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点题库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半坡原始居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七年级同学韩梅梅暑假去陕西旅游,导游提到“生活在黄河流域”、“住着半地穴式房屋”、“粟”等词句。请判断梅梅去的地方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半坡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北京人遗址
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元谋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居民           ⑤半坡居民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 D . ②③④⑤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半地穴式房屋、 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元谋人的生活 B . 河姆渡人的生活 C . 半坡人的生活 D . 山顶洞人的生活
某同学做了一学习卡片(如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 . 大汶口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居民 D . 半坡居民
按照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来排列以下内容(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黄帝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②③①④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它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这里的“它”指的是(    )
A . 原始农业 B . 原始畜牧业 C . 原始手工业 D . 原始商业
下列图片中,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特征的是(    )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半地穴式房屋         ④干栏式房屋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考古挖掘中出土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图片中,反映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实物资料是(   )
A . 猪纹陶钵 B . 彩陶盆 C . 骨耜 D . 铜鼎
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 半地穴式房屋 B . 打制石器 C . 稻谷 D . 彩陶器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距今11000~9000年,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火塘、蕪葬等,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动物遗骸,鉴定出了粟(如下图所示)和黍两种栽培谷物。据此,可以推断当时东胡林居民的生活状况是(    )

A . 采集狩猎向农耕定居的过渡 B . 使用旧石器并建立城邦国家 C . 制定“夏历”指导农业生产 D . 与“诸夏”长期交往并交融
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
A . 河姆渡人 B . 半坡人 C . 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
2020年8月11日习.平总书记就餐饮浪费行为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民以食为天”,我们应该节约、珍惜粮食。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和玉米 B . 水稻和粟 C . 粟和小麦 D . 小麦和水稻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他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 (1) 请将材料一图A和图B中的房屋与居住其中的原始居民对号人座(填序号A.B即可)。影响这两种原始居民建造两种不同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

    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人”的人是谁?
  3. (3) 材料三所述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秦国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一个工程,请写出该工程的名称。该: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考古学家在下面哪一个人类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恰当地运用多种史料研究历史能够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这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伟大的创新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出上的西周青铜器利簋及利簋腹底的铭文拓片

 

材料二:

记述

文献出处

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

《史记》

材料三:

材料四: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外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王国维《古史新证》

  1.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 (2) 就史料的来源来看,材料三的图片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哪些 (写出图片编号即可)请按照范例,任选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其史料价值。

    示例:我选图1,骨耜是史前时期/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器,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见证了河姆渡人已经会制作农业工具

  3. (3) 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地下之新材料”的认识。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山顶洞人
如图出土的考古发现说明我国(    )

A . 原始农耕遗址分布广泛 B . 原始农耕生产力水平较高 C . 原始农耕水平领先世界 D . 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