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知识点题库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如图所示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③②①
对外开放,通过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博采众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开放也显得更为重要。回顾历史,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 (1) 秦汉时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大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此时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什么?到了隋唐时期中外交往更为频繁,唐与哪些国家的交往尤为突出?(任举两例)

  2. (2) 《全球通史》中提到“……但是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什么史实能说明宋代对外交往远超以往?(请举一农业方面的事例)

  3. (3) 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中国外交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面对侵略中国人奋起反抗。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的什么史实能说明这一变化?结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面对上一问中提到的外交形势的新变化,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如何调整的对外政策?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综上所述,请为当今我国的外交提供一条合理的建议。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个时期历特征概括最恰当的是(    )

A . 帝国的空前繁荣 B .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C . 近代社会的曙光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线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主建立的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逾160组珍贵文物。展览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

材料二:《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 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 (1) 汉武帝时帝国最为强盛。列举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的两项措施。

  2. (2) 展品之一石天禄神兽像是汉代的祥瑞之物,像老虎又像狮子。狮子生於中亚一带,未见於中原地方。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好奇地问:“为什么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对此加以解释。

  3. (3)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4. (4) 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盛世对今天的主要启示。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隋、唐、五代十国、兀、宋、明、清 B .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C . 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 . 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指(    )

A . “康乾盛世” B .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C . 从元中期到明前期 D . 隋唐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西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材料三:从康熙到乾隆,都奖励开垦荒地,重视兴修水利,大规模治理黄淮水患,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带已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16世纪传入我国的高产作物甘薯和玉米,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栽培。……到乾隆中期,清朝耕地面积大量增加,人口迅速增长,突破了3亿,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的疆域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这两个朝代管理地方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他”的历史功绩。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盛世?期间清朝统治者怎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4. (4) 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概括学习的主题。
17世纪末,当沙俄侵略中国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组织两次反击战打败沙俄的皇帝是(    )
A . 顺治 B . 康熙 C . 雍正 D . 乾隆
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    )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都曾经定都在北京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史实排序(    )

①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开通      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

③我国版图达到历史上最大      ④我国第一个统封建国家建立

A . ①④③②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①②③
明、清(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可以概括为(  )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由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

蒙古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 . 注重因地制宜 B . 提倡民族自治 C . 强化军事管理 D . 重边疆轻海疆
清政府于1686 年至 1842 年三次编纂、修订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 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 (   )
A . 明晰了各行省边界线 B . 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 C . 有效履行了国家职权 D . 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地区

时期

措施

西北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边疆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

康熙时期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五世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时期

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时期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幸程》,实行全瓶掣签制度

东南

康熙时期

设置台湾府,东属福建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推行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安定边疆的方式。(两种方式即可)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材料三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4. (4) 材料四地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两点认识即可)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
A .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 . 《尼布楚条约》 C . 瑷珲条约》 D . 《北京条约》
班级某小组正在开讨论会,是关于“平定噶尔丹叛乱”“中央册封达赖、班禅”“金瓶掣签制度”“土尔扈特部回归”等内容,你认为主题应为(    )
A . 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B . 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强硬措施 C . 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D . 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下图为清代避暑山庄麗正门匾额,非常罕见的用满、藏、汉、维和蒙五种文字刻写。这反映了清朝(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B . 与少数民族频繁通婚联姻 C . 推广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 D . 积极开拓与经营西部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