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知识点题库

有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           

A . X一定是BaCl2 B . X一定是Ba(NO3)2 C . 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 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u2+ NO3- Na+ OH- B . OH- Na+ CO32- H+ C . Na+ K+ CO32- Cl- D . SO42- OH- K+ NH4+
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硫酸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过滤所得滤液,一定呈碱性 B . 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一定会出现白色沉淀 C . 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一定会出现白色沉淀 D . 向过滤所得滤液中通入CO2 , 一定会发生反应
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 (1) .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如图1)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

  2. (2) 【探索发现】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②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③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

室温下,在pH=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K+、Cl、SO42、OH B . Na+、SO42、NO3、CO32 C . NH4+、Cl、NO3、SO42 D . Ba2+、NO3、Cl、SO42
我们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碱性溶液和碱溶液:包含关系 B . 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并列关系 C . 氧化物和化合物:交叉关系 D . 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
                  
  1. (1) 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有的实验侧重于观察和描述,属于观察和描述型实验;有的实验侧重于对一个问题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系统探究,属于问题探究型实验。据此可将实验B与实验①归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②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A

    B

    C

    D

  2. (2) 在九年化学书附录I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中,有些物质溶解性用“—”表示,说明该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会发生“水解”反应。

    例如碳酸铝遇水就会发生“水解”反应:Al 2(CO3)3+ 3H2O=2Al(OH)3↓ + 3CO2↑,据此信息请同学们写出碳酸铁(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与碳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②(答两点)。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B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 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 . 有机化合物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B . 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都有吸水性,则都可用于干燥CO2气体 C . 碱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显碱性 D . 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则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的家乡是座美丽的滨海小城,这里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下图是某设计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663417025

  1. (1) 步骤①是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是膜法或多级闪急蒸馏法,分别是利用了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不同进行分离。证明所得淡水中不含氯化钠的化学方法是
  2. (2) 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可以使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离子透过。从而除去浓海水中的Mg2+、SO42-、Ca2+ , 若用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 , 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写离子符号)。
  3. (3) 过程③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因为
  4. (4) 如果要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资源,过程④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5. (5) 2017年5月18日,在我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图片_x0020_100002

    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如图),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③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易导致大量气体泄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 .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 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B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 . 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 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酸、碱、盐之间有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 (1) (知识回顾)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 (2)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用品包括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段时间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证明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

  3. (3) (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实验探究)取等量的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钡溶液于两个烧杯中,分别向其中逐滴滴加X、Y两种液体,利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利用电导率传感器采集数据,得到图1、图2。

    (实验分析)

    ①根据图1、图2,X、Y两种液体依次为(填字母)。

    A 氯化钠溶液          B 硫酸钠溶液        C 蒸馏水 D 稀硫酸

    ②请填写下表:

    图像

    烧杯中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图1

    图2

    ③图1中,a点所示溶液的溶质是(酚酞除外):图2中,b点所示溶液的电导率不为零的原因

学习化学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明确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用废铜屑和石灰石经过一系列反应就可以制得农药波尔多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说明: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假设废铜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影响下列反应及现象)。

  1. (1) 波尔多液是由(均填化学式)C和F配制而成的;
  2. (2) 石灰石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A和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C的现象为
  4. (4) 查阅资料可知: 物质,与流程图中得到C物质的实验方案相比,该资料所提供的方案的缺点是(写一条)。
某省中考实验考试中有一个题目是“四种常见溶液的鉴别”,题目要求用酚酞和碳酸钠两种溶液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四种溶液,实验过程中的废液都倒入污物瓶。正确实施实验结束后,污物瓶内液体呈红色,瓶底有少量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少量沉淀一定是碳酸钙,那么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呢?

  1. (1) (作出猜想)同学甲根据瓶中废液呈红色猜想废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乙同学猜想一定有氢氧化钙,他俩的想法一说出就遭到同学们的反对,原因是
  2. (2) 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酚酞和

  3. (3) 不能确定的物质有三种: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钠;③氢氧化钠

    为进一步确定该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做如下研究:

    (进行实验)同学丙利用实验台上的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同时推理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

  5. (5) (反思与交流)①该废液倒入下水道之前需经处理至中性。

    ②若正确实施实验结束后,污物瓶内液体呈无色,要想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可以选择下列物质(选填字母)。

    A铜         B氧化铁        C碳酸氢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
  2. (2) 图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向漏斗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原因是
  2. (2) 乙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3. (3) 丙实验是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向试管①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通过试管②中产生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下图试管中均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相应试剂探究其化学性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试管B中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3. (3) 写出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同学们发现试管C、D中均无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于是又进一步探究:

    【实验探究】

    ①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已发生反应。

    ②怎样证明C中也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方法很多,其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反应前后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如在C中先滴加,再加入盐酸后,溶液颜色由,说明已发生反应。

  5. (5) 【实验规范】: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倒入下水道 B . 倒入废液缸 C . 带出实验室
酸碱盐种类繁多,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 (1) 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因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填化学符号)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的原因;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2. (2) 下列各组物质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 NaCl、MgSO4 B . (NH4)2CO3、K2SO4 C . KNO3、BaCl2 D . Ba(NO3)2、CuCl2
  3. (3) 下列试剂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稀硫酸 B . 碳酸钠溶液 C . 酚酞溶液
  4. (4)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为探究其是否完全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样品溶解,滴加适量饱和石灰水,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都能达到目的吗,为什么?
  5. (5) 老师建议将(4)中该同学方案 进行定量化处理:取10g样品溶于足量的水,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称其质量为2g,请通过计算说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某中学九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当地一所化工厂的废水成分、废水净化方法及废水再利用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探究废水成分

【参观调查】同学们实地参观了该化工厂,在同技术人员的交谈中得知,车间废水中含有酸性物质。

【猜想假设】该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

【教师指导】BaSO4、AgCl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1. (1)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

    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工厂废水中不含的原因是

  2. (2)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任务二:模拟废水净化方法

    【实验模拟】工厂为同学们提供了100mL废水,在实验室里,同学们模拟工厂中废水净化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向盛有废水的烧杯中加入将其调节至中性

    ②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静置,明矾的作用是

    ③将静置后的废水慢慢注入下图所示的废水净化装置中,装置中的X是

    ④在过滤后的水中加入少量漂白粉,搅拌,备用。

  4. (4) 任务三:交流废水再利用

    【小组交流】净化后的废水可再被利用,例如(写1条)。

    【成果分享】通过项目化学习,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工业生产不仅可为人类创造财富,还可以通过工业化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