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知识点题库

若想使某种pH=0的溶液成为pH=8的溶液,应加入下列何种物质才能实现( )

A . B . 氢氧化钠溶液 C . 稀硫酸 D . pH=0的溶液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下图表示用该氢氧化钠溶液与10 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⑴配制150克8%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主要步骤有、称取、、装瓶贴标签。
⑵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过程中 (填放热或吸热);A点到B点过程中溶液pH
变大或变小);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⑶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丙和丁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 若甲是有机物、乙是氧气、则该反应一定放热 D . 若丙是铜,丁是二氧化碳、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 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所以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考复习阶段,小荷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

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

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⑤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⑦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能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⑤⑦ B . ②③④⑦  C . ①②⑥⑦   D . ①③④⑦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时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由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 反应.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 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气体的存在.

(3)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填“>”、“<”或“=”) 7.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胃酸过多的人可适当多喝的饮品是(  )

A . 苹果醋 B . 柠檬水 C . 苏打水 D . 碳酸饮料
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 . 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C . 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形成的溶液pH的变化 D . 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测得烧杯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H+ , 所以酸溶液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物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烧杯中盛放的是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用化学用语表示)。

  2. (2) 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没有变质

    方案二

    已经变质

    ①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 . 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D . 水由液体变为水蒸气其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 .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 . 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 .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向某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 C . 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干冰做制冷剂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氧气做燃料
          
  1. (1) 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该实验操作是将(写溶质的化学式)溶液逐滴加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2. (2) 当滴加的溶液到一定量并充分反应时,请对烧杯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此时烧杯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Na2SO4 Ⅱ: Ⅲ:Na2SO4和NaOH

  3. (3)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与试管中,滴加溶液

    猜想Ⅲ不正确

    载取少量上述烧杯中的溶液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Ⅱ正确

  4. (4) (拓展与延伸)

    ①若要猜想Ⅱ成立,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填字母)得出此结论;

    A Cu    B石蕊试液    C BaCl2 D CuO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1. (1) (思考拓展)

    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

  2. (2) 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i)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ⅱ)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3. (3) 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继续探究)

    如图1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5. (5) 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ⅲ)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ⅳ)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如图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向装有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室温)的绝热容器中,逐次加入2mL10%的盐酸(室温),充分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以及热量散失对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加入盐酸的总体积(V)/mL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溶液温度变化(△t)/℃

△t1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中△t1的值为25℃ B . 根据表中数据不可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C . 若改为加入20%的盐酸,当加入总体积为6mL时,溶液温度变化大于16.7℃ D . 当加入盐酸总体积为10mL时,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仅有Na+和Cl-
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原因是,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 C .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用洗洁精去除油污与汽油去除油污利用的都是乳化作用 B .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后所得溶液的pH=7 C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则核内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