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知识点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背景:华北危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①时间:1935.12.9  
②地点:北平。
③领导:中国共产党 。
④主力:北平数千名学生。   
⑤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
⑥结果:遭到镇压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⑦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知识点题库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队伍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 . 1912年前后 B . 1931年前后 C . 1936年前后 D . 1937年前后
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的精神,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一开始就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他指出:“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大陆诞生了32个独立国家,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 (1) 1935年下半年,日本在中国哪一地区策动了一系列侵略活动?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针对时局提出的革命策略。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和非洲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的共同经验。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一二·九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毛.泽东在1935年12月27日指出“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以上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
A . 推翻清朝统治 B . 打倒北洋军阀 C . 抵抗日本侵略 D . 争取和平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三省。

材料二: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病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材料三:1937年夏,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也立即行动起来,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 (1) 材料一事件发生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民族英雄是谁?
  2. (2) 材料二中北平的学生掀起了哪场爱国救亡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中学生们提出的口号一例。
  3. (3) 材料三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什么?此后,日军制造了哪一侵华暴行?
  4.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结果如何?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青年学生掀起了(    )
A . 五四运动 B . “华北自治运动” C . 九一八事变 D . 一二·九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变,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上的讲话(1933年9月23日)

材料二:和平未到最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间的全面战争,金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三月间,总统(蒋介石)明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尤以积各路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为要。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

材料四:我们的战略方舒,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1. (1) 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2. (2) 据材料二,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
  3. (3) 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抗日战略的异同。你认为是哪些共同因素导致二人采取这种战略?
“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用武力保护华北!”与这些口号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 彻底改变了蒋介石反共立场 B . 掀起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 C . 无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D .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一二·九运动背景: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对日妥协。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北平学生发出这痛感的历史背景是(   )
A .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 .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
  1. (1) 原因:日军兵力、国内资源紧张。
  2. (2) 表现:对国民党政府进行,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3. (3) 影响:亲日派公开叛国,于1940 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4. (4) 中共措施: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北平学生发出这痛感的历史背景是(    )
A . 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D .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1935年12月9日,首先发出这些抗日救国呼声的是(    )
A . 上海工人 B . 西北国民党将领 C . 北平青年学生 D . 东北沦陷区难民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关键词“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上(   )
A . 五四运动 B . 一二·九运动 C . 五二〇运动 D . 五卅运动
促进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到来的事件(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一二·九运动 D . 洋务运动
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的含义是指(    )
A . 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 . 日军攻占山海关 C .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D .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
“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1935年12月,天津《大公报》刊登了《北平数校学生昨举行请愿,向何部长提出六项希望》的通讯,通讯报道了北平各校学生发出抗日救国的怒吼声及其请愿后举行游行示威被捕的情况。与该通讯报道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一二·九运动 D . 七七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