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知识点题库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仅是建议。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们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为您带来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报道。这说明(   )

①文艺工作者应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文艺作品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真正同人民群众生活相贴近的文化产品,必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④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近期,“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一道社会管理题,还是一道公民文明素质题。要破解这个难题,需要(   )

A . 开展文明教育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B . 勇于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C .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D . 在改造主观世界过程中改造客观世界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说过“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启示我们,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   )。

A .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反对西化、展望未来 B .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创新发展 C . 履行责任、服务大众、继承传统、展望未来 D . 推陈出新、求同存异、以我为主、引领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①就是要求人们形成相同的价值观 ②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感动中国从2002年以来每年评选一次,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推动形成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材料二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中有获得诺奖的老科学家,也有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有琴弦上的放歌者,见义勇为的大学生;有女排主教练、基层村官,也有好校长、热心公益人士。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身份各异,却都有着打动人心的感人事迹。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分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意义。

  2. (2)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知识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谈谈对你做出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就如何宣传“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提两条建议。

公益众筹是指公益机构或个人在众筹平台发起的公益筹款项目,出资者对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公益众筹通过低门槛的公益捐助方式,汇集大众的力量,帮助特别需要帮助的人群。但是由于个人求助者信息不透明,募资金额难查验,资金用途不公开,诈骗缺乏法律追责依据的问题,受到公众质疑,行业前景不明朗。对此,公民(    )

①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应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③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抵制和批驳个人发起的公益众筹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平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等,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攀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发展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是文化类节目顺应时代需求积累的结果。如2013年首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央视再接再厉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2016年在吸收前两档节目的宝贵经验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推出,如今第二季获得了巨大成功,无独有偶,2016年底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明显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同样创造力口碑和收视的双高。这些文化类节目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满足了观众对于综艺节目多样化的需求。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文化创造中“文化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理由。

  3. (3) 《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唤醒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意。请你从青少年的角度,说出两个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人们今天的生活的做法。

习.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要求我们(    )

①全面承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以补给文化滋养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凝聚文化共识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铸牢文化根基

④主动担当发展历史文化责任,以坚定文化自信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文艺作品中良莠并存、泥沙俱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宣扬暴力、炫富拜金等低俗、恶俗作品时有出现。习.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充满了铜臭气,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1. (1)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简析“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谈谈青年学生如何应对当前文艺作品中良莠并存、泥沙俱下的情况。

如今,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 . 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C .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D . 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
近年来,纪录片纷纷从小屏幕搬上了大银幕。《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络上爆棚之后,又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员刘刻说:“观众不是不喜欢纪录片,而是一直以来,纪录片没有抓住观众的心。”这说明(    )

①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有生命力

②文化创作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能抓住观众的心的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④文化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    )
A . 高雅的、严肃的文化 B . 通俗的、娱乐的文化 C . 经典的、传统的文化 D .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典是民众权利的集中体现,因而被誉为“百姓的权利宝典”。民法典的编纂是非常重大、浩繁和复杂的立法过程,正因为如此,引起的热议也前所未有。有的呼吁民法典的总则适当宽泛,有的呼吁各个篇章需要更为具体明确;有的提倡借鉴法国模式,有的提倡仿照德国民法;有的建议法典与单行法律法规并行,有的建议法典既出、单行法律当废……个中争论,既有理论难题与路径选择,也有实际难题与个人偏好。

民法总则与现行的民法通则仅一字之差,但其中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却有很大不同。民法总则深入挖掘和传承包括中华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见义勇为受伤可获补偿,个人信息、隐私权受保护,公序良俗、绿色发展成“硬法”……民法总则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体现着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总则的灵魂。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为该观点点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国家、人民永远的宝贵财富。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在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探索多种途径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工程中,财政累计投入数亿元实施革命旧址的修缮养护;瑞金等地的“革命旧址+特色乡镇”、“革命旧址+休闲农业”模式,有效地保护了革命文物,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井冈山等多地的革命博物馆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的展示宣传,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1. (1)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时代价值。
  3. (3) 文化,传承着历史,牵系着未来。在“互联网+”时代,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做好革命文化的传播者?请提两条建议。
“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某喜剧演员以颠覆性的形象出演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小品《木兰从军》中,她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这说明(    )

①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局面

②文艺创作要适应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③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④我国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反对恶搞英雄的不良现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习.平总书记号召,让文物都活起来。近年来,故宫锐意进取、推陈出新,使这个有着近600年历史的“超级古董”成为新晋“网红”。

故宫自建成之日起,就以其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和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闻名于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珍夤的文化遗产,对于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增强文明互鉴有着独特的意义。

近年来,很多年轻人愿意走进故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有想看文创产品原型的;有觉得用手机看故宫不过瘾的;有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希望亲眼见证的也有单纯想来故宫“撸猫”的600岁的故宫成为“网红”,既是一条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路,也是一条自我革新、科技创新、推陈出新的文化自信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故宫为什么能成为“网红”?

某市探索“行走的书箱”乡村阅读新模式,送图书下乡,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组建“领读人”队伍,引导并激发农民的阅读需求。对该市的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加大优质阅读内容推介力度,能实现城乡全民阅读的均衡发展 B .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C . 送图书下乡活动的设施设备配备齐全,是保证阅读效果的关键 D . 数字阅读是数字时代大势所趋,数字阅读必然会取代纸质阅读
1949年10月1日,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顶着重重压力,在濠江中学升起了第一面五星国旗。今天,在澳门大中小学的校园里,都能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诉说着不变的家国之情、爱国之心,解密了“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的密码。这表明(   )

①家国情怀是澳门文化的独特标识

②爱国主义是澳门发展的力量之源

 ③爱国爱澳成为澳门社会核心价值

④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凝心铸魂”彩车以五彩年轮、基石为车座,托举着火炬的造型,突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主题,寓意思想火炬的光芒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当(   )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向

③牢牢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④推动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20 年 5 月 3 日,习.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新时代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   )

①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②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创造幸福生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