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点题库

八年级1班同学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2)两次分别与谁的国民党合作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后果?
(4)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二   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材料三   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大屠杀,他们认为:“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1.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述“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哪一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重大胜利?面对日军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

  3. (3) “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 (4)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如何使中日关系友好、正常的发展?

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列两副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轴一:

时间轴二:

  1. (1)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曾三次攻占当时中国首都,请在时间轴找出其中两次攻占当时首都的时间,并回答出相关的侵华军队。

  2.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并指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

  3. (3)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时期,并分别说明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

  4. (4)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以上史实给我们哪些历史启示?

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A . 柳条湖事件 B . 九一八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七七事变
【不忘屈辱历史,弘扬民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需修补者,自应给于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驻守在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军队,是二十九军的金振中营,全营官兵在吃饭、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请你谈谈对“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任便立法治理”这句话的实质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的名称。在这一学说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请列举1例

  3. (3) 卢沟桥事变对中国当时的国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你谈谈对“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所体现的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解,一点即可。

图中的“命令”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 .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  )

A . 柳条湖事件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从1936年起,中国共.产.党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中共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有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该材料表明(    )

A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 . 中共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C . 国共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时间标志战线影响原因
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4~19271924.1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第一次分裂土地革命1927~193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1937~1945
抗日统一战线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二次分裂解放战争1946~19491946.6 撕毁“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1. (1) 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 (2) 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3. (3) 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4. (4) 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5. (5) 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今年(2017年)的8月1日将迎来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这支英雄的军队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卓越功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军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2) 红军在革命历程中最艰难的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描述了红军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是如何克服的?除天然险阻外,红军内部还遇到了人为造成的险阻,主要指什么?

  3. (3) 长征结束后,红军又开始了什么新的历史使命?结果如何?
  4. (4) 你从长征的红军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中国共.产.党是没有特殊利益的政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政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湖南农民彭立成于1974、1980、1984年春节时贴的对联分别为:“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远跟党走”。彭立成家是中国现代农村千万农民家庭的一个缩影,“永远跟党走”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1. (1) 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民主革命的转折”具体指什么转折?
  2. (2)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对当时的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二中,图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得益于党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源于中共哪次会议提出的改革开放总方针?
  5.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 .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 . 全国性抗战局面形成 D . 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今年年初,一场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随着春节期间频繁的人员流动,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迅速攀升,给每个人的心灵都蒙上了一层恐慌的阴影。疫情来袭,举国迎战,众志成城,目前疫控形式已大为好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也曾众志成城,挽救我国民族危亡。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 . 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 . 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D . 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保证了图A胜利进军的是;保证图B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下图所示臂章再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臂章中的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1932年 B . 1942年 C . 1943年 D . 1944年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材料表示(   )
A .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B . 共.产.党放弃对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权 C . 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彻底弥合 D . 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在民主革命阶段,下列各项与国共两党合作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①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新三民主义提出     ③井冈山会师     ④抗日战争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筹备于南京、出版于武汉、后迁至重庆的《新华日报》,可以说是周恩来一手领导创办的。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周恩来提出要在国统区办宣传抗日的报刊。经过他多次与国民党交涉,并直接领导报刊的筹备工作,到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刊《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创办。

——摘编自董小玉《抗战烽火中的报春花-简述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中的贡献》

材料二:题32表为1941年《新华日报》关于美国援助苏联的评论文章一览表

日期

文章题目

日期

文章题目

1941.01.24

《美国撤销对苏“道义禁运”》

1941.02.09

《美苏关系》

1941.06.13

《苏英美团结益坚强》

1941.06.16

《热烈欢迎苏美协定》

1941.07.31

《同盟国应尽力援苏》

1941.08.06

《美苏更加接近》

1941.08.09

《读美苏正式换文》

1941.08.17

《罗丘致斯大林函》

1941.09.05

《英美赴苏代表团》

1941.10.15

《发挥伟大的援苏力量》

1941.10.25

《中苏英美密切的联合起来!》

1941.11.22

《加强和扩大援苏反德运动》

——摘编自《新华日报(影印版,1-25册)》

材料三:1946年7月,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因反对独裁统治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重庆《新华日报》从次日开始发表新闻和评论,揭露事件真相,转载延安《解放日报》社论,驳斥《中央日报》掩盖“杀人者”的宣传。《新华日报》以《追悼李闻大会特刊》,报道了重庆6000余人和上海各界5000余人召开的追悼大会。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该报在国统区坚持了9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共出版3231期。

——摘编自刘建明《红色报刊向人民报刊的转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华日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华日报》报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点出现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华日报》停刊的原因。综合上述所有材料概括其办报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