 D . 使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云:“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选举二》

材料三: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曰:“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日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 (1)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2. (2)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 (3)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

——摘编自 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

材料二: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戚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郡等地方政府延伸,派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党附他们的人到地方去担任州郡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地方政治在此类州郡长官治理下,自然不上轨道。特别是选举方面,乡举里选的理想被破坏无遗。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仅仅因为和帝以后皇帝的短命、嗣君幼冲,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追根究底,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于是,控制皇帝,假藉其势的一小撮外戚、宦官的倒行逆施,终于令沉默的多数难以容忍,爆发了他们的不满。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摘编自 国风《乡举里选理想的破坏和地方自立趋势的兴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每岁不过三十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但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也无所恨。材料主要说明(   ) 
A . 进士科的难度高于明经 B . 进士考试受到极大重视 C . 科举考试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D . 进士科的设立促进了社会稳定
以下是中国古代制度变迁简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汉代

唐代、宋代

长官职权

清代学者沈家本的《沈寄簃遗书》,以《汉书》《后汉书》所载为例,称“三辅及令、守、长,皆有专杀之权”

唐高宗命人编纂的《唐律疏议》中载“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理(寺)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

官阶晋升

宋代章如愚的《山堂考索后集》称“汉之用人,不分流品。视其才能勋绩,等而上之,无有限格。”薛宣出身书佐,魏相出身卒吏,最终晋升宰相

宋代学者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宋代胥吏可根据政绩晋升为品官,但设有上限,如制度规定“吏职补官至从政郎(从八品)止”

A . 唐代地方长官职权较汉代有所提高 B . 汉代选官重门第,唐宋取士重才学 C . 唐宋对官僚职权和升迁的规定更加细致严谨 D . 私人笔记的可信度不高,不可凭此得出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我们研究制度,必然是一种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必须通古今;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必须通彼此。

  1. (1) 钱穆主张“通古今”“通彼此”,强调了研究制度须注重(   )
    A . 相同与不同的比较 B . 背景与条件的分析 C . 纵向与横向的联系 D . 主观与客观的综合
  2. (2) 以中国公务员制度为例,说明其是如何“通古今”“通彼此”的。

  3. (3) 在上面时间轴的序号内填入适当内容。

    ;②;③

    ;⑤

  4. (4) 依据时间轴,概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    )
A . 加速了人口的自由流动 B . 强化了宗法关系的影响 C . 促使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 . 推动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唐朝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关于人际交往、交游宴饮、宾客答谢时必备礼仪的简化手册,有个叫许敬宗的世家子弟还编撰了一本《书仪》,根据不同的节气、时令,向读者提供书信往来所需的套话、虚词,是一本"典雅"书信的写作模板。这种现象表明(    )
A . 市民阶层壮大 B . 阶层流动增强 C . 门阀贵族消亡 D . 社会崇尚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