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知识点题库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马克与美元的比值为4.2马克:1美元。1923年11月,其比值跌为4.2万亿马克:1美元。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 . 战争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崩溃 B . 法国占领鲁尔引发了德国经济危机 C . 德国以“消极抵抗”对抗法国 D . 战胜国的宰割瓦解了德国经济
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    )

A . 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 C . 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 . 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战”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时代,战争双方以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为目标,因此该“大战”从一开始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场战争的发展轨迹却完全超出了战争发动者的预料。大战爆发之初,各国的文官政府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以避免削弱自己,坐大对手;军方则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争等方式的战争,即靠一两次大的战役便见分晓。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战争发动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这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它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从而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的动摇与毁坏。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战争发动者预料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战争发动者预料的原因。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下列示意图旨在说明(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 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的矛盾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 . 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战前,德国政府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不敢轻易妥协,否则会被民众批评为软弱或胆怯,这使得德国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总是保持强硬态度。材料表明(  )
A . 激进民族主义影响外交政策 B . 德国欲借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C . 德国政府的决策被民意左右 D . 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了落实
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利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并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19年6月28日和约签订当天,德国各右翼报纸普遍在头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德意志报》更是在头版鼓吹:“复仇!德意志民族!”没有一个德国人将条约视为一项“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的公平的解决方案来接受它,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机会就立即摆脱至少是和约的某些部分。法西斯纳粹的“族民共同体”不过是一个极端民族主义的、极端独裁专制的、极端反动的法西斯国家,可是它居然迷惑和吸引了德意志民族大部分芸芸众生。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不是德国“历史的中断”,纳粹的思想意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多年统治德国的政治思潮基本一致。

--据刘自强《<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等整理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希特勒拖到反人类战争中去的德意志民族遭到了正义的报复,国家被摧毁,民族被分裂。但是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争取民族统一的精神鼓舞下,在短短的十几年重又东山再起,进入世界先进工业国行列,而强大的民族亲和力最终冲决外力人为的藩篱,使分裂达整四十年的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俾斯麦用“铁血”战争击败的三个对象,并阐述民族主义与德国统一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凡尔赛和约》与纳粹党上台之间的关联,概括“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产生的严重后果。
  3. (3) 简述二战后德意志“民族被分裂”的表现。根据材料三,概括促成“德意志民族再度统一起来”的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军装备了MG08式马克沁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一次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针对性的发明随即出现。……科学技术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也同样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功能的一面,尤其是当我们用其来透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更是如此。正如18世纪中叶,科学主义一路凯歌之时,处于启蒙阵营内的卢梭就已经对此忧心忡忡,他以愤世嫉俗的口吻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

——摘自余忠剑《科学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

材料二:中外不少历史名人针对现代科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主张

甘地

“回到纺车去”

爱因斯坦

“科学成果如原子弹,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人本身”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针对性的发明”及卢梭对于科技发展“愤世嫉俗”的观点,并概述科技与一战的关系。
  2. (2) 选择材料二中的其中一种“看法或主张”,简要加以评述。
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占领殖民地的面积和人口如下表:出现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    )

年份

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人口(百万人)

1860

2.5

145.1

1880

7.7

267.9

1899

9.3

309.0

1914

12.9

393.5

A . 工业优势的垄断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 . 军事实力的强大 D . 世界市场的基本确立
下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法国

1:28

德国

1:32

英国

1:57

俄国

1:107

A . 法国在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 B . 战争给欧洲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 C . 战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 D . 俄国率先退出了一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量,努力争取适合我们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继续只是欧洲大陆强国的话,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1911年4月本哈特将军《我们的前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的政策倾向并分析1866年德国政府会“卑微”的原因。
  3. (3)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是什么。
下图中的照片拍摄于一战期间的伦敦,一个16岁的女孩正在她父亲的公交线路上工作。她受过机械师和司机的训练,准备在父亲去打仗时接替他的位置。由此表明这一时期(   )

A .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 . 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 .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 .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
A .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 三国协约的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日德兰海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爆发时,大国决策者都抱着短期必胜的心理,但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他们主观意志的反面,最终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的战役发生于下图中的(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斯蒂芬·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写道:“当我们今天平心静气地问自己,1914年欧洲为什么要进行大战,我找不出任何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也找不出任何缘故。”以下关于1914年欧洲进行大战理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帝国主义有重新瓜分殖民地要求

④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军事集团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与日本双方基于反俄的共同立场于1902年1月30日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这个盟约可以迅速解决英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弱于法俄的难题,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也消除了日本对德国或法国在日俄开战时加入俄国一边的忧虑,日本可以放手准备与俄国开战。英日同盟的缔结标志着英国“光辉孤立”外交政策的破产,英国朝着结盟外交迈出了第一步。此例一开,英国在欧洲的类似行动便接踵而至了。1904年,英国与宿敌法国缔结协约,划分了两国在亚非等地的势力范围,解决了殖民地方面的纠纷。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英俄解决了在亚洲势力范围方面的纠纷。以上两项协约加上已缔结的俄法同盟,使英法俄三国最终形成了针对德国的协约国集团。

——摘编自孙科斌《从“光辉孤立”到结盟外交——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推行与破产原因探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大国关系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大国关系变化的影响。
如图为漫画《争吵与签约》,该漫画意从根本上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A . 列强间的复杂国际关系 B . 列强间国家利益的争夺 C . 列强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D . 国际格局存在巨大隐患
作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这反映作者认识到(   )
A . 一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一战 C . 欧洲在一战前30年,内部力量迅速积聚 D . 科技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下面是一幅题为《友谊链》的漫画人物从左至右排列顺序是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俄国、德国、法国和英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战爆发前后欧洲主要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该漫画描绘的是(   )

 

A . 欧洲国家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 B . 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C . 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形 D . 一战主要参战国卷入战争的过程
下表为 1913—1914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殖民地占有情况表

项 目

国 家

殖民地面积

(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

(万人)

工业增速

(倍速)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英国

3350

39350

1.3

14

法国

1060

5550

1.9

6

美国

30

970

8.1

38

德国

290

1230

4.6

16

据此可知(   )

A .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 . 法国经济急速衰退 C . 成为一战的根源 D .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格劳秀斯通过他的国际法为当时的欧洲人创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的法权规则体系,这个以民族国家为构成单位的世界观念既不是古典城邦国家的分散系统,也不是中世纪的“世界社会”或帝国谱系,而是一个国家间相互争斗与合作的现代世界。关于这个“世界秩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

②这个世界秩序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③《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署使这一秩序成为现实

④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使这一秩序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欧洲之外的许多地方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