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知识点题库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

“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5克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的NaCl溶液272克.(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求: 

  1. (1)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 (2) 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B . t2℃时,物质W溶解在水中和乙醇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t1℃时,mgW分别溶解在100g水和乙醇中,两者都达到了饱和状态 D . 将t1℃时物质W的饱和乙醇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 . 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D . 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散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2+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 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 (2) 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
  3. (3) 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取55g工业纯碱,向其中加入269.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求:

    ①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Ca(OH)2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1. (1) 从表中可得规律: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 (2) 从表中数据分析,10℃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填序号).
    A . NaCl更大 B . KNO3更大 C . 两者相等 D . 不能确定
  3. (3) 60℃时,将110gKNO3投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 (4) 溶解后,蒸发至X状态,在趁热过滤,洗涤,干燥.X状态应是       (填序号)
    A . 剩大量水 B . 剩少量水 C . 有大量固体析出,看不到水 D . 完全蒸干.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老师说,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碳酸

钠中的一种.

  1. (1) 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他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理由是
  2. (2) 小亮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该溶液中不可能是氯化钠.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3. (3)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继续进行下列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钡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

    【进行实验】在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方案进行实验,填写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是碳酸钠,它是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16克某二价金属R的氧化物与98克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将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20g铜铝合金中,产生氢气的情况如下:

次数

1

2

3

4

氢气质量/g

0.5

0.5

m

0.3

求:

  1. (1) m的值为g.
  2. (2) 铜铝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 (3)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 .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 . 某KNO3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一定相等 C . 将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质量与所取浓硫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D . 已知Mg(OH)2和MgO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为24g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 (1)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2) 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填标号).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钾,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集气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下图,请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3. (3) 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g。
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 (1) 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无明显现象


  2. (2) 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原因可能是
  3. (3) 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P点表示的含义是
  2. (2) t1℃时,将3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B中混有少量的A,提纯B的方法是
  4. (4) 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
  5. (5) 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将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17.5g 放入烧杯中,加入 92.5g 水后固体 混合物完全溶解,取此溶液,加入 100g 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10g。计算: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下表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0

33

35

38

41

21

31

45

65

88

  1. (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2. (2) 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
  3. (3) 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取值范围是
  4. (4) 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

    ②w取值为50

    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

    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为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常使用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84消毒妆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剂,能够杀灭多种病毒和细菌,有效含氯量为1%~1.3%,其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在便用时根据需要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1. (1) 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次氯酸钠与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氢钠和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其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要把50g有效含氯量为1.2%的84消毒液稀释为0.2%的溶液,稀释过程中,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3. (3)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NaCl+H2O+X↑,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t1℃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 . 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 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小于6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