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知识点题库

关于斯大林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其形成标志是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 B . 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C . 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 有利于苏联以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 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 . 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 . 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 . 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斯大林模式”主要是指(   )

A . 政治上独裁、专制 B . 社会主义的一般模式道路 C .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 斯大林个人的领导风格和特点
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31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13年的2.6%增长为1937年的10%。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是当时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   )

A . 十月革命 B . 新经济政策 C . 罗斯福新政 D . 斯大林模式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

A . 新经济政策的成就 B . 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 C .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D . 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斯基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倒台了,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据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

材料二: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一个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据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嵗仍然是1卢布。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指出材料一中“政权”的名称, 该新政权建立后“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3. (3) 材料三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 20世纪二十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某班历史活动课上举行辩论赛,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表。该辩论赛的主题是(    )

正方:使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应充分肯定。

反方:权力高度集中,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长远发展。

A . 法西斯专政 B . 新经济政策 C . 斯大林模式 D .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斯大林模式 C . 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斯大林模式 D . 罗斯福新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

材料二: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材料三: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举措有哪些?
  3.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A . 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性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 . 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 . 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 D . 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 (1) 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距今已有多少年?
  2. (2)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什么刊物?
  3. (3) 中苏(俄)两国取得革命胜利所走的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
  4. (4) 材料二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僵化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5. (5) 想一想:中苏(俄)两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苏联全盘集体化运动开展后,全国各地互相竞赛,一些地方用武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在集体化高潮中,消极息工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少农庄中,收获粮食时的损失率高达20%-40%。下列对材料中农业集体化运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片面追求集体化的速度 B . 违背了农民自愿原则 C . 挫伤了农民劳动积极性 D .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道路和治国方略。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君主立宪政体是当时英国国情的产物 B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适合中国实际 C . 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D . “斯大林模式”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9 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俄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其近代化进程,但也步履蹒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改编

材料二 ……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三____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五    苏联在 1929 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 1941 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2. (2) 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3. (3) 材料三的横线上应该填写哪一年?“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
  4. (4) 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的创造性的“新”体现在哪里?
  5. (5) 材料五中,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消极影响?
从古至今,人类在探索之“路”上砥砺前行。“路”既踏在脚下承托现实,又伸向远方指导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形之路】

材料一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欧洲西南端的)两个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求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自《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又经过28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和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当前,国强民富、祖国美丽、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初露端倪。

【无形之路】

材料四  大萧条不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但是在苏联,却依靠着斯大林的一个独特的创造之路经过不到10年完成的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修改自《历史必修二》

【成长之路】

材料五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平提出。旨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1. (1) 开通这条“路”的使者是谁?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条路的作用。
  2. (2) 文中“欧洲人迈入大洋”指的是哪一事件?“走在最前列”的是哪两个欧洲国家?
  3. (3)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材料中提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分别是什么?
  4. (4) 文中提及的美国和德国在面临困难时选择了何种道路?斯大林的一个独特的创造之路具体指什么?
  5. (5) “一带一路”的提出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当今时代主题下,列举一例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在学习世界史过程中,某学生梳理、绘制了《苏俄(苏联)经济发展史》示意图,其中“政策③”指的是(    )

A . 新经济政策 B . 工业化政策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余粮收集制政策
1928—1940苏联国民经济增长表

项目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织物(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50

31

观察上表,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

A .   重工业发展迅速 B . 农业发展落后 C . 轻工业落后 D . 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有学者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但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是反对市场经济。该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 缺乏长远的经济发展规划 B . 延续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C . 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D . 放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