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知识点题库

“以世俗之笔,描写世俗之情,成为明代中.后期小说与戏曲艺术创作的主流。”形成此“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 B . 文人社会地位的没落 C .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D . 市民阶层发展的需要
古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和最晚出现的分别是哪项?
  2. (2) 先秦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3. (3) 风俗画的代表作是什么?
  4. (4) 最能体现书法家个人情感的是哪种书体?
  5. (5) 宋词和明清小说的繁荣有怎样的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原因?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B .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 . 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D . 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
文学在一这程度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
A . 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 . 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 . 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 . 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
A .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B .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 .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    )
A . 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 B . 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 C . 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 D . 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
“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白话文而非文言文写就。全书中出现了400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这本巨著(    )
A . 树立了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楷模 B . 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和乡绅的生活和心理 C .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D . 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弱的必然历史命运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
A .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B .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诲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A . 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 B . 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C . 传统文化渗人民众的日常生活 D . 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渴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巨变誓死守节。同时,女性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   )
A . 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B . 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 C . 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 D . 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
明末绝大多数的日用类书中都有“风月门”“笑谈门”“酒令门”“戏术门”“棋谱门”“琴学门”等字眼。很多书坊主在书名上大做文章,“万用正宗”“万宝全书”“万象全编”等字眼都是日用类书经常采用的书名。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A . 文化创新取决于印刷术的进步 B . 商品经济推动通俗文化发展 C . 印刷术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 D . 社会转型赖于商品经济推动
清初,清松龄创作了《聊斋志异》,其通过大量篇幅描写的鬼、狐化人与人恋爱的离奇故事,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对婚姻自主的要求。这表明(  )
A . 清代具有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 B . 传统理学对文学影响至深 C . 作品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D . 社会婚恋观发生深刻变革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的是白色,包拯的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    )
A . 忠勇正义 B . 奸诈狡猾 C . 凶猛残暴 D . 刚直果敢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 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 . 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 . 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 . 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
A . 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 . 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 . 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 . 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昆曲《李慧娘》是根据明代传奇《红梅记》改编而成的,1961年公演后,《人民日报》评论它是“一朵鲜艳的红梅”。结合所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昆曲《李慧娘》被誉为“昆剧之母” B . 赋有时代精神是昆曲列入首批非遗名单的主要原因 C . 昆曲是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舞台艺术,脱离百姓生活 D . 《红梅记》是明万历至清乾隆末年昆曲极盛期的新剧作
叶圣陶在《昆曲》中提到“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事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作者意在强调(   )
A . 戏词追求典雅深奥 B . 内容应贴近百姓生活 C . 用现代的方式演绎 D . 昆曲为士大夫服务
明代小说“三言”“二拍”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女性形象,诸如“宁为玉碎,不为民全”的杜十娘、威武不屈的船家女刘宜春勇于反抗的白娘子等。清代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也越来越多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更是对大观园中的女性进行了绝无仅有的赞美。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 市民阶层对封建礼教的反叛 B . 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C . 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D . 小说的政治批判色彩渐浓
明清小说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贯穿着治国安民的理念;施耐庵的《水浒传》传递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吴承恩的《西游记》留下了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小说(    )
A . 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B . 弘扬了封建王朝的主流价值 C . 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心理需求 D . 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时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