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的原理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图图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

  2. (2) 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通常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3. (3) 在实验室里若选用A、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 (4) 澄清石灰水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之一.如图2所示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

    ①甲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②乙中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③有同学将甲、乙两个实验后所得物质全部倒入丙实验后的烧杯中混合,静默一会儿,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 .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 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 .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他们的性质完全不同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甲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 乙表示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 丙表示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D . 丁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3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2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

②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飞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写出实验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中,试管突然破裂了,试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写出2种即可)

  3. (3) 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 (4) 小飞同学取一段纱窗上的细铁丝,在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不高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控制温度,会先从液态空气中跑出来,该过程属于
下列反应能用如图装置进行,且能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A .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 .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 . 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 .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在氯酸钾里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 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B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使产生的氧气量大大增加 C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成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 .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 .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 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A图表示加热KClO3(含少量MnO2)固体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的质量 B . B图表示加热KClO3(含少量MnO2)固体制取氧气时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 C图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溶剂的质量 D . D图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加热时酒精灯焰温度最高。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选择B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装满,并盖上;收集氧气还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3. (3) 通常情况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实验室制取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NH3 , 气体应该从(选填“a”或“b”)口进入。
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 (1) 写出下列指定序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④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代号);
  3. (3) 在 O2、CO2 中,可以用 C 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4. (4) 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 F 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液面高度相同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c.可能是塞子未塞紧

小嘉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0.5克MnO2 , 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30毫升15%的H2O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50毫升水呢?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刷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 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 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1. (1) 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H2O2溶液的相同。
  2. (2) 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
  3. (3) 【继续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进行该实验所基于的假设是
“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O=4KOH+3O2↑。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
  1. (1) 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例举一个)
  2. (2) 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克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
  3. (3)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其内部气体路径如图所示。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的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良好,大试管中装有适量高锰酸钾粉末,用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加热一段时间后,能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瓶氧气。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能收集到一瓶氧气的原因。

已知分解温度:高锰酸钾 240℃、氯酸钾 400℃以上。如图为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产生氧气的质量(m/g)随消耗时间(t/s)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右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甲代表高锰酸钾分解的示意图 B . 0﹣t1 没有氧气放出是因为还未开始加热 C . 高锰酸钾可以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 . 比较 m1 和 m2 可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少
小李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 (1) 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
    A . 锥形瓶质量 B . 气球质量 C . 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 . 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 (2) 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二氧化锰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3. (3) 小李如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制取装置如图所示。

    仪器名称:a,b

  4.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夹住出气橡胶管,打开活塞,如果液体不流下去,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 . a仪器下端必须要在液体下面 C . 当水下导管冒泡时,马上收集气体 D . 该发生装置也用于制取氢气、二氧化碳
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②电解水;③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 )和氧气;④加热氧化汞。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认为最适宜在潜艇中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
  2. (2) 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提示:从能源及环保两方面简要回答)。
  3. (3)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①电解一定量的水 B . ②硝酸银溶液滴加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至过量 C . ③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 D . ④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 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