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的研究 知识点题库

很多年前,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在一次啄食中,无意打开了一户居民门外的奶瓶盖,并偷喝了牛奶(如图),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这样偷喝牛奶的方法.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大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 觅食行为 B . 后天性行为 C . 本能行为 D . 社会行为
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鹦鹉学舌 B . 白鼠走迷宫 C . 桑蚕取食 D . 小狗算数
下列关于人们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 B . 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范有害动物 C . 灭绝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D . 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和谐发展
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这一事件中,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

A . 学习行为 B . 社群行为 C . 取食行为 D . 领域行为
蚕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昆虫,有的同学注意到蚕总是吃食桑叶,不吃其他的叶子.为了弄清楚这是不是一种先天性行为,于是就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 (1)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做出假设:

  2. (2) 制定计划:

    ①实验用的蚕要选择

    A.个体大的    B.个体小的    C.刚由卵孵出的      D.孵化一段时间以后的

    ②将蚕分成组(填数字),分别放入桑叶和其他植物的叶子,以形成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③实验过程中不同组蚕的其他生活条件如温度等应保持

    ④对于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

    A.一只     B.两只    C十只      D.随便

  3. (3) 实施计划(略)

    得出结论:如果你的实验结果是刚孵出的蚕也是只吃桑叶,那么你的结论是:

下列关于鸟类与人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B . 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C . 猫头鹰、大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都捕食农林害虫 D . 鸟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小鸭①、②、③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
A . 先天行为 B . 条件反射 C . 本能 D . 学习行为
科学家研究涡虫的行为,如图A﹣D是实验的步骤和现象,请据图判断正误.

  1. (1) 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2. (2) “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学习行为.
  3. (3) 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繁殖行为(  )
A . 两性动物的识别 B . 求偶 C . 交配 D . 迁徙
蚯蚓要经过多次尝试,遭受多次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把几个木箱子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下列说法正确 (    )
A .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 B . 动物越高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C .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 . 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及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喝到牛奶,属于学习行为 B . 乳腺生物反应器是模仿动物的某种结构和功能发明的仪器设备 C . 把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鸭蛋,母鸡继续孵化,该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D . 某些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B . 学习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 . 狒狒群体内存在比较严格的等级次序,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D . 动物的社会行为不需要信息交流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 岛上,食物放在C 岛上,A 岛什么都不放,观察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 岛上找到食物。

②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 (1)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该组同学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结论是:
  2. (2) 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
  3. (3) 蚂 蚁是昆虫纲动物,其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4. (4)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验中的蚂蚁应该选择从蚁穴中找到的蚂蚁。  
研究动物的行为下列可采用的方式有( )

①实验室中 ②在家养的状态下 ③野外的自然状态下 ④笼子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动物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甲→丙→乙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发现:蚂蚁常常会取食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来没有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食物,他们想知道蚂蚁是否吃辣的东西,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蚂蚁数只,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浓辣椒汁、清水各一份。

实验步骤:

(a)取两小块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等量浓辣椒汁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b)将数只蚂蚁饿饲后(不喂水和其它食物),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滴入清水的一组起作用,选用数只蚂蚁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
  2. (2) 重复几次后,若加辣椒水棉花团周围都几乎没有蚂蚁,则说明
  3. (3) 蚂蚁具有对触角,对足,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4. (4) 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雄蚁、工蚁、之分。像蚂蚁一样营社会生活的动物很多,请举出其中一例,如
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根据仓鼠的大小制作迷宫。

    ②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从人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下图所示。

    ⑥分析柱状图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可见仓鼠的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2. (2) 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 . 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 . 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 . 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3. (3) 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甲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9.5

64.8

49.0.

35.0

  1. (1) 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性行为。
  2. (2)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环境的能力。
  3. (3) 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人自然环境中,请推测小鼠(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的能力可能最强。

  4. (4) 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乙所示) ,该结果可以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 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中甲为“迷宫”示意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267秒

第二次

193秒

第三次

 90秒

  1. (1) 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
  2. (2)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的作用。
  3. (3) 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B . “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 C . 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 . 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慢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