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知识点题库

“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

A . 西周 B . 春秋 C . 战国 D . 秦朝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    )

A . 齐国 B . 楚国 C . 秦国 D . 燕国
初一同学参加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小明收集了许多历史资料,但被小芬不小心弄乱了次序,请你帮助小明把混乱的资料重新对号入座。(要求把字母填入对应的表格)

  1. (1) A.以“德”治国,以“礼”成为行为规范

    B.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D.兼爱、非攻

    E.人应该和自然和谐发展

    F.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要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人物

    老子

    孔子

    庄子

    孟子

    韩非

    墨子

    思想

  2. (2) A.退避三舍    B.问鼎中原   C.围魏救赵

    D.鱼腹丹书   E.破釜沉舟    F.指鹿为马

    人物

    孙膑

    楚庄王

    晋文公

    陈胜吴广

    项羽

    赵高

    成语

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文明的起源 D . 国家的产生
王老师从网上搜集到下面三则资料做课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王老师的课件内容应属(  )

①桂陵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A . 西周兴亡 B . 春秋争霸 C . 战国称雄 D . 商鞅变法
山西素有“中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有关山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战国时期发生在山西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 B . 明清吋期,山西的晋商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西周时期,中央政府在山西设县管辖 D . 山西籍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小明喜欢看连环画,他刚从一位爱好者那里看到了一本《三家分晋》的连环画。根据我们所学知识,这里的“三家”指的是(    )

A . 赵、魏、韩 B . 楚、燕、齐 C . 韩、齐、魏 D . 赵、魏、燕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由晋国分裂而来的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 .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观察战国七雄的示意图。

填出A,B,C,D对应的国名。

战国时期是(    )
A . 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 B . 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 C . 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 D . 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对比如图两幅历史地图,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

A . 思想大繁荣 B . 生产大发展 C . 战乱中孕育统一 D . 井田制遭到破坏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七雄”是指(   )
A . 吴、魏、燕、赵、楚、秦、韩 B .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留存至今的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馆的八大镇馆之宝之首,它可能出土于下图中何处?(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B . C . D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战国、秦朝、元朝)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据图1、图2、图3的形势图信息,判断图1、图2、图3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要求。

材料一

年代

文化遗存

地点

新石器时代

早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仰韶文化

黄河中上游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3000年前)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红山文化

北方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三星堆文化

长江上游

材料二   战国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边地逐渐繁荣,就在郡下分设若干县。在内地,由于征战频繁,也需置郡专司军事,最终便形成以郡统县的行政格局。

                             ——摘编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早期文明主要出现的流域。
  2. (2) 根据材料二,简析战国时期地方设县置郡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
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    )
A . 燕韩赵 B . 魏秦韩 C . 韩赵魏 D . 齐魏赵
某中学的学校广播站正在播送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为了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某校七年级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这一时期的图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问题,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图片展示]
变化的形势


时代的智者


先民的创造


[图中学史]

  1. (1) 举出图1所示时期出现的三位霸主,图2所示时期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2. (2) 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3. (3) 图3所示人物是谁?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什么样的文化局面?他们的学术争论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5. (5) 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6. (6) 图8记录了谁的伟大功绩?你怎样评价该工程?
  7. (7) 结合以上图片,总结一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显著趋势。
如图历史信息反映的主题为(    )

A . 春秋时期的动荡不安 B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C . 学术思想领域的活跃 D . 早期国家的建立
“长平之战,血流瀑卤。”“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这些都是古人对长平之战的描述,关于这场战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长平之战是一次著名的秦楚大战 B . 退避三舍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平之战期间 C . 长平之战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战争惨烈等特点 D . 长平之战的胜利标志着秦国完成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