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题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 B .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C . 五四运动前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农民阶级 D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强调(   )
A . 用暴力反击复古尊孔逆流 B . 用改良的方法进行新文化运动 C . 民主与科学并重 D . 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
材料: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摘自《胡J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哪些事件?
(2)列举“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的自救活动(至少三项)?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由谁承担?

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依据所学回答:

  1. (1)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 (3)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 (4) 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高举的两面大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举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

材料二: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材料四:如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幅漫画。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简要回答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什么?请列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名称。

  2. (2) 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梁启超的言论是为哪一事件进行的宣传?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4. (4) 材料四中提到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主阵地是什么?

  5. (5) 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件大事,也反映了中国的近代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呈现出什么特点?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  )

A . 反对尊孔复古 B . 反对外来侵略 C . 反对封建主义 D . 主张民主共和
近代某位著名人物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一篇文章,内容如下:“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易张,青年们应‘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位著名人物是(    )
A . 孙中山 B . 张謇 C . 陈独秀 D . 康有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 (1) 为实现材料一中的“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等掀起了什么运动?
  3. (3) 材料三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图示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 . 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 . 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 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 (1) 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四场运动的名称。

  2. (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 (3)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待西方文化?

  4. (4) 图3中这位历史人物曾经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5. (5) 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所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

他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他是(    )
A . 康有为 B . 陈独秀 C . 李鸿章 D . 曾国落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山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 (1)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 (2)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3. (3)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 (4) 保存党和红军基干力量的战略转移——
历史学习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熏陶、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指导)

材料一: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励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旧思想,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本质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

(政治先驱)

材料三:此一省欲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四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孙中山《与陈天华等的谈话》1905年

材料四: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

——华盛顿在向国会交出军权仪式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马克思在“理论上”和“写作上”的重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代表人物有谁?(列举一个人物即可)
  3. (3) 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互相联络”建立了什么组织?
  4. (4) 材料四中“赋予我的使命”指的是什么?
  5. (5) (科技发明)科技给社会带来变化。写出以下两位发明家的名字。

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诗人、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专门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并得到了鲁迅等人的大力赞扬。从此,“她”字和“他”字开始并用。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 . 主张男尊女卑 B . 提倡男女平等 C . 承认男女有别 D . 宣传女权至上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的旗帜是(    )
A . 民主、共和 B . 自强、求富 C . 民主、科学 D . 民族、科学
综合探究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化历程看,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思想学习三阶段的探索,请列举出“器物”“制度”“思想”学习的实例。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1898 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图片_x0020_100005

——摘编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材料三:孙中山领导的这一场解放运动,即使最后还是输了,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100周年了,现在回头看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会热血澎湃。因为这是中华儿女的一起重大崛起。

——《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

材料四: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提起这个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 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该“变法”在政治领域的内容。
  3. (3)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最后还是输了"?既然“输了",为什么还认为它是“史无前例的胜利”?
  4. (4) 材料四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哪一运动?该运动前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 (5)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要把握历史事件实质,抓住历史事件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新文明开道)

材料一: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青年谱写赞歌)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缔造希望起点)

材料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雾访旧踪。”

——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1. (1) 材料一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吹响这一历史事件号角的人是谁?
  2. (2) 材料二中“学生的爱国行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哪句口号最能反应此次运动的性质?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3. (3) 上述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 (4) 材料三中的“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大会成功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 (5) 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