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知识点题库

小烧杯中盛有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中性,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 . 紫色——红色 B . 蓝色——紫色 C . 红色——无色 D . 无色——红色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 .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 结合生成了H2O D .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1. (1)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2)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

  3. (3)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4. (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如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 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 (1) 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 (2) 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物质B中含有的阳离子为,A与B反应类型为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

A . NaCl B . CaO C . Al(OH)3 D . NaOH
一般说来,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
A . 氢氧化钠 B . 熟石灰 C . 食盐 D . 盐酸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用硫酸铜溶液和烧碱配制波尔多液 B . 被酸雨污染的农田及湖泊可洒石灰粉末,减轻其危害 C . 氨水(NH3•H2O)涂在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上,可减轻痛痒 D . 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红磷 ②氢氧化铝  ③火碱  ④二氧化锰  ⑤硫酸铜 ⑥酒精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 (1) 碘酒中的溶剂是;  
  2. (2) 实验室制氧气常用的催化剂是
  3. (3) 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
  4. (4)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是
  5. (5)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用的固体单质是
  6. (6) 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某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组织同学们走进了污水处理厂。

  1. (1) 参观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时,现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粒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原因是
  2. (2) 污水的第一道处理工序是经过格栅,格栅是带有规则分布的方形网格,其作用是
  3. (3) 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出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作用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经过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可作为能源使用。沼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某工厂在排放含硫酸的酸性废水时用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色,此时溶液的pH,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性,pH;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色,pH,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 (1) M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式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 (1) 请根据图1、图2、图3任写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3. (3) 请你认真分析图1、图2、图3,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实质
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A . 柠檬(pH≈2.6) B . 苹果(pH≈3.2) C . 牛奶(pH≈6.5) D . 玉米粥(pH≈7.5)
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C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 .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2. (2) 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 溶液变成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 (3) 实验④:

    I.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填 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OH-

  4. (4) 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填数字序号)。
  6. (6) 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如图,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同学将二者倒入到另一个大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烧杯中发生了中和反应 B . 丙烧杯中溶液的 pH=7 C . 丙烧杯中的溶质只有NaCl D . 丙烧杯中的溶液中的微粒有水分子、Na+、Cl-、OH-
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 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B . 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 . 向一定量的KOH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D . 向等质量的Mg、Al、Fe粉末中加入过量的10%稀盐酸
我国海洋化学资源十分丰富。探索海洋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使命。海洋占了地球的三分之二,调查利用深海资源是我们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1. (1)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为(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2. (2)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序号)。

    A . 溶质质量减少 B . 溶剂质量减少 C . 溶液质量减少 D .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 (3) 海水制镁的工艺流程如图,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海水制碱: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食盐溶液、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制得纯碱的工艺。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②2NaHCO3Na2CO3+H2O+CO2↑。

    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0℃时,NH4Cl的溶解度NaHC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30℃时,将10 gNaHCO3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从溶解度角度分析,首先结晶析出(填“碳酸氢钠”“氯化铵”之一)。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 .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B . 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 . 熟石灰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