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知识点题库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

A . 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 .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 . 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 . 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

A . 汉武帝时 B . 魏晋时期 C . 隋文帝时 D . 隋炀帝时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 赵嘏

  1. (1) 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

  2. (2) 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 (3) 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

  4. (4) 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⑴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⑵在科举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各有何贡献?
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请回答:

  1. (1) 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时?

  2. (2)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创立并逐步完善哪一时期?

  3. (3) 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两个方面说一下,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与隋唐时期相比发生的变化。

  4. (4) “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表明明朝科举制度与秦朝焚书坑儒的目的相同,这个目的是什么?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得以参与政权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不利于封建统治 ⑤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⑤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历代都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作诗赞叹:“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1. (1) 材料一的“新科进士”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确立的时间是何时?依据材料二,归纳这一制度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这一制度有何新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危害?

  3. (3) 材料二中的“秦焚书”和明朝对该制度的变化,二者共同目的是什么?清朝为达到同一目的,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三:《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个皇帝在位时期?这个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积极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个官职的目的。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推行什么制度?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道《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
A . 行省制度 B . 三省六部制度 C . 中央集权制度 D . 科举制度
泉州市区有条状元街,与“状元”一词有关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九品中正制 C . 科举制 D . 三省六部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 . 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设立进士科 C . 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推动教育发展 D . 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科举制 D . 三省六部制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唐朝受惠于这条河流很多。唐承隋创设的科举制并有所改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明,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三彩及唐诗中,骏马、骆驼和胡人,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这也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表现。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传播文化的使命。唐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等级国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 (1)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   )
  2. (2) 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
  3. (3)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
  4. (4) 唐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
  5. (5) 唐朝文明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隋唐考试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考试制度与近代文化》       

  1. (1) 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考试制度的特点。)简要概括该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选拔人才的依据是什么?该制度是由谁正式确立的?这一制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3. (3) 该制度的创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全球通史》一书指出:“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2000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最直接的作用是(    )
A . 为普通士人做官参政提供了机会 B . 为唐朝盛世局面出现奠定基础 C . 钳制了广大士人的创新思想 D . 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材料三: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

  1. (1) 写出材料一的君主名称。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为了“存百姓”而采取的措施。
  2. (2) 写出材料二“该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位“伟大僧人”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另列举一例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
  4. (4)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至少写出三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1. (1) 材料一唐太宗所自诩的“英雄入吾彀中”是靠唐朝的哪一种制度保证的?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繁荣局面的形成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启示?
如表反映了东晋至北宋时期官僚群体中寒门仕子所占的比例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所占比例

4%

17.2%

24.5%

44%

A . 财政收入的增加 B . 科举制度的发展    C . 宰相事权的分化 D . 中央集权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