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史称“南北榜事件”。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则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比较法,图示法与多位联系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比较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组:图示法

材料三:一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第三组:多位联系法

材料四:

  1.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性质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 (2) 根据所学知识,在图3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 (3) 根据材料四图片提示,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见证了哪些重大事件?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效至晋,其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 . 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B . 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C . 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 . 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科举制度的影响 B .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 分散相权的需要 D . 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

A .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 .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 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
A . 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 .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 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 . 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肉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造--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统治者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从顺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秦的军功与客(即客卿,古代官名,是春秋战国时期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到汉代实行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后期,往往由于腐败和政治因素而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张艺凡《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提出了“人尽其才”的用人思想,并积极探索建立“野无抑郁之士,朝无幸进之徒”民主共和的人事制度,此后逐步提出的五权宪法和考试权独立的思想进步丰富其用人思想理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广东各界举荐其兄孙眉为粤省都督,他以兄长不熟悉政治为由而拒绝。不因政见不同,如设法延揽著名改良人士容闳,利用宋教仁的专长任命其担任临时政府法制局长等,体现其任人唯贤的用人主张。他多次对政府相关部门强调,用人一定要慎重铨选,杜绝滥竽充数,并欲以立法方式规范文官考选制度等。由于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这些设想无法真正落实。

——摘编自黄武《孙中山的用人思想》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并简要评析。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孙中山的用人思想主张,并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唐宋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的特点是(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 C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 . 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材料:秦朝《为吏之道》中提出“五善”、“五失”。所谓“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勿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失”则是“夸以迤”、“贵以大”、“擅制割”、“犯上弗智(知)害”“贱士而贵货贝”。

西汉时期,地方官“上计”薄记载主要内容已经成为“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据《唐六典》卷二《吏部考功郎中》记载,唐代考课标准有“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慎、公、勤。“二十七最”则是针对各个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宋代考课标准依不同职官有很多具体规定,如地方守令有“四善三最”。“三最”即“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赈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对监察官员有七事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张晋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汉唐三朝考课官吏的各自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至宋考课官吏制度的作用。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 . 察举制注重门第声望 B .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 察举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 . 科举制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绪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抵言》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

唐代科考中,进士科考时务策、杂文,这可以使应试者运用儒家理论发挥才能,而明经考试远较进士为易。唐中叶以后,应明经试的大多为北方的旧家子弟,应进士试的则多为南方的平民阶级。唐代名臣出身进士者甚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科举考试内容体现了儒学独尊 B . 唐代经济文化重心已经转移至江南地区 C . 科举考试使南北文化差距加大 D . 进士科地位的上升反映出官员素养提高
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 (    )
A . 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 . 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C . 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 D . 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
《太平广记》记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由此可知,进士科:(   )
A . 注重品德考察 B . 发展日趋完善 C . 获得社会尊崇 D . 突出门第出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陶涛《关于“中央集权制”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1644年4月25日,明代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有学者把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两种制度”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3. (3)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 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883 年,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法》,首次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官吏管

理的竞争考试和功绩制、职务常任以及政治中立三项原则,成为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制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美国在选拔和任用文官时,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才能和解决某些专业问题的本领,因为在美国人心目中,政府官员最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者。1978 年,卡特政府改革通过的《文官制度改革法》在联邦政府文官录用中对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予以适当照顾。文官制度建立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摘编自郑易平等《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对其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三: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同时汲取了科举制的

合理成分,带有中西合壁的味道。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在法制化道路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进程。有关文官考试、任用、薪俸、抚,恤等相关的法律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完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则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军治色彩则在北京政府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

——摘编自陶继波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材料四:2006 年 1 月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考录制度迈入法制化轨道。2007 年 11 月,中组,部、原人事部下发了《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公务员考录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 2012 年,全国共考录,公务员 160 万人。

——摘编自韩磊《公务员考录制度的评价标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推行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意义。
表1 晚唐至宋初科举人士中世族家庭与中等家庭和寒族出身者占比

世族家庭出身者占比

中等家庭和寒族出身者占比

晚唐肃宗至昭宣帝年间

76.4%

23.6%

宋初太祖至钦宗年间

12.8%

87.2%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 世家大族渐趋没落 B . 官员文化素质日益提升 C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 统治集团社会基础扩大
“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唐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寒士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他们显达后喜欢奖拔后进。据此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
A .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B . 限制了士族做官资格 C .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D . 促使选官走向制度化
[选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选拔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