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知识点题库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一位外国人前往某城市旅行,搭火车要先取得通行许可证明,才能买车票;到了目的地,看到满城尽是脚踏车;在路边摊买烧饼时,摊贩向他要粮票。这位观光客见到的景象最可能在

A . 1919年的上海 B . 1936年的南京 C . 1955年的香港 D . 1970年的北京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
①中共十二大召开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④中共十四大召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右侧的新闻出自那一时期?(  )

A . “大跃进”时期 B . 土地改革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背景是(  )

A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 . 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也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万吨)

1952年

1953年

1956年

1959年

1961年

1962年

1984年

1990年

16392

16683

19275

17000

14750

16000

40731

44624

材料二:从1958年夏季开始,只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民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各民族总农户的99%以上。当时提出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制完成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快的三四年,慢的五六年,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将来的事情。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穷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展开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1983年,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灭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______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1961年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3. (3) 据材料四,指出促进现代化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发展农业的启示?

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

A . 标志着城市经济改革的开始 B . 有利于实现城乡人员的交流 C . 解放了个体劳动者活跃了市场 D . 建立了市场经济新格局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亲自倡导火葬并提出丧事简办,从而拉开了新中国丧葬礼俗改革的序幕。这一做法(    )

A . 有利于科学思想的传播 B . 意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C . 是“左”倾思想泛滥的结果 D . 属于“三大改造”内容之一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由此可知,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 . 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 进行“一五计划” C . 国民经济恢复阶段 D . 发动“文化大革.命”
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中共开始纠正“左”倾指导思想 B . 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 “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 .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
我国过渡时期三大改造使公有制占优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到全部经济领域,遗留了一些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

A .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求纯求快,缺乏经验 B .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 C . 照搬苏联模式 D .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清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 . 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个工业秩序下,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传统社会都是无法立足的。基于技术化、机械化的需要……一种“身份取向性”必然要转向“契约取向性”。所以,(近代)中国家庭制度已日渐变质……大多数的老百姓已参与到“庞大的沟通网”中,人们对政治的传统的冷漠态度已渐减少,而不知不觉间被“政治化”了。每一个分子都自觉到是国家的一员,而形成“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国家”的意识出现了,“民族主义”成为一庞大的政治动力。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二:在想象之中,人们广泛地认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传统的家庭目标将让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为社会服务以及把大型集体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等观念。不过,中国人发展了与此颇不相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1949年以前,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现代化的一个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差不多30年之后,已经形成了领导避免使用行政高压来改变家庭结构,以便和群众相安共处的局面。……准许家庭从事有益的私有生产并使之与集体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家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传统组织原则。

    ——摘编自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改造“传统的家庭结构”的主要经济措施。1979年后中国对“家庭结构”的改造理念有何转变?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
A .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 C .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B .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C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他改变了中国》一书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有三个“解放思想”的关键时期:1978年、1992年和1997年。在第三个时期取得的“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成就是(    )
A . 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 .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邓.小平曾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不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 . 深圳 B . 广州 C . 珠海 D . 海南岛
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邓.小平赢得当时群众支持的原因应不包括(    )
A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 . 开放部分沿海港口城市 D . 实施改革开放
新中国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谈话,其要点如下。据此判断,该谈话(   )

(一)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三)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
(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A . 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 . 回答了束缚思想的认识问题 C . 实现了社会各方面拨乱反正 D . 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统派制度,合同收购以外的产品可以自由出售,或以协议价格卖给国家……农业税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这些政策有利于(   )
A . 变革农村经济体制 B . 推进农产品商品化 C .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D . 大大减轻农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