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知识点题库

请根据下列的朝代尺填写相关内容:

【夏】──【A】──【西周】──【春秋】──【B】──【秦朝】

  1. (1) 请填写字母A、B两处所代表的朝代名称:A代表的朝代是: B代表的朝代是

  2. (2)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的产生,是由建立的。

  3. (3) 请写出B时期中后期“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它在公元前260年的(填战役名称)中大败赵军,使它已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

  4. (4) 春秋末期,争霸战争主要在南方的国和越国之间进行,吴王阖闾先成为霸主,后越王卧薪尝胆,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5. (5) B后期,强大的秦国与六国之间分别使用的策略是连横和,其中最突出的主张这两种策略的人物是和苏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 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随从作战 亲属和功臣(诸侯)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一种什么制度?此项制度的实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2) 材料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3. (3) 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

  4. (4) 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哪一年?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

A . 商鞅变法 B . 长平之战 C . 楚庄王称霸 D . 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战国初期,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

A . 韩、赵、燕 B . 韩、赵、魏 C . 楚、燕、齐 D . 赵、魏、秦
战国时期,旧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动。这个“旧制度”是指(    )

A . “禅让”制 B . 王位世袭制 C . 奴隶制 D . 中央集权制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下列成语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围魏救赵   ②酒池肉林   ③退避三舍   ④破釜沉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②①③④
“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指的是(    )
A . 尧舜禹时期 B . 西周时期 C . 春秋时期 D . 战国时期
看图,回答问题

  1. (1) 填出图中A,B,C,D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
  2. (2) 利用历史典故可以帮助我们识记历史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较多,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如“管仲相齐”、“尊王攘夷”、“葵丘会盟”、“纸上谈兵”等。你还知道其它吗?请写出两个春秋战国时相关的成语。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 . 吴国 B . 晋国 C . 齐国 D . 越国
中国有许多成语典故出自历史,如“卧薪尝胆”与吴越争霸有关。与“纸上谈兵”这一成语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马陵之战 B . 桂陵之战 C . 城濮之战 D . 长平之战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魏国是战国前期的超级强国。它的开国国君魏斯,一连任用了三位人物,即李悝、 西门豹、吴起,他们的变革使魏国变得富裕而强大。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出援军,总司令田忌,参谋长孙膑,采取攻 击敌人所必救的战略,统率齐兵团直接进入魏国本土。庞涓果然回救,在桂陵陷入埋伏, 大败而归。桂林之战使魏军受到重创,魏国的霸权遭到削弱,提升了齐国的威望。

——摘编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①魏国是春秋前期的超级强国。

②魏国是通过一系列变革而强大起来的。

③桂陵之战是在赵、魏之间展开的。

④桂陵之战使魏国霸权地位丧失。

⑤“围魏救赵”的军事策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①齐国    ②燕国     ③楚国    ④赵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湖北有《楚天都市报》,河北有《燕赵都市报》,陕西有《三秦都市报》,山西有《三晋都市报》。这些地方报纸中,带有明显的地域名词“楚、燕、赵、秦、晋”。其中,在战国时期已经消失不见的诸侯国是楚国。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最终如图所示,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B .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C .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D .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图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图二   战国形势图

材料三: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楚、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他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地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 也为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

材料四: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1. (1) 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 (2) 观察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指出图中诸侯国从数量上和疆域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 化?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四谈一谈,你认为变法的内容会得到什么人的支持?或者会得到什么人的 反对?(任选一问进行回答,并说明理由)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春秋战国时期重大变革的感悟。(言之有理即 可)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下列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第 4 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 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 6 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 7 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8 课:百家争鸣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1. (1)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上图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该房屋构造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
  2. (2) 【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有哪些?(各答出一点即可)
  3. (3) 【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战役。
  1. (1) 秦军主力被歼灭的战役
  2. (2) 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的决胜激战
  3. (3) 武王伐纣的决胜战
  4. (4) 与赵括、成语“纸上谈兵”、战国几个关键词相关的战役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题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

A . 西周时期 B . 春秋时期 C . 战国时期 D . 商朝时期
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形势图,这一时期是(    )

A . 西周时期 B . 春秋时期 C . 战国时期 D . 秦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