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知识点题库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A . A B . B C . C D . D
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卤素离子,往甲中加淀粉和氯水,则溶液变蓝色,再往丙中加淀粉和氯水,无明显现象.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 . Br、I、Cl B . I、Cl、Br C . I、Br、Cl D . Br、Cl、I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的实验装置.图1中:①氯气发生装置;②溴化亚铁溶液;③15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④石灰乳;⑤尾气吸收装置.已知: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3Cl2+6OH5Cl+ClO3+3H2O

(1)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 (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通入足量氯气后,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将②中液体与适量CCl4溶液混合,充分静止、振荡,现象为 .

(3)利用③反应后的溶液可制备KClO3晶体,实验过程: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氯酸钾晶体.蒸发浓缩时,当  时,应停止加热;洗涤时,如何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请简述操作方法): 

(4)④的产物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为探究产物的组成,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则图2中曲线I表示  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所取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为 mol.

溴单质的氧化性介于氯单质和碘单质之间,利用这一性质解决下面的问题.


  1. (1) 含有下列哪种分子或离子的试剂加入到含有Br的溶液中可将Br氧化为Br2 

    A.I2 B.I C.Cl2 D.Cl

  2. (2) 如果把氯气缓慢地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里,哪种离子先被氧化?为什么?

  3. (3) 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把滤纸用淀粉和碘化钾的溶液浸泡,晾干后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这种试纸润湿后遇到氯气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 (1) A中产生的是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在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了性和性.
  2. (2)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 (3) 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4) 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 (5) 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 (6) 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某同学欲利用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 , (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溶液中现象为,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即可证明.

某学生在做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的实验现象.请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新制氯水、新制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钠溶液、四氯化碳

  1. (1) 实验内容(在下表横线中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向盛有少量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向盛有少量碘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溴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为两层,下层呈

  2. (2) 实验结论:
  3. (3) 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两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反应中转移0.4mol电子,则收集到的氯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

    ③由于氟单质过于活泼,所以很难设计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氧化性的强弱.试列举事实说明氟的非金属性比氯的强:

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 (1) 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干燥管D的作用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尚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吸收尾气.
  2. (2) 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 , C中加Na2SiO3溶液,将观察到C中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酸性强弱关系为碳酸>硅酸,请用文字叙述理由.因此应在B、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选填下列字母:A.浓盐酸 B.浓NaOH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改进后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不能用组成元素的单质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 . NO B . FeCl2 C . SO2               D . NH3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
A . CaH2+2H2O=Ca(OH)2+2H2 B . Fe2O3+3CO 2Fe +3CO2 C . 2Al + Fe2O3 Al2O3+2Fe D . 4NH3+5O2 4NO +6H2O
为验证Cl2、Fe3+、I2三者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己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红色加深,关闭活塞a。

Ⅳ.……

  1. (1) 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
  3. (3) 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4) 为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 (5) 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
  6. (6) 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下图转化关系中,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台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①和②均在溶液中进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F
  2. (2)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向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
  4. (4) 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这说明单质C的氧化性于单质碘(填“强”或“弱”)。
  5. (5) 向J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沉淀由灰白色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MnO2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对比E和F中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及解释是
  3. (3) 试管C和D中试剂各为
  4. (4) 装置G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试剂X的作用
  6. (6) 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

    ①“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需“密闭保存”的原因

下列关于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中若左边棉花变橙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Cl2>Br2>I2 B . 实验②可用于吸收收HCl,并防止倒吸 C . 实验③试管中会生成血红色溶液 D . 用图④操作制备少量氧气,可做到随关随停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①~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元素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3. (3) 写出②和⑦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④、⑤、⑥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5. (5) ③和⑦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空间构型为
  6. (6) 设计实验探究⑦、⑧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可选用的试剂有:氯水、NaBr溶液、AgNO3溶液、苯。

    请完成实验报告单。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内容

    试管1:取少量氯水;

    试管2:取少量氯水,滴加少量NaBr溶液。

    分别向试管1、试管2中加少量(填试剂),振荡,静置。

    实验现象

    试管2中的现象是

    试管2中的现象是

    实验分析

    试管1的作用是

    试管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实验的结论是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l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铜粉,再过滤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加KSCN溶液

D

证明Cl2的氧化性比I2

将Cl2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

A . A    B . B    C . C    D . D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 (1) 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 . 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C . 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D . 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2. (2) 步骤I中已获得Br2 , 步骤II中又将Br2还原为Br , 其目的是富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冷却水的出口为(填“甲”或“乙”)。

    ②D装置的作用是

  4. (4) 已知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4:3:2,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____________(填选项)。
    A . 1/2               B . 1/3         C . 1/4           D .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 (1) 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写出对应装置中选用的物质:A,B,C;其中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有五种溶液:①溴水、②氯水、③碘酒、④氯化钾溶液、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其中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③④⑤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用元素符号表示对应元素):

周期

IA

ⅡA

ⅢA

IVA

VA

VIA

VIIA

0

2

3

4

  1. (1) 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
  2. (2) 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下同)
  3. (3) 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操作、现象、结论),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