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知识点题库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 . 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 . 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 . 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地要求 D . 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烙下多届三中全会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化历程。
  2. (2) 材料二、三显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哪些举措发挥了推动作用?
  3. (3)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中国当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和农业人口占80%,生产力主要还靠人力,农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邓.小平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     )

A . “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 B . 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 C . 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D . 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下表为1952年新中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49年

1953年

1965年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26.2%

37.7%

43.8%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33.1%

14.9%

6.8%(1962年数据)

A . 国家急需工业建设人才 B . 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局面 C . 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D . 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需要
张乐平创作的漫画《天罗地网》,以写实的笔法,记录了1958年的“剿雀”战:战旗飘扬、全民动员,人们爬在屋上、树上,敲锣打鼓、放鞭炮、呐喊鼓噪、枪打雀、猫咬雀。这场围剿麻雀的运动(    )

A .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B .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 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D . 推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  )
A . 人民公社化 B . 土地私有制 C . 农业合作化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据统计,从1961年年初到1963年10月底,我国全国非农业人口口粮和食品工业用粮销量共减少了138.4亿斤。导致此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生产出现了严重衰退 B . 人民公社化造成经济比例失调 C . 国家加大了经济调整力度 D . 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日益加剧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 (1) 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新中国各个阶段,农业发展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以下二个问题:

①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

②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

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的哥嫂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还有多少人死亡呢?(1959年11月4日)。

劳动队真是天堂。徐从周的孩子在这里吃了晚早二顿稀饭,欢喜得不得了。徐从周是在避难所里。我对他说,现若他仍在农村,目击心伤,如何过去?(1959年11月4日)

刨红薯,民工过路,歆慕不已,都到地头捡残屑,驱之不去。一个新发明,红薯藤磨粉。(1959年11月13日)

——顾准《商城日记》

材料三:18个“带头人”按下红手印的1978年,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仅仅22元,第二年跃升为400元,一举脱贫,从此与温饱相伴。从那以后,小岗村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对缓慢,1993年约为1100元。……性格开朗的关友江对记者说起了顺口溜:“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

——《今日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廿年没过富裕坎》(经济参考报)

  1. (1) 材料一表明农业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78年后,农民迅速实现温饱的主要途径。为加快农村“富裕”,还有哪些措施可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经济状况

外交状况

20世纪50年代

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

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

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中苏关系恶化。

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23个。

20世纪60年代

开始提出“八字方针”。

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

“文化大革.命”动乱波及经济领域。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16个。

20世纪70年代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体制改革进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建交。

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62个。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下册)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经济与外交关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民工潮”在城市就业体制改革难有突破之时,促成了一个“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它使资源配置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中国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这反映了“民工潮”的出现(    )
A . 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B . 引发了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 C . 为体制创新提供了动力 D . 推动了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对该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 . 会议确立的路线正确并坚持下来 B . 会议召开时已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C . 会议是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会议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
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万~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   )
A . 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 B . 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C . 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 D . 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共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   )
A .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开展大跃进运动 D . 八字方针的提出
1957年《北京日报》报道:“市人民委员会决定,鲜白薯由国家统经营,供应给居民的白薯应顶替粮食”,“全市己供应白薯1500万斤,可以节约粮食三百五十多万斤”。报道赞扬有关部门除“动员大家多吃白薯外,并改进做饭方法,用大米和白薯掺合起来蒸饭”。据此可知(   )
A . 市政府鼓励市民粗细搭配,合理膳食 B . 这一时期北京粮食供应出现紧张情况 C . 浮夸风导致市政府过分夸大市民需求 D . 人民公社是导致粮食问题的重要原因
细心的张晓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如图中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个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

A . 国家经济政策改革 B . 经济所有制的变革 C . 国家政治制度变革 D .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魏源为代表的敏锐的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失败后一系列奇耻大辱的刺激下,从“天朝大国”、“夏夷之辨”心态中觉醒,并且眼光开始越出“天朝”的围墙,用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观念来关注围墙外的世界。他们一面批判为“天朝”依旧作论证的宋学和对国计民生无用的汉学,一面揭起了新学风的旗帜,他们用新奇的目光审视外域世界,写成了一部部介绍外域史地、风土人情的著作。如萧令裕的《记英吉利》、林则徐的《四洲志》等,开辟了“睁眼看世界”的新天地。这种开天辟地的思想正是近代开放意识的觉醒,封建“天下”旧观念的瓦解。

——王敬川《论魏源的世界意识》

材料二: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会发现“五四运动”作为与当代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伟大历史事件,几乎浓缩了西方社会多国数百年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民族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西方近现代社会运动目标的全部要求,几乎集中了近现代中国全部矛盾和力量。“五四运动”的时代复合性特征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浓缩性特征,归根结底是中外发展的“时代差”造成的:当西方社会己步入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瞻望的时候,中国还在中古社会徘徊。中外发展上呈现的“时代差”给中国的近代化造成一种两难选择。这就是中国现代化特有的循常与超越的二难、移植与畸变的难题、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摘编自张连国《论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转折点中的时代复合性特点》

材料三: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开放意识觉醒的积极作用。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中国近代现代化特有的“循常”与“超越”的主要含义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