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点题库

如图所示,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A点.

  1. (1) 同时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分别记录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及两细绳的方向.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N.

  2. (2) 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结点也拉到O点,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 和细绳的方向.本步骤中将结点也拉到O点,是为了

  3. (3)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细绳套尽可能短一些 B . 橡皮条的伸长量越大越好 C . 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D . 拉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
如图甲为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

  1. (1) 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       

    A . 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 B . 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 .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 . 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2. (2) 如图乙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

    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

    的图示.F1、F2、F、F′中不是由弹簧

    测力计测得的力是(填字母).

  3. (3)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       

    A . 实验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钩住,水平反向拉伸,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B . 实验时,应保持绳套与纸面平行 C . 实验时,为便于计算,拉力F1和F2必须相互垂直 D . 确定拉力的方向时,应使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一些.
用木板、白纸、图钉、一根原长为5cm且劲度系数为100N/m的弹簧、两个弹簧秤(单位:N)、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和铅笔等器材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水平木板上铺白纸,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过O画一条标记线OD,弹簧的另一端拴两条细绳套;用两把弹簧秤互成角度拉细绳套,使弹簧的另一端沿OD拉至C点,如图甲所示.用铅笔描下C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记录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A与FB , 其中B弹簧称的读数FB=N;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10cm,通过计算得出弹簧的拉力F=N;可以判断FA与FB互成的角度为

②根据力的图示,作出FA和FB , 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力的图示,在图乙中作出FA与FB的合力F′

③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图乙中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 (2)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选填“变”或“不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ABCD为竖直平板,E、F两处固定了摩擦不计的轻质滑轮,滑轮的轴保持水平,所用绳子的质量可不计。第一次实验,当装置平衡时,记下绳子的结点D和三段绳子拉力的和对应钩码的数目,数据如图所示,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则 =;第二次实验,仅把右侧滑轮F的位置移动到图中的G点,待稳定后,∠EOF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学生有如下操作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将余下的步骤序号填在横线上:DE。

A .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记下弹簧秤读数F和细绳方向;

B .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条另一端栓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 .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个互成角度的细绳套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一定长度,在白纸上记下结点位置O,同时记下两个弹簧秤读数F1.F2和两根细绳方向;

D .把白纸钉在木板上;

E .改变F1.F2的大小和方向,再作两次实验;

F .按同一标度图示F 1.F2和F,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得出实验结论。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 (1)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
  2. (2) 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3) 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是(____)
    A . 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 . 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应越大越好 C . 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 , 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
    A . 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 . 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 . 钩码的个数N1=N2=N3=4 D . 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 (2) 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
    A . 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 . 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 . 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 .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 (3) 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选填“甲”或“乙”)是正确的.

    图片_x0020_100010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先后两次拉伸橡皮筋,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 (1) 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贴近水平木板且与木板平行 B .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C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越小越好
  2. (2) 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
    A . 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之和等于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 . 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之差等于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 橡皮筋伸长到同一长度 D . 橡皮筋沿同一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结果画出的图.

图片_x0020_289591557

  1. (1)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2) 实验中,橡皮筋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 实验中必须记录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B . 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 C . 把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D . 用两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必须相同
  3. (3)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 (选填“变”或“不变”)

图甲 O 点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此时图甲要记录下拉力 F1、F2 的大小,并在白纸上记录,以及 O点的位置.
  2. (2)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
  3.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4. (4) 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____ 
    A . 尽可能使 OB 和 OC 两细绳的夹角大些 B . 尽可能使两弹簧秤的读数相差大些 C . 尽可能使 OB 和 OC 两细绳与纸面平行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自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2) 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销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图片_x0020_100009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主要步骤:用三个弹簧秤分别拉紧三根细绳套,记录结点O的位置和三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三根细绳的方向,通过作图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实验室已备有木板、白纸、图钉、连接好的细绳套、弹簧秤等,还缺少的器材是.
  2. (2) 某同学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时,记录了O点的位置L和各细绳套的方向,但忘了记录弹簧秤的读数,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则该同学重新实验时,(填“需要”“不需要)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某次验证时,弹簧秤a、b的读数分别为6.40N和4.30N,弹簧秤c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秤c的拉力为N.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片_x0020_100022

  1. (1) 图乙中的F(左)与F(右)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3) 某同学在操作该实验过程中,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 . 拉橡皮条的细绳适当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 . 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 . 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且拉力 的夹角越大越好 D . 细绳可以用弹性绳代替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做“探究共点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

图片_x0020_812911171

  1. (1) 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图中每一小格长度均代表0.5N,则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N.
  2. (2) 关于此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 . 弹簧秤应先在竖直方向进行调零 B . 橡皮筋对结点O的拉力就是两弹簧秤对结点O的拉力F1与F2的合力 C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D . 若要改变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两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使其中一只增大另一只减小即可
  3. (3) 图(b)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图示,则哪一位同学的实验结果一定存在问题?请简单说明理由.

    答: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A点.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7

  1. (1) 同时使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分别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示数为N.
  2. (2)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正确的是_______;
    A . 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越大越好 B . 实验中两个分力间的夹角应调到90° C . 拉两个细绳套时,拉力应尽量与木板平行 D . 改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只需确保橡皮条的拉伸长不变
  3. (3) 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为根据其中一次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力F1、F2的图示,请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

    根据图示可确定合力大小为N。

    图片_x0020_100018

  4. (4) 该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A . 能控制变量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理论推导法 D . 理想实验法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图。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图乙中的表示力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F”或“F′”)
  2. (2)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 D .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3.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 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 (1) 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 OB与 OC应关于OA对称 B .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2. (2) 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方向的是
  3.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4. (4) 某同学对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很感兴趣,于是,他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如图丙),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丁)。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
如图为“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三个细线套L1、L2、L3共系于一个结点,另一端分别系于轻质弹簧测力计A、B和重物M上,A挂于固定点P。手持B拉动细线,使结点静止于O点。

  1. (1) 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N。
  2.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3)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和细绳AO方向相同的是(选填F或F′);
  4. (4) 下列实验要求中必要的是_______。
    A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互成的角度一定为90° B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定都比橡皮筋的拉力小 C . 两次拉橡皮筋时,要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 .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保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如图甲所示,小曹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把橡皮条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位置,并记下A、B两点以确定两根细绳方向。

  1. (1) 与A、B两点对应的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读出与A对应的弹簧秤示数为N;
  2. (2) 请结合题给信息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作出两力的合力,并求出合力的大小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