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题库

根据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 CO2不能燃烧 B . CO2不支持燃烧 C . CO2密度比空气大 D .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一种单质 B . 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原子和氧分子 C .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 二氧化碳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

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生成水
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比空气的密度大,常用于灭火
③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验证水的组成
④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都含有氧分子  B . 都能供动物呼吸 C . 都不溶于水 D . 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 (1) 气体制取.按如图甲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是 .原因是 .

  2. (2)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

    可观察到塑料瓶 . 说明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 ;② .(合理即可)

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F气体制取与性质的组合装置,打开活塞K,很快看到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为:

  2. (2) 小华用G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位置过高,他调节试管过度需要操作的旋钮是

  3. (3) 利用A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5. (5) 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 (6) E装置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7. (7) F装置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红色火焰产生 C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像倾倒液体一样由集气瓶倒进烧杯中 D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镁和盐酸反应吸收热量,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B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 .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D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碳酸氢铵受热时发生的分解反应为:NH4HCO3=NH3↑+CO2↑+H2O,分析后回答.
  1. (1) 加热NH4HCO3时,闻到一种刺激性气味,由此推测生成物中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2. (2) 该反应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 其主要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 .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 . 干冰可用于制造人造云雾 C .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 . 观察颜色    D . 闻气味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   )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进入地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 B .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D .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测pH值
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b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填代号)作为发生装置。常温下,下列收集氧气的方法不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3. (3) 用装置E收集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
  4. (4) 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家庭小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刚同学在家做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请你根据图示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注: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图片_x0020_1860456776
  1. (1) 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 (2) 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一块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如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的是()

图片_x0020_149639243

A .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 ④变红,③不变红 C . 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 .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 (1) 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
  2. (2) 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 (3) C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的性质是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证明分子不断运动

验证氧气已收集满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