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知识点题库

2015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96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在谈到青年的价值观的形成时,他生动的形容,青年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青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 .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B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 . 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D .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习.平在座谈会上文艺妙语摘录: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习.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

材料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传统风尚,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伦理。勤俭持家不浪费、以身作则敢担当、宽以待人孝为先……一个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2015年,某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重提家风体现了道德的回归和价值的重建,与当前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诚信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阐明家风建设的依据。

  2. (2)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说明重提家风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是因为(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公民的科学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 (1) 一种观点认为,公民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难以同步;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可以实现公民科学素养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综合评析上述观点。

  2. (2) 啃老族,又称“吃老族”或“傍老族”,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睡到日上三竿,玩到半夜三更,仍未断奶的“啃老族”只会一生两手空空。

    “啃老族”怎样才能做到一生不两手空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选取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中国古代即有“诗教”的说法,诗歌对完美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意味无穷的诗词宝库中不断得到滋养。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央电视台合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誉为“综艺清流”。节目创作组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沙画猜诗”、“飞花令”、“评委解读”等创新环节,挖掘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基因,用国人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诗词,带领老百姓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诗词大会选手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谦谦君子、挥洒谈笑的气度与风貌。当有选手屡败屡战再度出现在舞台上说出“只为挑战自己、战胜自我”的时候,当有选手得知母亲住院毅然放弃比赛回家陪伴的时候,当有选手从诗词中获得力量与病魔抗争的时候……他们的知行合一践行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妙义。

  1. (1)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何取得成功。

  2. (2)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诗词文化。

  3. (3) 为传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某校开展“诗词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这一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并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下表是国家主席习.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部分讲话,字里行间或许可以一窥我国文化战略的思路脉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

文化强国战略的讲话摘录

《文化生活》道理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b—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e—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 . ①—a、d    ②—b、e   ③—c B . ①—b、d   ②—a、e   ③—c C . ①—c       ②—b、e   ③—a、d D . ①—a、d   ②—c      ③—b、e
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大国工匠》,深入挖掘高风林等八位行业顶级技工的典型故事,歌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

高风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焊接工艺专家,先后攻克96项航天领域焊接技术难关,为“神五”至“神十”的成功发射做出了竞出贡献。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十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否则会瞬间被烧穿或是被漏焊,将造成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35年来,从高质量的操作,到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再到创新生产工艺,高凰林不断攀越焊接技术的高峰。高凤林三十五年的品质坚守,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雄冠垒球,但高能耗、低技术、低创新、低附加值让“中国制造”难以真正扬眉吐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带动我国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依据。

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够丰富驾驶员的精神世界、提升文明素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习.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表明(  )

①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家才有用武之地

②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不同时期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

④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

A .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 .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当他热爱阅读,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时,内在的精神就会纯净如水,外露的气质自然而然的让人感到舒适、淡雅。这说明(    )
A . 文化提升人的需求层次和幸福感 B . 文化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C . 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全面发展 D . 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古人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②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③优秀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④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茅古斯舞”是土家族人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而创立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能够让人们领略到土家先人的原始艺术之美。材料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平强调:必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具体鲜活的素材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最近,流行偶像组合TFBOYS进入考题;人气很旺的电视剧《欢乐颂》也被拿来做科普素材;告别影视明星晒照片时涉及违规驾驶被公安交通部门用作普法教育素材;周润发从打工仔成为影帝的奋斗经历被收入香港语文课本;周杰伦的《青花瓷》里的歌词应具有中国古典风格而被选为语文试题。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明星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这种教育形式新颖,有说服力;也有人认为,让明星过度的出现在课本或试卷上,会让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过度追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把明星、人气热剧作为教育素材对受教育者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回答,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化建设也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建设为什么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 (2) 请你就如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两条建议。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把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摆在突出位置,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形成爱国强国报国的共鸣共振。这说明(   )
A .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B .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C . 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