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摆脱不了政治环境的影响。综观国共关系史,随着两党关系的演变,共.产.党对蒋介石的评价也有不同。自西安事变以后,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1937年到1945年期间。如:1938年在延安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说过“国民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第二个是蒋介石”。1945年。共.产.党也公开表示,“承认蒋先生的领导,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地位。”但是,在1946年到1949年期间,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又发生变化,斥之为“人民公敌”、独夫民贼”。还有大众流传的“蒋该死”、“蒋匪帮”之类,就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问题:
(1)分别结合1937年到1945年以及1946年到1949年的主要史实,简要分析共.产.党对蒋介石评价高低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列两副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轴一:如图一。

时间轴二:如图二。

  1. (1)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曾三次攻占当时中国首都,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其中两次攻占当时首都的时间写在答题位置,并写出相关的侵华军队

  2.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在时间轴找出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和“回归”的时间写在答题位置,并写出“分离”和“回归”的原因。

  3. (3)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是近代国共关系的真实写照。请在时间轴上找出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时期写在答题位置,并分别写出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意义。

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南昌起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9月15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图剿

1935年秋,昊起镇会师

1935年12月17日,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大学生示威游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两党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请回答:

  1. (1) 大事年表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成功转移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有了什么新变化?导致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 (2) 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哪些方面影响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3. (3) 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什么变化?中国革命的发展新趋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 (1) 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2. (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

《义勇军进行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指(    )

A .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C .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D . 20世纪30年代日本扩大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1. (1) 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

  2. (2) 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

  3. (3) 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

  4. (4)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

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    )
A . 新四军 B . 八路军 C . 九路军 D . 红四军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在近代挑起了两次侵华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辛亥革命》

材料二: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全国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胜利来之不易,皆归功于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

——北师大版教材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亡国条约”是指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2. (2) 材料二“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的起点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写出该事件对世界的影响。例举二例抗战中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依据材料二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 (3)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一胜一败,回眸历史谈一谈你的感悟。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 . 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 国民政府对目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 . 两安事变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创建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如图

材料二:1937年8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红军改变为新四军。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1949年4月20日晚,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像离弦的箭向江南驶去,敌人密集的炮弹落在渡船周围,解放军不怕牺牲,迎着敌人的火力冲…终于把红旗插在了“总统府”上。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四:如图照片首次发表在1951年《解放军画报》第四期扉页上,从此成为抗美援朝的标志。

  1. (1) 材料一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这一事件成为建军节的理由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红军的改编意味着什么?列举佩戴上图肩章的部队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一例。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红旗插在“总统府”上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 (4) 材料四图片中行进的军队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我国有何积极作用?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二者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因此它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内合作  爱国一家)

材料一:80年前,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共两党领导人运用高超的政治智能,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统一战线,创造性地实行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

——《国共两党合作筹备黄埔军校始末》

(兄弟阋墙  对峙十年)

材料二: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党外合作  誓死抗战)

材料三: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战争,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硝烟弥漫  全面内战)

材料四: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两党合作取得的最大革命成果是什么?
  2. (2) 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长征中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什么事件使红军转危为安?结合史实试用一例来说明。
  3. (3)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请在时间轴上标出这一历史时期的起止时间,并写出这个时期的名称。

  4. (4) 材料三中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 (5) 结合史实,判断材料四中毛.泽东所说的“转折点”是什么?
  6. (6) 结合材料中国共关系的史实,谈谈你的感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 (1) 请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请说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3.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哪个人物对这一思想作了系统的介绍,被称为中国传播这一思想的先驱?
  4. (4)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两次。请分别说出这两次合作的目的。
  5. (5) 纵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危亡屈辱沧桑】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民族觉醒举步维艰】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城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大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的皇冠落地,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民族复兴洗刷耻辱】

材料四: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

【民族独立当家作主】

材料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民族强盛统一在望】

材料六: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我们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习.平《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

【民族发展传承精神】

  1. (1)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如何理解“界碑”的含义?
  2. (2) 材料中“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代表哪个派别?列举他们当中的两个代表人物。
  3. (3) 材料中“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如何理解材料中“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
  4. (4) “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地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这一事件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 (5) 写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事件及时间(年月日)。
  6. (6) 针对台湾问题,我们国家提出了什么构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7. (7) 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汇聚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中汲取和弘扬哪些精神呢?
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徵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徵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这段话表明红军要改编为(    )
A .  东北抗日联军 B . 陕北红军 C . 八路军、新四军 D . 人民解放军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 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立场 B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 . 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D . 国共两党政治立场没有分歧
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合作实现:

⑴改编军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⑵发表宣言: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⑶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材料二: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1. (1) 材料中“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国共两院再度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建立哪一统一战线?
  3. (3) 国共两党的合作在近代史上取得了辉湟的战果。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国共两党继续合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都以北洋军阀为斗争对象 B . 都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C . 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 D . 在两次合作中孙中山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地区

时期

措施

西北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边疆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

康熙时期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五世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时期

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时期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幸程》,实行全瓶掣签制度

东南

康熙时期

设置台湾府,东属福建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推行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安定边疆的方式。(两种方式即可)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材料三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4. (4) 材料四地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两点认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