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农工具和牛耕工具的使用 知识点题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政治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汉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二 经济发展篇
(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两例即可)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并说明其影响。
探究三 科技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上图反映的是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请写出这两项成就的名称与改进、发明者。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 (1) 最早使用材料一中图一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 (2) 被史学界称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4. (4) 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磨制石器    ②打制石器    ③铁制农具    ④青铜工具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①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青铜器主要用途?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
  2. (2) 结合所学知识,在推动“社会的大变革”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通过对以上几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问题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1) 图一中的农具由什么材质制成?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了手工业中哪一技术的进步?
  2. (2) 材料二中的文物出土于山西的战国墓葬中,其中牛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3. (3) 以上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起了什么作用?
  4. (4) 今天我国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牛耕。对此,你有何感想?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 灵梁的开凿 B .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 曲辕犁的制造 D . 筒车的使用
春秋后期,农业生产有了怎样的进步?(  )
A . 使用打制石器 B . 使用磨制石器 C . 使用青铜农具 D . 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
请写出下列远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

①北京人、山顶洞人---

②半坡人、河姆渡人---

③夏、商、西周---

④春秋时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当今的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制度创新】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为了国家的稳定统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经济创新】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文化教育创新】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1. (1)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下边图片代表了什么变法?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2) 筹建新中国成立时,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打算设立了什么制度?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 (3) 观察下图,指出以下两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期

  4. (4) 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 . 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C . 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 . 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意思:干公田偷懒,干私田积极性提高)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
A . 分封制的推行 B . 百家争鸣的活跃 C .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 . 连年战乱的影响
下图中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 钻孔石斧 B . 骨耜 C . 铁犁铧 D . (青)铜铲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关于这个时期说法错误的是(    )

①战争连绵不断  ②国家剧烈动荡  ③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④生产力飞跃进步  ⑤经济重心南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⑤ D . ①③④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B . 西周初年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C .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 D . 虽然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但他仍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 B .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C .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D . 各国之间的激烈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 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很大改进,当时得到使用和推广的是(            )
A . 铁制农具和马耕 B . 青铜器和牛耕 C . 木制农具和牛耕 D . 铁制农具和牛耕
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学习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据【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材料三 :下图是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牛尊”,牛鼻穿孔,带环。

  1. (1) 观察材料一的年代尺,并将缺失信息补充完整。
  2. (2) 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三类。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属于何种史料,概括两则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按照《鲁史》所记,242年里鲁君朝王仅三次。鲁是周公的后代,与王室最亲近,朝贡几乎全废,其他诸侯的朝贡自然不会比鲁多一些。……平王东迁后,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取得政治上的最高地位,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也不得不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中依据材料“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 (2) 材料二“卫鞅”指谁?体现卫鞅的什么主张?从材料中分析卫鞅这些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4. (4) 春秋时期,和铁制农具同时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是什么?这些新式工具和技术有什么作用?
  5. (5) 根据材料三,写出周天子与诸侯关系的变化。
  6. (6) 材料三所体现的变化,是因为哪一种政治制度瓦解?这一制度确立于何时?在确立初期有何作用?
  7. (7) 春秋时期齐国和战国时期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共同原因对我们今天有哪些启示?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