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 . 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 . 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 . 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中表述有误的是(    )

A . 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B . 改革幕政,是先富国强兵 C . 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D . 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三千年来独立不羁之大日本,一旦受人羁缚,有血性者岂能忍视之乎?”吉田松阴这段话表明(   )

A . 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 B . 天皇专制阻碍了日本发展 C . 美国叩关唤醒了民族意识 D . 封建藩国林立成为了束缚
1894年,同意放弃过去对日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法国 C . 英国 D . 德国
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前者包括后者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
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入欧” 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①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 .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 .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 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 . 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 . 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 . 倒幕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 . 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以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A . 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 . 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 .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 . 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做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开国纪念活动。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日本人认为开国非常重要 B . 日本缺乏远见卓识 C . 日本人没有民族意识 D . 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俄、日两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果时,共同采用的关键词是(    )

A . 政治民主 B . 民族独立 C . 富国强兵 D . 近代工业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周学熙(1865—1947),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阅读下列周学熙的言论,完成题目要求。

    “日本维新最注意者,练兵、兴学、制造三事。其练兵事专恃国家之力,固无论矣。而学校、工场于民间之自谋者居多,十数年间,顿增十倍不止。其进步之速,为古今中外所罕见。现全国男女几无人不学;其日用所需洋货几无一非本国所仿造,近且返运欧美,以争利权。”

    “窃为东西洋诸文明国,工业进步速若电芒,其原动力之所在不外理化研究日精,社会之鼓荡日剧,故能月异而岁不同。中国实学幼稚,理化骤难深邃,而欲使人人知工业为富强根本,端赖社会鼓荡之力。”“中国物产地质胜于泰西,而制造远出各国之下,实由不知化学工艺之法。”

    “学堂为人才根本,工艺为民生至计,二者固宜并重,而讲求之道亦属相资。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

    (工场)“与工业学堂联络一气,兼以工场为工业学生实验、制造之所,而学堂各科教习即可为工场工徒讲课之师,相辅而行,收效较速。”

——摘引自虞和平、夏良才编《周学熙集》

  1. (1) 根据以上材料,概述周学熙的主要主张。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周学熙的教育思想。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摘编自《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适在五四之后,就呼吁“死心塌地”学习西方,不要怕“模仿”,也不必担心“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敢于承认我们文化的落后,正视我们“百事不如人”。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1930年又提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充分吸收。”1933年,他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一步一步地自觉改革。”……有人说“胡适是主张自己向着西化的怀抱猛扑,让中国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从西化怀里找回到中国本位。”这是一种“矫枉必须过正”的宣传手法,也是他最崇拜的梁启超惯用的宣传方式。

——摘编自王东等《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早期,以福泽谕吉为首的启蒙学者,将西方现代国家为参照系,对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利,他们很少提及日本人的优点,而是偏重于自我批判。在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湖中,确实出现了盲目崇拜欧美人,完全否定自己的民族虚无主义,首担任外务省的井上馨甚至主张:“化我帝国和人民,恰如欧洲郑国、恰如欧洲人民”的全盘西化的主张。后来,欧化主义一度使日本人迷失了自我,引起了人民反感。先进的日本学者主张国粹主义,致力于克服前段自我认识的偏差,重折挖掘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优点,尝试全面地对日本人加以评价。但他们并不是顽固的倒退到复古主义,并不反对学习西方,立足于扬长补短,在挖握日本人的优点时,也毫不留情的揭露日本人的弱点。

——摘编自杨宁一《了解日本人》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和日本学者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共同之处,并简要分析胡适态度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的工业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菱财阀兴起于明治早期,是下级武士出身的岩崎弥太郎以少量资本开始创业的。到1945年上半年,三菱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重工业财阀,……在明治前期(1868—1885),适应日本移植西方资本主义需要政府和商人资本联合起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三菱公司采取充当海运业界“政商”的企业经营策略,获得了诸多的优惠便利和惊人的高额利润,从而一跃成为,“海运之王”,……与日本政府选择的“以武力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化道路相适应,自19世纪90年代起,三菱财阀采取大力发展军事重工业的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得到了国家资金的补助和奖励,而且与军事相关的产业部门博取了远非一般工业部门能比的高额利润。……在“岩崎社长阵头指挥体制”下,先后担任三菱总帅的四位岩崎家族成员,都亲自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指挥,掌握公司的最高决策权,在不同的时代起了杰出的领导作用。

——王文英《试析三菱财阀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在日本的工业发展中,政府扮演着一个非常积极的中心角色。早期很多新工厂都是政府出资兴建的,在经过初期的建设投资和实现生产之后,工厂就转到了私人手中。后来大量的私人工业在日本出现时,政府的意愿和政策仍起到很大的作用。纯粹追求利润从来不是日本企业的目的。日本公司常常争取荣耀和威信,工厂管理者认为有责任为国家服务、服从上级并增益和保护下级。这种态度直接来源于统治日本很多世纪的武士道精神。

——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归纳三菱财阀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2. (2) 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扮演“中心角色”主要措施,除此以外,概括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独特性表现。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辩证地评价日本独特的工业化道路。
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  )

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

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

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 .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建立近代化军队过程中,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日本注重对本国军事人才的培养,设立了专门的军事院校,为日本军队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军事人才。……此外,日本政府鼎力扶植军事工业,建立兵工厂和造船所,引进新技术,发展军工生产,极力改进军事装备。……富国强兵政策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期,掌握军队领导权的都是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倒幕派人士。这些人出身于中下级武士……他们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队灌输武士道精神,规定了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天皇当做“神”来崇拜。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采取了哪些军事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说明在军事改革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局限性。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如何“为自己去掠夺”的。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 C . 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化 D . 都通过分权,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