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

②S(s)+O2(g)═SO2(g)△H1 S(g)+O2(g)═SO2(g)△H2

③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

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s)△H2

A . B . C . ②④ D . ②③
下列两组热化学方程式中,有关△H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

②NaOH(aq)+ H2SO4(浓)═ Na2SO4(aq)+H2O(l)△H3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4

A . △H1>△H2;△H3>△H4    B . △H1>△H2;△H3<△H4 C . △H1=△H2;△H3<△H4    D . △H1<△H2;△H3<△H4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①C(s)+O2(g)═CO2(g)△H1           C(s)+ O2(g)═CO(g)△H2

②S(g)+O2(g)═SO2(g)△H1           S(s)+O2(g)═SO2(g)△H2

③H2(g)+ O2(g)═H2O(l)△H1          2H2(g)+O2(g)═2H2O(l)△H2

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s)△H2

A . B . 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③
常温下已知:4Al(s)+3O2(g)═2Al2O3(s)△H1 , 4Fe(s)+3O2(g)═2Fe2O3(s)△H2;下面关于△H1、△H2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H1>△H2 B . △H1<△H2 C . △H1=△H2 D . 无法计算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H1和△H2表示:

2H2(g)+O2(g)═2H2O(g)△H1

2H2(g)+O2(g)═2H2O(l)△H2

则(   )

A . △H2>△H1 B . △H1>△H2 C . △H1=△H2 D . 无法确定
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H1和△H2表示,则(   )

①H2(g)+ O2(g)═H2O(g)△H1=﹣Q1 kJ•mol1②2H2O(l)═2H2(g)+O2(g)△H2=+Q2 kJ•mol1

A . Q1>Q2 B . Q1=Q2 C . 2Q1<Q2 D . Q2=Q1
某晶体 M·nH2O 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而 M(s)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可将变化过程表示为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H1=△H2+△H3 B . M(s)溶于水形成溶液△S>0 C . △H2>△H3 D . 若 M 为 CuSO4 , 则 25℃时 CuSO4 溶液 pH=7
下列有关说法符合题意且解释合理的是(   )

说法

解释

A

一定温度压强下,2 g H2 和 4 g H2 完全燃烧,后者 燃烧热的数值大

4 g H2 放出热量多

B

2SO2(g)+O2(g) 2SO3(g)    △H=-Q  kJ/mol,

平衡后再加入 SO2 , Q 增大

平衡右移,放出热量增多

C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I  和 KBr   混合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先生成黄色 AgI 沉淀

Ksp(AgI)<Ksp(AgBr)

D

等物质的量浓度 Na2CO3 的 pH 大于 CH3COONa

H2CO3 的酸性比 CH3COOH 强

A . A    B . B    C . C    D . D
              
  1. (1) S8分子可形成单斜硫和斜方硫,转化过程如下:S(s,单斜) S(s,斜方)   ΔH=-0.398kJ·mol1 , 则S(单斜)、S(斜方)相比,较稳定的是(填“S(单斜)”或“S(斜方)”)。
  2. (2) 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1)

    化学键

    H—H

    H—Cl

    键能

    436

    431

    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183kJ·mol1 , 则Cl2的键能为kJ·mol1

  3. (3) 标准状况下,6.72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389.7kJ热量,请写出表示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 (4) 已知:C(石墨,s)+O2(g)=CO2(g)            ΔH1=-a kJ·mol1

    H2(g)+1/2O2(g)=H2O(l)            ΔH2=-b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3=-ckJ·mol1

    计算C(石墨,s)与H2(g)反应生成1molCH4(g)的ΔH为kJ·mol1(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5. (5) 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过程中,每生成2molN2理论上放出的热量为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H1>△H2>△H3 B . △H1<△H2<△H3 C . △H1>△H2=△H3 D . △H1=△H2<△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 .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 C . 原电池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S(g)+O2(g)=SO2(g) △H1;S(s)+O2(g)=SO2(g) △H2 , 则△H1<△H2 B . Zn(s)+CuSO4(aq)=ZnSO4(aq)+Cu(s)  △H=-216kJ•mol-1 , 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 相同条件下,若1mol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E1 , 1mol氢分子具有的能量为E2 , 则2E1=E2
CO2的回收与利用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可利用CH4与CO2制备“合成气”(CO、H2),还可制备甲醇、二甲醚、低碳烯烃等燃料产品。

I.制合成气

科学家提出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反应①:CH4(g) C(ads)+2H2 (g)  (慢反应)

反应②:C(ads)+ CO2(g) 2CO(g)  (快反应)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

  1. (1) CH4与CO2制备“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能量变化图中:E5+E1E4+E2(填“>”、“<”或“=”)。
  2. (2) II.脱水制醚

    利用“合成气”合成甲醇后,甲醇脱水制得二甲醚的反应为:

    2CH3OH(g) CH3OCH3(g) + H2O(g)  ΔH,其速率方程式为:v= k·c2(CH3OH),v=k·c(CH3OCH3)·c(H2O),k、k为速率常数且只与温度有关。经查阅资料,上述反应平衡状态下存在计算式:lnKc = −2.205+ (Kc为化学平衡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反应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增大的倍数 k增大的倍数(填“>”、“<”或“=”)。

  3. (3) 某温度下(该反应平衡常数Kc为20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物质的量/mol

    0.4

    0.4

    0.4

    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v (填“>”、 “<”或“=”)。

  4. (4) 500K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甲醇 CH3OH,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
已知:a.C2H2(g)+ H2(g)= C2H4(g)ΔH<0

b. 2CH4(g)= C2H4(g)+ 2H2(g)ΔH>0

判断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C(s)+ 2H2(g)= CH4(g)ΔH1

②C(s)+ H2(g)= C2H2(g)ΔH2

③C(s)+ H2(g)= C2H4(g)ΔH3

ΔH1、ΔH2、ΔH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ΔH2 >ΔH3 >ΔH1 B . ΔH3 >ΔH2 >ΔH1 C . ΔH3 >ΔH1 >ΔH2 D . ΔH1 >ΔH2 >ΔH3
已知: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 . ,石墨 ,金刚石 ,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B . 石墨的稳定性弱于金刚石 C .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D . 石墨的总键能比 金刚石的总键能大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反应Ⅱ:S(s)+O2(g)=SO2(g)  ΔH2=-297 kJ•mol1反应Ⅲ:3SO2(g)+2H2O(g)=2H2SO4(l)+S(s)  Δ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Ⅰ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物质的量,又可表示分子个数 B . 反应Ⅱ中S(s)和O2(g)的总能量低于SO2(g)的总能量 C . ΔH3的数值为-254 D . ΔH的数值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根据如图所示能量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1>0;△H2<0 B . △H3>0;△H4<0 C . △H5>0;△H<0 D . △H=△H1+△H2+△H3+△H4-△H5
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1. (1) 铁通过对N2、H2吸附和解吸可作为合成氨的固体催化剂,原理为:

    ①若用分别表示N2、H2和NH3 , 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在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n1 mol N2和n2 mol H2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时c(N2)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b相比,实验a、实验c分别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为(分别仅改变一个条件)。

  2. (2) 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铁粉”,其反应为:△H2

    ①此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Fe2O3(s)和CH4(g)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铁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CO和H2的浓度之比为1:2     D.v(CO)=2v(H2) 

    ③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Fe2O3(s)和0.6 mol CH4(g)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反应进行至5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压强是起始压强的倍。5 min内用Fe2O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用含p的式子表示;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反应; B . 因N2(g)+3H2(g)⇌2NH3(g)       △H=-dkJ·mol-1 , 故在某容器中投入1molN2与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dkJ C .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H<0,当v(SO2)=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