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知识点题库

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敏做了如下实验。
① 先取一空塑料瓶,在瓶壁上扎一个小孔,放入水槽中不同深度,如图(a)、(b)所示。根据 的现象可以知道:同种液体内部 。

② 接着又用图(c)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她将U形管压强计带橡皮膜的塑料盒插入不同液体的 深度(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观察 ,继而得出结论。

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烧杯和水.小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水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是否有关.小阳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烧杯的水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探头到水面的距离H1 , 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 , 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整探头所在的位置,使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仍为L,用刻度尺测量探头到到水面的距离H2 , 读出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 , 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阳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2) 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
小明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对的液面相平.当小明用手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高基本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 (2) 问题解决后,小明继续实验,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3. (3) 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
如图所示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清水.请观察这六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①②两幅图,可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内部压强越大;

  2. (2) 比较⑤⑥两幅图,可知: ;

  3. (3) 比较③④⑤三幅图,可得出什么结论?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1. (1) 该装置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
  2. (2) 如图甲所示,当探头在水中慢慢下移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
  3. (3) 如乙图所示,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选填“有关”或“无关”) 。
  4. (4) 在甲图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酒精(液体未溢出),则会出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探头受到的浮力将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开州区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填“漏气”或“不漏气”);
  2. (2) 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探究过程中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比较图乙、丙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3. (3)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同一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6的(a)、(b)、(c)、(d)、(e)五次实验。已知图(a)中液体是酒精,图(b)中液体是水,图(c)、(d)、(e)中液体是盐水,且ρ盐水>ρ水>ρ酒精。

  1. (1) 比较实验(a)、(b)、(c)可知:
  2. (2) 比较实验(c)、(d)、(e)可知:
小刚在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时找来一根长20cm的薄壁玻璃管、烧杯、刻度尺、质量已知的细沙、适量的水和盐水(已知ρ=1.0×103kg/m3 , g取10N/kg)。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1. (1) (a)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插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发现橡皮膜向上凸起,此现象说明

    (b)向玻璃管中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并竖直插入液体中,直至橡皮膜变平,如图乙所示。

  2. (2) (c)用刻度尺测出每一次橡皮膜到液面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待测液体

    盐水

    沙子质量(g)

    30

    60

    90

    30

    橡皮膜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Pa)

    375

    750

    1125

    375

    橡皮膜到液面的距离(cm)

    3.75

    11.25

    3.0

    请你帮小刚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

  3. (3) 要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第组实验。
  4. (4) 分析1、2、3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不变时,其内部压强与深度成

    (拓展)同组的小红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某液体的密度:①她先将装有一定量沙子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让玻璃管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h1; ②;则待测液体的密度为。(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 体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 (2) 比较序号 3、4、5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是:
  3. (3) 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   强与密度有关.
在物理实验中,把难于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通过转换变成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或者把某些不易显示的物理现象转换为易于显示的现象的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列实验操作中没有利用转换法的是(  )
A .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中,用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B . 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煤油升高温度的大小来反映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C .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性能的实验中,用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D .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选用同种液体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

  1. (1) 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组装好的完好的压强计中的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 (2) 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选填“不改变”或"改变"),这说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 (3) 将甲、丁两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4. (4)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如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橡皮膜向左凸,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则隔板(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图片_x0020_100049

  1. (1)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液面的反映出来;
  2. (2)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 (3) 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
  4. (4) 如果保持乙实验中探头浸在液体中深度不变,然后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选填“会”或“不会”)出现高度差的变化。说明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压强;(选填“相同”或“不同”)
  5. (5) 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原因是
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复习有关压强的实验.

  1. (1) 如图甲,他们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想要测量大气压强的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2. (2) 他们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验证"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相同,通过观察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 (3) 他们想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思路.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情景,图甲、乙、丙中的杯内的液面相平,所用的压强计均相同。

  1. (1) 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 (2) 比较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3. (3) 比较乙、丙两图,不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
  4. (4) 兴趣小组又制作了一个如图丁所示的容器,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A、B两个容器(横截面积分别为4S、S),隔板某高度处有一小孔O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容器A中注入深度为H=18cm的水、容器B中注入深度为h1=15cm的某溶液后,橡皮膜恰好没有形变。继续向容器A中注水,当水深为H2=28cm时,观察到橡皮膜向容器(选填“A”或“B”)侧凸起。再向容器B中注入液体至深度为h2 = 23cm时,橡皮膜又恢复原状,则容器B中液体的密度为ρ0=kg/m3;(已知ρ=1.0×103kg/m3
  5. (5) (拓展)把一质量为m的合金块放入容器A中,浸没后的合金块静止时沉底,水未溢出。同时容器B中液面高度增加到h3时,橡皮膜能保持原状,则合金块的密度为ρ=(用m、ρ、ρ0、S、h2、h3表示)。
如图,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1. (1) 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发现U型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原因可能是;若压强计在使用前出现如图A中的情形,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填序号);

    A.将右侧管中的液体倒掉一些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 (2)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反映的;
  3. (3) 通过比较B、C两图可得到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4. (4) 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C、D所示,可得出结论:
  5. (5) 通过比较图C和图E,(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理由是
如图所示,是小睿和同学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实验操作。

  1. (1) 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A . 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 . 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 (2) 调整好器材后,开始实验,由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3. (3) 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浓盐水,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有个变量影响了液体压强的大小。
  4. (4) 如图丁可知(选“A”或“B”)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较大;要让橡皮膜保持相平(不凹入也不凸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点,同学们准备了如下器材:透明塑料饮料瓶、剪刀、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球。

  1. (1) 为了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论,小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如图甲所示。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明调整了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
  2. (2) 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乙反扣在瓶口。将另一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饮料瓶底部,分别用手向下拉瓶底的膜(图丙)和用手向上压瓶底的膜(图丁),发现了瓶内的气球体积出现了图示的变化。小华针对此现象,作出如下推断,他的推断与实验现象相符的有______;
    A . 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 . 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C . 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 . 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3) 小丽也按图丙、丁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小丽将整个装置放入水槽中,看到有气泡冒出,则其实验失败原因是
  4. (4) 小琳的实验是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戊,在瓶内水面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水的射程将变;如果往瓶中加水至图戊所示水位,再拧紧瓶盖,撕去胶带,小孔中射出的水流

    A.先变快,后保持不变B.先变快,后变慢

    C.先变慢,后保持不变D.先变慢,最后停止射出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压强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 (2) 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4. (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5. (5)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 (1)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
  2. (2) 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 (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

  3. (3) 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以上两空选填“大”或“小”)。
小珠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取三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C,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SA>SB=SC。在三个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其中A、C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将它们分别放在三块相同的海绵上,如图(a)所示。

  1. (1) 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2) 通过比较 (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小珠还想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她找来一个U形管压强计,如图(b)所示,比较丁、戊图可知: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丁图中,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