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与物质转化反应。
比如,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相互联系的)。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葡萄糖参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
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题库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变化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

A . 动植物的呼吸 B . 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C .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尸体

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下列反应都能吸收CO2 , 对减少大气中CO2总量起重要作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O2 + C 2CO
B.6CO2 + 6H2O C6H12O6 + 6O2
C.CO2 + H2O(大自然中的水) H2CO3
(2)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着氧循环和碳循环,通常情况下空气组成是固定的
(1)举例说明在自然界中消耗CO2和产生CO2的途径。
(2)在同学中存在两种不同观点:①空气中CO2越多越好②空气中CO2越少越好或最好没有。你认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吸收CO2 , 放出O2②C、CO、CO2都具有还原性

③H2、CO、CH4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都可以做燃料电池的燃料,

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⑤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实验.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⑤ D . ③⑤

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X是O2 B . 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 C .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分解反应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右移动;

③实验结束后,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可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仅①② B . 仅①③ C . 仅②③ D . ①②③
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因为植物体能进行的(  )


A . 呼吸作用 B . 代谢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光合作用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示意图.

  1. (1) 请在图中①﹣④线上补加“箭头”(其它箭头已画出),以正确表示碳循环各种变化关系.
  2. (2) 如图显示,大气中CO2消耗途径有
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 (1) 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天然气.
  2. (2)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去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能产生PM2.5的是       
    A . 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 . 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 节日里燃放鞭炮
  3. (3)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 , 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4. (4) 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写一种即可).
某班组织了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改变”为主题的辨论赛,正方观点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不变”,反方观点是“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大”.以下观点中可作为反方论据的是       
A .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C . 车用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D . 大量砍伐树木.
低碳、节能、环保是我国的基本 国策,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能量耗用,降低CO2排放,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它不仅是一种态度,而且是一种责任,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一桶水洗车 B .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C . 用竹篮代替塑料袋 D . 出行多开私家车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 (1)

    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 (2) 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

  3. (3) 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请写出两点).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右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物质性质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 (1) 干冰升华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 (2) 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的现象,原因是:(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
  3. (3)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电解水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2. (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⑤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作用。
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 .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 碳、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属于资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 (2) 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 CO2 , 空气中的 CO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
  3. (3) 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 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 X 的化学式为
  5. (5) 写出 CO2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的反应方程式: 。此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方法将甲醇与水分离。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气中的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
  2. (2) 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是
  3. (3) 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同时接触。
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A .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B . 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发生缓慢氧化 C . 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D .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我国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形象解读了“碳达峰”和“碳中和”。

  1. (1)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
  2. (2) 下列措施不符合“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理念的是____。
    A . 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B . 随手关闭电源 C . 尽量用一次性餐具 D . 积极植树造林 E . 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F . 推广使用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