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知识点题库

下列对罗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 . 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C . 成立“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 D . 反对美国侵略越南
联合国大会正式确定“国际和平日”是哪一年(  )

A . 1945年 B . 1955年 C . 1981年 D . 1982年
“斯德哥尔摩宣言”发表于

A . 1949年4月 B . 1950年3月 C . 1950年7月 D . 1950年11月
下图中人物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的是

A . B . C . D .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爆发了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其导火索是


A . 美国强征不愿服役的大学生 B . 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 C . 美国人民的游行示威活动 D . 美军进入柬埔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他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 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1. (1) 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它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

  2. (2) 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下列对此大会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B . 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C . 提出“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 D . 强调核武器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           ②《国际和平年宣言》的通过

③首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               ④世界和平理事会的成立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②①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二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应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请回答:

  1.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2. (2) 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轰炸北越的新闻一播出,“争取明智的核政策委员会”就发表了一份由其副主席H·休斯和斯波克签名的抗议电报。1965年感恩节后的星期六, “激进派”还向身旁那些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去越南送死的家庭妇女挥舞着越共的旗帜。教会也弥漫着高涨的反战情绪。善良的基督徒不能忍受美军在越南的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罪行, 纷纷参加了游行示威。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演进》

材料二  10 月15 日, 有十多万人在波士顿公共广场集会抗议越战。11 月15 日, 有25 万反战人士进军华盛顿, 有些示威者甚至扛着写有越战死者名单的棺材。这次运动有一百五十万学生参加, 波及美国两千五百所大学的半数。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高涨的原因。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枪炮沉没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交往,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麦克阿瑟

材料二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后欧洲人是如何践行材料中的名言的?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是盛行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流派,属于这个流派的大都是青年作家,他们对战争厌恶、恐惧,但又找不到思想出路。他们不相信资产阶级虚妄的道德标准,常常按自己的本能和观感行事。海明威真正闻名并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20世纪30年代,面对现实的困惑……英国人对国联的信任度一再降低。和平主义者针对时局做出了极端的反应,即拒绝一切战争,不惜任何代价保住和平,即使损失自己的利益。为此,英国人成立多个“和平组织”,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革命史观和社会史观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英国和平主义运动的起因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6年到1948 年,针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在东京进行,远东国际军事法最终判处了7名甲级战犯死刑,16人无期徒刑,还有多人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东京审判被认为是国际社会对日本错误国策以及战争罪行的总清算,并向全世界宣告,策划、发动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战争犯罪的人,要对侵略战争负责。但这次审判充满了种种矛盾和斗争,而且最终的判决结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盟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出的所谓“战犯假释”的指令,岸信介等甲级战犯因此被释放和减刑,之后又撤销了各种“褫夺公职”的法令,这些战犯和曾经被清洗的人再次担任了公职,岸信介甚至后来担任了日本首相。至1950年,美国就提前释放了所有关押的日本战犯。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东京审判“充满矛盾并未得到很好执行”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东京审判。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10月,阿登纳政府不惜付出承认萨尔区国际化地位的代价,加入旨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倡导用煤钢联营的方式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阿登纳政府立即接受这一史称“舒曼计划”的方案,并于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标志着德法关系开始解冻,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952年5月,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美、英、法三国与联邦德国签订条约,结束占领制度,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次年,该条约正式生效,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及其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得以恢复完全主权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牌殖民帝国迅速衰落。从根本上动摇英国殖民帝国基础的是(    )

A . 战争破坏了英国的经济 B . 美国实力的空前膨胀 C .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 .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维利·勃兰特,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1969—1974年担任总理。勃兰特出生在一个社会民主党家庭,而作为德国工人运动产物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政党。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大国一分为二,并且处于美苏两大阵营的最前沿,人民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勃兰特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的选择,为了给联邦德国营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他顺应民意,积极推动与东方国家的和解。1970年12月,勃兰特访问波兰,在华沙犹太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他认为,虽然不能把罪过归于所有德国人尤其是战后的德国人,但并不说明德国人对那段历史毫无责任。第二年,勃兰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勃兰特“赢得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为联邦德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从此以后,世界舆论对德国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勃兰特的历史认识,成为战后德国正确历史认识的典范,影响着更多的德国人朝着塑造正确的历史认识的方向前进。之后,德国不可逆转地朝着反省纳粹历史的方向前进,比较彻底地清算了纳粹历史。勃兰特的历史认识及其政治和外交实践,对于缓和冷战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禄德安《勃兰特的历史认识与战后欧洲和平》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的历史认识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勃兰特的历史认识和实践带来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俄罗斯前总理普利马科夫曾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利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 (1) 根据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2. (2) 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的“新的危险”?对于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
  3. (3) 材料三中说的“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材料: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相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导致中导问题出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出于推动新思维改革、改善对美关系的政治考虑以及推动核裁军谈判、减轻国家经济负担的经济考虑,对美国作出重大让步。双方于1987年12月签署了《美苏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在导弹条约》(以下简称《中导条约》)。条约规定将要销毁的中程导弹数量,苏联比美国高出一倍,冷战结来后,俄罗斯积极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陆基中程导弹力量的持续提升,美国对俄罗斯推动该条约全球化的提案表示支持。……俄美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主要目标在于限制第三国拥有的陆基中程导弹。但是,美俄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将遭遇一系列阻碍,其前景将十分渺茫。

——据蒋翎民《中导条、全球化:动因、路径与前景》整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中导条约》签署的历史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导条约》全球化前景渺茫的原因。
材料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2月,英国的和平主义者举行了“本议院绝不为它的国王和国家而战”的模拟辩论会,这场辩论会通过了“绝不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决议。英国工党以和平主义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结果从保守党手中赢得了几个重要选区的议席。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发文,声称美国对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政治困难没有责任,应该对国际行动保持疏远态度。《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张伯伦在英国受到了盛大而热情的欢迎,罗斯福认为和平已经保住,“大家都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美国民众中有57%的被调查者赞同《慕尼黑协定》。

--摘自徐蓝著《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概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和平运动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和平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自身对参与战争的感受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认为呼吁和平、谴责战争应该成为自己自觉的责任,于是开始打破桎梏,从新的角度切入战争。这说明苏联电影(   )
A .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 . 秉承了英雄主义的创作风格 C . 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与创伤 D . 以苏联卫国战争为主要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