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政务机构 知识点题库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
A . 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 . 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 . 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D . 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
A . 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 . 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 . 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D . 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  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

A . 秦、唐、元 B . 汉、宋、明 C . 秦、元、清 D . 秦、唐、明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A . 召开政事堂会议 B . 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 . 以六部分割相权 D . 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    )
A . 减少决策失误 B .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 C . 集权于中书省 D .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两汉时,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身,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宋朝就必须站着,到明朝时则须“众官皆跪”,这本质上反映(   )
A . 礼仪制度日益完善 B . 君主专制加强 C . 官员管理逐渐规范 D . 册封制度日渐成熟
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 B . 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 C . 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 D . 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唐朝初期,高宗皇帝欲扩建皇宫御花园,直接下旨给工部,但工部拒绝执行,原因是圣旨缺少政事堂印鉴。这说明唐初(   )
A . 行政有严格程序 B . 皇帝权力衰落 C . 各部门权力分散 D . 大臣专权跋扈
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这种变化(   )
A .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B . 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 C . 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 D . 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
《唐六典》对唐代某机构的主要运作程序作了如下记载,“给事中掌侍奉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该机构应为(    )
A . 门下省 B . 中书省 C . 尚书省 D . 内阁
某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唐代中枢机构运行机制:“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①属官各拟意见,再由该省长官即宰相核审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送由②属官一番复审,若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最后再由③负责执行。”题中①②③应该是(   )
A .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 B .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D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古代官僚机制是帝国运行的重要支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
  2. (2) 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
三省六部制经过长期发展,到隋唐时期才得以确立和完善。如图中,尚书省负责(   )

A . 拟诏 B . 审议 C . 执行 D . 司法
《旧唐书》记载: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此举(   )
A . 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B . 强化了宰相总理财政的职能 C . 显示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 D . 体现了中央权力的制衡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不仅历史悠久、从未中断,而且沿革清晰、源流可考。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同时,文官机构又是支撑皇帝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唐六典的出现,则是文官法成熟的标志。经过宋元至明清,以会典的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

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世界各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13世纪末以来,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也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便包括文官制度,这对于开阔西方人的视野,传播东方的古代文明起了良好的作用。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斯坦福·诺斯科特和查理·屈维廉爵士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素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
唐朝时期的翰林学士最初是供君主消遣的文学之士,后发展为起草内制、参谋顾问,继而参与机密。同时这些文学之士又以拒绝制诏、谏诤等多种方式对君主的“无道”“有违祖制”的行为进行劝阻、牵制。由此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的设置(    )
A . 积极维护封建皇权制度 B . 加强了政府的监察机制 C . 保证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 D . 促进了政府的效能建设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考课、内阁大学士、庄票、朝贡贸易

政事堂、当铺合法、制举、飞钱

《九章律》、“内朝”﹑护乌桓校尉、察举制

路州县、台谏合一、朱子社仓﹑提点刑狱司

A . ②④①③ B . ③②④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④③①
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造成决策缓慢,相互推诿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初中央实行(    )
A . “中朝”决策 B . 政事堂议政 C . 中书门下行政 D . 北门学士参政
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 . 翰林学士控制了决策权 B . 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 C . 三省六部逐渐被废止 D . 中枢权力机制的调整
唐代的谏议制度较为完善,谏议形式颇具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杀,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上疏论其冤,请求尽快抓获凶手以雪其冤。但白居易此举触犯了“非谏职,不当先谏宣言事”的条令,因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唐代的谏官均为实官,即使是荣誉性的散骑常侍,也以实职待之。官职从三品到八品,每个层面上的谏职互有侧重,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分工明确的责权体系。唐代谏官所用的谏纸是专用的,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

——摘编自《浅谈谏议制度》

材料二 唐代是诗歌的繁荣时期,诗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其中的讽喻诗具有明显的“谏言”性质。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是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

——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谏议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诗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